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吃光全球内存!红米K90都被逼涨价500元,2026年手机买不起了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最近华强北那些做渠道的,这两个月都快疯了。
我一个做经销的哥们儿,现在每天睁眼第一件事不是喝咖啡,是刷报价群。DDR4内存条9月底还200出头,现在直奔420去了。问厂家那边啥情况,回复就俩字:缺货。根本看不到个头儿。
内存比黄金涨得还凶。
2025年第三季度,DRAM价格同比涨了171.8%。同期黄金才涨111.43%。你品品这个数字。
小米产品总监马志宇前几天发了条微博,看完我后背都凉了:“刚看到明年的成本预估,有点惊悚。”卢伟冰也在那解释红米K90为啥涨价:“我们无法改变全球供应链的走势,存储成本上涨远高于预期,而且会持续加剧。”
![]()
翻译过来就是:2026年,手机电脑都得涨价,而且不是涨一点点。
AI把存储芯片给吃光了。
一台AI服务器的DRAM需求量是普通服务器的8倍。OpenAI这种公司下个订单,能直接吃掉全球过半的月产能。三星、SK海力士这些大厂看得门儿清,高利润的HBM内存优先给AI服务器,DDR5的产能直接被挤了。DDR4这种成熟产品的产线?停了。美光和SK海力士还砍了10%的NAND产能。
所以,现在是啥情况呢?
16GB的DDR4内存条从去年不到200块,现在420。三星1TB的SSD一个月翻倍。256GB的TLC NAND芯片从6月的8.3美元蹿到11月的13.7美元,半年涨了65%。8GB的DDR5内存颗粒从4.2美元涨到7.8美元,涨幅86%。
这还只是芯片。终端产品呢?
![]()
一部主流中端手机,存储部件占成本的15%-20%。涨价之前,256GB的存储配置成本大概180块。现在297块。单台设备存储成本多了117块。年出货量千万级别的厂商,光存储成本这一项就得多掏10个亿。
PC更狠。一台16GB内存+1TB SSD的笔记本,存储成本6月份还420块,11月直接756,涨了80%。联想的PC业务毛利率从18.2%掉到15.7%,惠普从16.5%掉到14.3%。
红米K90为啥涨价?12GB+512GB比256GB贵了600块,上一代才差400。16GB+1TB比512GB贵了500块,上一代也是400。
这一次可能真不是小米想赚你钱,是成本真扛不住了。
但这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这事儿,就是涨价周期才刚刚开始。
三星10月份直接暂停DDR5合约报价,跟下游客户说:没货。SK海力士和美光也跟着停。原本该在10月底敲定的第四季度合约价,直接延后。慧荣科技的总经理直接表示,现在市场已经到了有货就好的阶段,价格谈判几乎停摆。
![]()
TrendForce已经把第四季度DRAM涨幅预估从8%-13%上调到18%-23%,而且很可能再涨。现在有人推测,从第四季度到2026年上半年,DDR5价格会连续三级跳,逐季朝30%-50%的涨幅推。
这么算下来,假设2026年咱们想买台512GB的手机,可能得比2025年多掏1000块。想买台1TB的笔记本,可能得多掏2000块。
没办法现在大部分厂商们已经开始调整策略了。
红米K90首销月内把12GB+512GB版本降了300块,调到2899。你以为这是良心?其实这是在清库存。因为等明年上游成本继续涨,降价的空间就没了。
有些厂商开始减少入门级低存储版本的供应,直接把入门配置从128GB提到256GB,间接抬高售价。有些厂商干脆推迟非旗舰机型的发布,通过延长旧款产品生命周期来控成本。还有些厂商开始隐形减配:8GB变6GB,512GB变256GB,快充芯片换次一级版本。起售价没变,体验悄悄降了一档。
神州数码的数据显示,2025年10月手机、PC备货量同比增长23%。有些经销商甚至提前锁定了2026年第一季度的货源,就为了躲后面的涨价。
![]()
你要说等等,等价格降下来再买?
我的建议是,千万别,因为这次可能等不来了,想买的赶紧买。
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就是【同样配置的内存,我今年618是800买的,但是这个月想再买一个,发现已经涨到1400了】。
艾媒咨询首席分析师张毅说得很明白:这轮涨价不是短期市场波动,而是新一轮涨价周期的正式开始,会持续较长时间。因为AI服务器的需求是持续性的,上游厂商修复盈利的战略定力也很强。
工信部专家也说存储芯片产能往往很难快速扩大。头部企业产能压缩了,其他企业也得跟着调整产品结构,进而继续造成产能积压。
所以,这次真不是周期性波动,这是结构性改变。
![]()
大环境压迫之下的结果就是AI把存储芯片的供需逻辑给彻底改写了。
2023年存储芯片市场规模923亿,同比下滑29%。2024年直接跃升到1655亿,同比增长79%。DRAM库存周期从2023年的31周降到2025年10月的8周。市场库存已经降到历史低位,而下游厂商为了保障供应,买涨不买跌的心理被激发了,这种备货行为又进一步加剧供需紧张,形成价格上行的螺旋。
涨价已经从存储芯片蔓延到整个PC硬件市场。英伟达的RTX 50 SUPER系列直接取消了,因为GDDR7显存模块都优先供给AI服务器了。英特尔把产能倾斜给AI服务器用的Xeon芯片,导致Raptor Lake系列涨了10%。AMD的Ryzen 5000系列也跟着涨了5-20美元。
所以如果你打算换手机、买电脑,我的建议是:能买就赶紧买,别等了。2025年第四季度的价格,可能是未来两年最便宜的价格。
![]()
刚需就抓紧,别到最后跟金子一样,只能感叹一句,早知道早买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