电影《蛟龙行动》上线了。电影拍摄加宣发的总投资达到 10 亿,春节档票房扑街之后撤档,暑期档又上映了一遍,再次扑街。两次上映累计票房 4.28 亿,片方能拿到 1.45 亿分账,巨亏 8.55 亿,四舍五入亏 9 亿。 就按 8.55 亿算,电影一共 130 分钟(片头片尾都算), 8.55 亿除以 130 分钟,这部电影平均一分钟亏 657.69 万。今年平台上线的所有电影,《蛟龙行动》不是最好的,但很可能是亏得最多的。
![]()
我们普通人,对 8.55 亿是没有概念的,只知道非常多,如果给我们,可能用尽被贫穷限制的想象力,也想不出该怎么一下子把这么大一笔钱花光,现在知道了,只需要拍一部《蛟龙行动》这样的电影。
电影上映之前没人觉得这片子票房会扑,林超贤之前的《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等于是把国产主旋律电影带上了商业盈利之路,包括后来的《长津湖》,陈凯歌导演照着这个思路一直吃到今年暑期档。
看完电影,挑出了几个原因 ——总得有原因吧。
![]()
感觉最大的问题是场景选得不好。深海潜艇战,这个概念很好,但是呈现出来效果不行。全片只在两艘核潜艇鱼雷决战那块惊心动魄了一下,指挥舱的小空间与海底大空间交替,符合大片期待。剩下的戏,尤其是蛟龙特战队捣毁海底军事基地的重头戏,由于场景局限在潜艇里,空间狭小,景物单调,色彩幽暗,完全没有大片感。而且很多时候甚至看不清谁是谁,只能看见在狭小混乱空间里的一团乱战。让电影整体显得廉价了,很快就出现了审美疲劳,如果是海里、路上都有,观感会比现在好。
电影的文戏也不好。这样的电影不应该对文戏有过多的要求,但《蛟龙行动》有点不合格了,需要展示的人太多,导致所有人都是脸谱化的浮光掠影。张涵予饰演的赵启航状态像是晚会上的主旋律诗朗诵,王俊凯饰演的曹泓浪是这部分需要突出的人物,估计观众都能预知,最后要靠他听出对方潜艇的位置。
另一边在蛟龙特战队里,突出的于适饰演的韩骁,他和黄轩饰演的孟闯之间有一段没交代清楚的兄弟关系,完全不知所谓,反正于适就是一直在不开心,而黄轩身为队长,主要就是关心所有人,没看出来队长应有的核心作用。高潮部分让于适捅黄轩那一刀就更莫名其妙了,相比之下,《日挂中天》里辛芷蕾捅张颂文都要更合理一些。这个情节设计除了突出韩骁之外,看不出还有别的作用。
最后还有个问题,就是故事的整体设计过于宏大,或者说过于架空了,先不说这种蓄意引爆海底火山的事不太可能发生,再有就是我们的观众其实不太喜欢这种类似于拯救世界的宏大叙事。不管是《战狼 2 》、《红海行动》还是《万里归途》,核心都是自卫、保护同胞,消灭来犯之敌,这是我们更习惯的叙事,至于拯救世界,我们还不太能共情。
而且共情靠的还是人物,刚才已经说了,电影里看不到人物主线,所有人都在为一个虚拟的概念而战,所以观众最后只能落在看热闹上,燃不起来,本来很纯粹的战友情,又被孟闯和韩骁不合理的兄弟嫌隙给带跑偏了。回想《红海行动》,那种对战斗的刻画,战士受伤的细节,能感受到一种热兵器的 “拳拳到肉”,主要战士都有自己的特写,他们就是整部电影的骨架。但在《蛟龙行动》里,战士们不重要了,只剩下了射击、负伤、撤退,等着主角解决了问题扛着兄弟有惊无险地跑回来。
但即便是这样,电影还是值得一看的,就像我在文章开头做的那道数学题,电影平均一分钟亏 657.69 万,你不妨一边看电影,一边看时间, 10 分钟过去,就有 6000 多万在你眼前蒸发,然后 20 分钟过去, 1 小时过去,你听到的电影音效,都是钱打水漂的声音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