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声明:本篇故事为虚构内容,如有雷同纯属巧合,采用文学创作手法,融合历史传说与民间故事元素。
故事中的人物对话、情节发展均为虚构创作,不代表真实历史事件。
大梁,金陵城。
又是深冬。雪下了三天三夜,整个皇宫都裹上了一层厚厚的白衣。
梅长苏,或者说林殊,已经离开整整三年了。
三年前,北境那场惨烈的大火,燃尽了他最后的心血,也带走了霓凰郡主心中最后一点柔软。
梅长苏的衣冠冢前。
霓凰郡主独自一人站立在风雪中。她依旧穿着那身素色的衣甲,身姿挺拔如松。她没有哭,三年了,她的眼泪似乎早已在那个噩耗传来的夜晚流干了。
![]()
她只是静静地站着,仿佛一尊冰雕。
寒风吹起她鬓边的碎发,她一动不动。她身后不远处,弟弟穆青打着伞,却不敢靠近。他知道,每年的今天,姐姐都需要一个人待着。
这三年,姐姐变得比以前更沉默,也更威严。她把整个南境打理得铁桶一般,再无人敢来挑衅。她成了大梁名副其实的南境屏障,但也成了金陵城中,皇帝萧景琰心头最重的一块石头。
就在霓凰祭拜亡魂的同一时刻,数千里外的金陵皇宫,武英殿内,气氛却一点也不轻松。
01
“陛下!”吏部尚书柳大人,一个胡子花白的老臣,正激动地跪在地上,“陛下,此事不能再拖了!”
萧景琰坐在龙椅上,疲惫地揉着眉心。
他这个皇帝当得并不轻松。梅长苏帮他扫清了朝堂,留下了一个清明的天下,但也留下了无数需要他亲自处理的难题。
最大的难题,就是云南穆府。
“陛下!”柳大人见皇帝不说话,又磕了一个头,“霓凰郡主手握南境十万铁骑,功高盖世。可她毕竟年岁渐长,至今不婚。如今穆小王爷也已成年,这南境,究竟是姓穆,还是姓萧?”
这话说得极重。
萧景琰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柳大人!你这是什么意思?是在怀疑郡主谋反吗?”
“臣不敢!”柳大人伏在地上,“臣只是为江山社稷着想。郡主是女子,将来总要嫁人。若她嫁了人,这十万兵权……”
“够了!”萧景琰猛地一拍桌子。
他何尝不知道这些老臣在担心什么。霓凰的威望太高了,高到让他这个皇帝都感到不安。可他更知道,霓凰是林殊拿命换回来的安宁,是他萧景琰最好的朋友用一切托付给他的妹妹。
“郡主的婚事,朕自有主张。你们不必多言。”萧景琰冷冷地说。
“陛下!”柳大人还要再劝。
“退下!”萧景琰的声音里带了冰碴。
柳大人哆哆嗦嗦地被拖了下去。大殿安静下来,萧景琰靠在龙椅上,只觉得一阵阵心烦意乱。
他何尝不想霓凰有个好归宿?可他知道,霓凰的心里,早就被那个叫林殊的男人占满了,再也容不下别人。
他这个皇帝,管得了天下,却管不了一个女人的心。
可柳大人的话,也像一根刺,扎进了他的心里。
穆府的兵权……
三年来,他一直刻意不去想这个问题,但这个问题却真实地摆在面前。
“小殊啊小殊……”萧景琰轻声叹息,“你给我留下的,真是一个天大的难题。”
他望着窗外纷飞的大雪,感觉这金陵的冬天,比北境还要冷。
02
南境,云南。
这里的冬天不像金陵那般刺骨,但依旧透着凉意。
穆王府内,弟弟穆青特意安排了一场家宴。姐姐祭拜回来后,就一直把自己关在书房处理军务,他看着心疼。
“姐,你都忙了一天了,歇歇吧。”穆青亲自给霓凰端来一碗热汤,“这是厨房刚炖的莲子羹,你尝尝。”
霓凰放下手中的军报,抬起头。三年的历练,让穆青早已不是当年那个跟在梅长苏屁股后面的少年,他如今也是独当一面的穆王爷了,眉宇间沉稳了许多。
![]()
“你费心了。”霓凰接过热汤,小口喝着。
穆青在她身边坐下,犹豫了半天,还是没忍住开口了。
“姐,我……我今天听金陵来的信使说了一些事。”
霓凰喝汤的动作停顿了一下,没有抬头:“是关于我的婚事?”
