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上台后,很快就卷入一场涉及台湾问题的外交风波。从2025年11月7日开始,当时她在众议院预算委员会面对议员质询,谈到台湾海峡潜在冲突。她直截了当指出,如果大陆方面出动军舰封锁台湾海峡,还伴随武力行动,这很可能被日本政府认定为威胁国家存亡的危机事态。
根据日本2015年通过的安全保障相关法律,这种情况下,自卫队可以行使集体自卫权,支持盟友介入。她在会上列出几个具体条件,比如美军试图打破封锁引发摩擦,并波及日本本土安全。她强调这是基于现有法律框架的判断,没多加修饰,就这么扔了出来。结果,这话一出口,日本国内媒体马上跟进报道,朝日新闻和产经新闻都发了头条,焦点放在“台湾有事”可能直接牵扯日本军力上。
高市早苗是自民党保守派代表,之前当过经济安全保障大臣,一直推修宪和加强防卫。2021年她竞选自民党总裁时,就强调对华政策要硬气,还多次去靖国神社参拜。这次言论被视为她就任首相后的首次政策试水,延续了安倍晋三时代“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的思路。
但日本社会对军事话题敏感,二战后宪法第九条限制武力使用,很多人担心这会打破和平传统。在野党立宪民主党党首泉健太当天就批评,说这种具体描述相当于公开讨论开战风险,太冒进了。前首相鸠山由纪夫也在X上发帖,说台湾是中国内政,日本不该插手。他还提到了历史因素,日本过去对台湾的殖民统治,让这话听起来更刺耳。
国际反应来得更快。俄罗斯外交部11月10日重申对北方领土的主权,时机巧合,像是在敲打日本别在南方太活跃。俄方强调千岛群岛归属不容谈判,还提到水下核力量,这让日本北方防卫压力增大。
日本本来就夹在中俄之间,双线拉扯不是明智选择。更直接的来自中方。11月8日晚,中国驻大阪总领事薛剑在X上连发几帖,直接针对高市言论。他转载朝日新闻的报道,配文说“毫不迟疑地砍下那颗肮脏的脑袋,我们别无他途”。
这被解读为“斩首”警告,指向高市早苗。他还贴了历史图片,提日本过去在亚洲的殖民行为,警告别伸手到台湾事务上。薛剑的帖子浏览量很快破万,日本网友截图流传,民间反弹强烈。很多人留言说这种外交语言像恐怖组织风格,不配大使身份。
日本政府没耽搁,11月9日通过外交渠道向中方提出正式抗议。外务省官员在记者会上说,这种表述超出外交规范,损害两国关系。他们要求中方解释并删除帖子。薛剑后来删了那条,但删帖后总领馆电话没人接,产经新闻试了多次都没回应。
这事在日本政界炸锅,自民党议员公开谴责,说这不是外交,是恐吓。网友也分成两派,一派觉得高市言论先挑事,另一派说中方反应过激。整个过程显示,日本对台湾议题的表态越来越具体,但也暴露了战略局限。经济上,日本依赖大陆市场,经团联这样的团体提醒政府注意贸易稳定,别让政治摩擦波及生意。
![]()
不到24小时,高市早苗在11月10日的预算委员会上回应了。她面对议员大串博志的追问,先重申11月7日的观点符合政府长期立场,不会收回核心判断。但她承认,在公开场合针对特定情境用“存立危机事态”这个词的方式不合适,属于言辞失当。
她解释说,那天是假设最坏情况,回答得有点太具体了,以后会注意避免类似表达,以防误解。会议记录显示,她花了五分钟左右说明这点,现场有些议员点头,但也有质疑声,说这算不上彻底纠正。媒体报道用“言辞失当”做标题,视为高市对内外压力的让步。她没否认政策实质,只是调整了说法,给自己留台阶。
中方外交部11月10日通过发言人林剑回应日本抗议,重申台湾是中国内政,反对外部干涉。林剑在记者会上说,中国有能力维护统一,敦促日方别踩红线,没进一步升级。整个事件到现在还没新动作,各方都在观察。美国这头保持低调,没官方评论,智库分析说这可能跟美日同盟一致,但华盛顿不急着表态。
日本长期靠美国当后盾,这次沉默让东京有点凉意。专家指出,高市言论触及日本安保法的灰色地带,集体自卫权2015年解禁后,一直有争议。界限在哪,怎么用,得看国会批准和民意支持。民调显示,约半数日本人担心冲突波及本土,年轻人更怕征兵或经济下滑。
薛剑的警告风格罕见,在外交圈子算直白。过去中方多用温和词,这次用“砍头”意象,显示底线不容碰。日本抗议后,中方没退让,但删帖算收手。事件影响双边对话,APEC会议上可能边缘化。未来,日本安保政策得平衡盟友期望和国内谨慎。台湾问题不是孤立,牵扯南海和半岛稳定。菲律宾越南观望,韩国媒体提日本军事扩张风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