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44岁的导演高俊,在结束一部为期四天的微短剧拍摄后,返家没几天就猝然离世。其妻子王女士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怀疑丈夫的猝死与拍摄期间昼夜颠倒的工作直接相关。
![]()
家属在社交媒体上的自述
红星新闻记者多次联系该微短剧剧组相关负责人刘某某,但电话始终无人接听。
结束拍摄后突然离世
高俊妻子王女士回忆,丈夫今年44岁,此前一直从事导演工作,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拍过纪录片和商业广告。意外发生在10月20日下午,她大概4点半到家时,就发现丈夫倒在家里,昏迷不醒。经医护人员抢救后,丈夫依然离开了人世。医生出具的死亡原因显示,是“呼吸心跳骤停”。
![]()
高俊生前照片 图据受访者
在王女士看来,丈夫平常身体都很好。她有理由怀疑,他的突然离世,和其前段时间昼夜颠倒的微短剧拍摄工作有关。
王女士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丈夫高俊在9月底参与筹备了这部微短剧的拍摄,并在剧组担任副导演,该剧是丈夫一位认识多年的朋友刘某某投资的。没想到,这是丈夫生前执导的第一部微短剧,也成为了最后一部。10月13日,丈夫前往郑州某影视基地,在14日至17日进行了为期四天的拍摄,18日下午才回到开封的家。王女士在查看丈夫的微信时发现,在这几天的拍摄中,丈夫每天都是早出晚归,早晨六七点开工,凌晨一两点才收工,“完工后不可能马上休息,还要回酒店,每天都睡不了几个小时。”
在丈夫离世后,王女士也联系了刘某某。对方表示,按照高俊每天1000元的酬劳计算,包括提前一天到达和来回路费,支付了共计6000元的工资。对于高俊的离世,给出的赔偿是10000元抚恤金。她在翻看丈夫的微信聊天时还发现,此次拍摄他并未签订任何合同,甚至没有关于酬劳费用的讨论。她后来也了解到,很多剧组会给工作人员购买相应保险,但在丈夫这次的拍摄中,剧组方并没有购买任何保险。
王女士表示,丈夫是家中独子,父亲已过世,母亲今年69岁。他与王女士还育有两个女儿,大女儿10岁、小女儿6岁,“他是我们家的顶梁柱,如今倒下了,我也不知道未来怎么办。”王女士说,10月22日丈夫出殡后,刘某某曾带着几名剧组工作人员前来慰问并送来礼金。此后,双方有过几次电话沟通,但10000元的抚恤金额很难让王女士接受,未来王女士不排除会采取法律手段维权。
高强度拍摄,主创健康成隐患
近年来,微短剧产业一路“狂飙”,但其高强度快节奏的拍摄也曾被质疑是“高危行业”。过去几个月曾传出不少微短剧从业者猝死的消息,尽管不少消息被证伪,但行业隐患确实存在。
此前,红星新闻记者曾在横店探班当地微短剧拍摄。记者在探班时看到,微短剧导演可能是现场最忙碌的人,招呼着现场拍摄、看监视器、指导表演等工作,不少导演声音都是沙哑的。正在横店拍微短剧的导演阿文(化名)就提到,一般来说,微短剧导演每天早晨六七点钟就开工,收工大概在晚上十一二点,干到凌晨一两点的情况也不少。此外,收工并不代表导演就可以休息,还会复盘当天的拍摄,看下第二天的拍摄情况。阿文还提到,其实主演也挺累,早晨可能四五点就要化妆,收工后还要卸妆。
多位微短剧从业者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拍微短剧确实非常“熬”,虽然身边没有发生有人因高强度工作而猝死的事件,但是行业工作压力确实非常大,长时间高强度工作,身体难免出问题。
一位曾拍过长剧、电影、微短剧的导演称,不管是传统影视剧还是微短剧,工作强度都挺大。之所以多次传出微短剧导演猝死的信息,主要是其独特的拍摄制作模式决定的。一部80-100集的微短剧拍摄周期一般在7天左右,因为受限于制作成本,只能通过赶工、拉长单日工作时间来节省成本,“相当于把所有人的精力在短短几天内‘榨干’,压力能不大吗?”
“现在其实越来越‘卷’了,强度更大。”一位微短剧制片人透露,有越来越多人“杀”入微短剧赛道,题材翻来覆去就那些,大家就比谁先做出来。这就导致拍摄周期越来越短,能五天拍完绝对不拍七天,“曾经听说有的剧三天就拍完,完全不知道他们怎么有时间休息。”该制片人称,曾多次在朋友圈看到同行说又倒下了、又晕倒了,“大家说的最多的就是注意身体,不要太拼,但谁又不拼呢?”
红星新闻记者 邱峻峰 编辑 袁诗葭
创作不易,感谢支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