穆青一愣,随即苦笑:“什么都瞒不过你。”
霓凰放下汤碗,语气平淡:“朝堂上那些老大人们,又在逼陛下了?”
“嗯。”穆青点了点头,神色有些愤愤不平,“他们说,你再不嫁人,南境军心不稳。还……还弄了一份名单,说都是京城里的王公贵族、青年才俊,让陛下给你赐婚。”
穆青越说越气:“他们凭什么!我穆府镇守南境百年,靠的是赫赫战功,不是靠联姻!”
霓凰没有说话,她站起身,走到兵器架前,抽出那柄陪伴她多年的长剑。她拿出丝绸,一遍又一遍地擦拭着冰冷的剑锋。
剑身映出她清冷的面容,没有一丝波澜。
穆青看着姐姐的侧影,心里的火气渐渐被担忧所取代。
“姐,”他放低了声音,“你……你不会真的妥协吧?我知道你忘不了林殊哥哥。你要是不想嫁,我就是拼了这条命,也去金陵跟陛下说清楚。我穆府,不靠姐姐你牺牲幸福来换安稳。”
霓凰依旧没有回头。
“青儿,你长大了。”她轻声说。
“姐!”
“可你还是不够懂。”霓凰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穆府的安稳,不是靠你我去拼命,也不是靠我嫁给谁。”
她转过身,目光落在穆青身上:“穆府的安稳,只在陛下的心里。”
穆青怔住了。
“陛下的心里?”
“是啊。”霓凰淡淡一笑,“当今的陛下,是我的朋友,是林殊哥哥的挚友。但他首先,是大梁的皇帝。”
“皇帝的心思,你不要猜。猜来猜去,只会害了穆府。”
穆青似懂非懂:“那……那名单的事怎么办?听说柳大人他们逼得很紧。”
霓凰将长剑插回剑鞘,发出一声清脆的嗡鸣。
“他们逼得越紧,陛下就越难做。”霓凰走到窗边,看着院子里那棵光秃秃的梅树,“陛下在等我表态。”
“那你……”穆青紧张地问。
“不急。”霓凰的目光望向遥远的金陵方向,“等得起的人,才能赢。”
穆青看着姐姐平静的侧脸,忽然觉得,这三年,姐姐虽然在云南,但她似乎从未离开过金陵那盘棋局。
他只是担心,姐姐这颗棋子,会不会为了大局,把自己逼上绝路。
03
金陵,御书房。
夜深了,萧景琰却毫无睡意。
他屏退了所有下人,独自一人坐在书案后。书案上,摆着一局残棋。
这是三年前,梅长苏临去北境前,陪他下的最后一局棋。当时战事紧急,棋局未完,梅长苏便走了。这一留,就是永远。
萧景琰的手指摩挲着一枚冰冷的黑子。
“小殊,你说我该怎么办?”他低声自语。
白天柳大人的话,像一根毒刺,深深扎在他的心里。
“兵权……”
他不是不信霓凰。他信,他拿命都信。他相信霓凰和林殊一样,对大梁忠心耿耿。
可他是一国之君。
皇帝的疑心,是与生俱来的。他可以信任霓凰,可他能信任霓凰手下那十万将士吗?他能信任穆府的下一代吗?
万一霓凰哪天真的嫁了人,那个男人若是野心勃勃之辈,利用穆府的兵权……
萧景琰不敢想下去。
他站起身,烦躁地在御书房里踱步。
他想起梅长苏临走前,最后一次见他。那时候,梅长苏已经虚弱得站不稳了,却还是强撑着对他行礼。
“景琰,”那时候,他不再叫他陛下了,“霓……凰……她……性子烈,你……多照看她。别让她,受了委屈。”
“我答应你!我一定会的!”他当时握着梅长苏冰冷的手,哭得像个孩子。
“善待霓凰。”这是梅长苏对他最后的嘱托。
可现在,他这个皇帝,却要亲自逼她嫁人了。
萧景琰痛苦地闭上了眼睛。
他知道,朝臣们送来的那份“联姻名单”,是对霓凰的侮辱。那些只知道争权夺利的纨绔子弟,哪一个配得上他的霓凰?
可他若不逼,朝堂上的非议就永远不会停。
“来人。”萧景琰睁开眼,眼中已是一片清冷。
一个太监悄无声息地走了进来。
“传朕旨意,拟一份名单,送去云南。让霓凰郡主……自己挑一个。”萧景琰的声音有些沙哑。
太监愣了一下,赶紧低头:“是。”
“等等。”萧景琰又叫住了他,“把名单给朕拿来看看。”
太监呈上那份柳大人他们拟好的名单。
萧景琰拿过名单,看着上面的一个个名字:吏部尚书的侄子、兵部侍郎的公子、某个国公的世子……
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厌恶和冰冷。
“这些人,都配不上她。”他低声说。
但他还是咬了咬牙,提笔在名单上勾画着。他必须给霓凰一个选择,也必须给朝臣一个交代。
他划掉了几个名声最差的,又划掉了几个野心太大的。
最后,他看着名单,长叹一口气。
“霓凰,别怪我。”
他知道,这是他作为皇帝的底线。如果霓凰再不表态,他为了稳住朝局,只能亲自从这份名单里,选一个“危害最小”的人,强行赐婚。
这是他对挚友的愧疚,也是他作为帝王的无奈。
04
南境,军营。
寒风烈烈,战鼓声天。
霓凰郡主一身戎装,骑在马上,检阅着她的将士。
“喝!喝!哈!”
数万士兵正在操练,吼声震天,气势如虹。这支军队,是梅长苏亲手帮她训练过的,三年过去,早已成了大梁最精锐的铁骑。
![]()
霓凰的目光扫过每一个士兵的脸,她的威望在军中无人能及。她不只是郡主,更是他们的战神。
“郡主!”穆青骑马赶来,神色焦急,“金陵的使者到了,带着陛下的圣旨,指名要您回去接旨。”
马背上的霓凰,连眉毛都没动一下。
“知道了。”她淡淡地应了一句。
“姐!这都火烧眉毛了!”穆青急得不行,“圣旨,肯定是逼你选夫婿的!”
霓凰勒住马缰,看着弟弟焦急的脸,忽然笑了。
“青儿,你什么时候见我怕过圣旨?”
穆青一滞。确实,当年太皇太后乱点鸳鸯谱,姐姐都敢当着梁帝的面拒婚,何况现在。
“可今时不同往日。”穆青压低声音,“现在是景琰哥哥当皇帝。他……他也是为了你好。”
“为了我好?”霓凰的笑容里带了一丝说不清的意味,“他要是真为了我好,就该把柳大人的嘴封上,而不是把名单送到我面前。”
“姐,你……”
“使者在哪?”霓凰打断他。
“在王府正厅候着呢。”
“让他候着。”霓凰调转马头,“告诉他,南境军务繁忙,本帅正在巡营,没空接旨。”
“啊?”穆青傻眼了,“这……这是抗旨啊!”
“我没有抗旨。”霓凰道,“我只是在忙。等我忙完了,自然会去见他。”
说完,她一夹马腹,奔向了演武场的另一边。
穆青无奈,只好回去应付使者。
霓凰在军营里待了整整一天。她亲自下场和将士们比试,指点他们武艺,直到月上中天,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王府。
金陵来的使者早已等得不耐烦,一见霓凰,立刻阴阳怪气地说:“郡主真是好大的架子,陛下的圣旨,也敢晾着。”
霓凰看都没看他,径直走到主位坐下。
“圣旨呢?”
使者碰了个钉子,只好打开圣旨宣读。
内容和穆青说的差不多,萧景琰用词还算客气,说她年岁不小,南境也需人辅佐,让她从名单里挑一个合心意的,他来赐婚。
霓凰听完,面无表情。
“名单呢?”
使者得意地呈上名单。
霓凰接过来,却看都没看一眼,随手就扔在了旁边的桌子上。
“你回去告诉陛下。”霓凰看着使者,目光冰冷,“南境军务,我一人足矣,不需旁人辅佐。至于婚事,是我穆霓凰的私事,就不劳陛下和满朝文武操心了。”
使者吓得脸色发白:“郡主!您……您这是要抗旨?”
“我说了,这是我的私事。”霓凰站起身,“青儿,送客。”
使者被穆青半请半“扔”地送出了王府。
书房里,霓凰看着那份名单,眼中闪过一丝疲惫。
她知道,萧景琰被逼到了墙角。她也知道,自己再不表态,景琰真的会替她做决定。
“景琰,你还是不够信我。”她轻声说。
她走到书案前,拿出一张纸,却不是写给萧景琰的。
她写了一封密信,交给了最信任的亲卫。
“立刻去金陵,帮我查一个人。”霓凰的声音压得很低,“翰林院编修,沈不言。我要知道他的一切,特别是……他的腿是怎么断的。”
亲卫领命而去。
霓凰看着窗外的月光,眼中闪过一丝无人能懂的决绝。
她没有看那份名单,因为她心中,早已有了人选。
05
金陵来的使者,几乎是连滚带爬地逃回了京城。
霓凰郡主“抗旨”的消息,像一颗炸雷,在朝堂上炸开了。
“反了!反了!她穆霓凰是要反了!”柳大人在朝堂上捶胸顿足,“陛下,臣请立刻削去她的兵权,召她回京问罪!”
“陛下,不可!”兵部尚书站了出来,“南境乃大梁屏障,临阵换帅是兵家大忌啊!”
朝堂上吵成了一锅粥。
萧景琰坐在龙椅上,脸色铁青。
他生气,不是气霓凰抗旨,而是气她那句“不劳陛下操心”。
她这是在跟他赌气,还是在跟他划清界限?
“都给朕闭嘴!”萧景琰怒喝一声。
他挥退了所有大臣,一个人在殿内来回踱步。
霓凰的强硬,超出了他的预料。但也让他松了一口气。
他最怕的,是霓凰真的从名单里随便挑一个,那才是对他、对林殊、对她自己最大的讽刺。
她拒绝了,说明她还是那个刚烈的霓凰。
可拒绝之后呢?这件事总要解决。
“霓凰啊霓凰,你到底想做什么?”萧景琰头疼欲裂。
他决定再等等。
而这一等,就是十天。
这十天里,金陵和云南仿佛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平静。朝堂上没人再敢提婚事,而云南那边,也没有半点动静。
就在萧景琰快要忍不住,想派人再去质问时,云南穆王府,终于有了动作。
那一天,是霓凰的亲卫从金陵赶回来的日子。
亲卫带回了她想要的答案。
霓凰在密室里,独自待了一整夜。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她走出了密室。穆青在外面守了一夜,见姐姐出来,赶紧迎上去。
“姐,你……”
他惊讶地发现,姐姐的脸上虽然带着疲惫,但眼神却异常平静,甚至……带着一丝解脱?
“青儿,备笔墨。”霓凰的声音很轻。
“啊?姐,你要写什么?”
“给陛下的奏折。”
穆青心中一喜,以为姐姐终于想通了,要服软了。
霓凰走进书房,提笔,没有丝毫犹豫,在奏折上写下了寥寥数行字。
写完,她盖上了穆王府的大印,又盖上了她南境统帅的帅印。
“姐,你……你选了谁?”穆青忍不住问。
霓凰没有回答他。
她将奏折仔细封好,交给了穆青。
“派王府最快的信使,八百里加急,送往金陵。亲手交给陛下。”
“是!”穆青接过那封冰凉的奏折,心中充满了疑惑。
他看着姐姐坚定的目光,忽然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
这封奏折里写的,绝对不是名单上的任何一个人。
穆青不敢耽搁,立刻安排人出发。
他看着那匹快马消失在清晨的薄雾中,心中七上八下。
他知道,这封奏折一旦送到金陵,整个大梁,恐怕都要翻天了。
06
金陵,武英殿。
萧景琰正在批阅奏折,太监通报,云南八百里加急。
他的心猛地一跳。
“呈上来!”
![]()
奏折很快被送到御前。萧景琰看着那熟悉的印信,深吸了一口气,缓缓打开。
奏折很短,只有几行字。
然而,当萧景琰看清上面的内容时,他整个人都僵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