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果市风起云涌,甘蔗、橙子、柚子唱主角,却有一种“奇怪的野果”,悄悄在水果店里卖疯了——一斤居然要50元!
一、朋友圈刷屏的“奇怪野果”
前几天,一位朋友发来几张图片,问我:“这到底是什么野果?咋卖这么贵?”
我一看照片,差点笑出声:这不就是我们农村常见的——野荔枝嘛
不少人第一次见到这种果子,都被它“奇特的外表”吸引:圆滚滚、红彤彤,外表看着像荔枝,却没果皮。
但其实,野荔枝并不新鲜,它的学名叫 柘果,生长在“南檀北柘”的柘树上。
![]()
二、“南檀北柘”:一棵低调的宝树
柘树的名气可不小。自古以来,它的木材被称为“北方檀木”,坚硬细密,可制家具、雕刻、弓箭。
柘树的分布极广,几乎整个中国都有它的身影。但因为它生长极慢,木材珍贵,却名气远不及檀木。
相比之下,它的果子——“柘果”,更像被人遗忘的“副产品”。
直到最近几年,它才因为“长得像荔枝又稀罕”在一些地方被重新发现。
三、小时候的“山野零食”
在过去的农村,每到秋冬季节,小孩子最期待的就是上山摘野果。
那时候的柘果,一到10月中下旬红透后就能吃。酸酸甜甜,有点像荔枝混山楂的味道。
虽然个头不大、没有果皮,但在物资匮乏的年代,能在山边摘到几颗,就已经是一种小确幸。
“那个年代的糖果,是树上长的。”
四、50元一斤?不算炒作,真稀有!
如今,柘果突然在水果市场火了。价格一度卖到 50~100元/斤,不少地方还出现“抢购一空”的情况。
有人觉得这是不是“炒作”?其实不然。
我查了几大电商平台:在售柘果的店铺不到20家,大多数都是野生采摘,没有规模种植。
野果采摘周期短、产量少、运输难,再加上认知度低,自然是“物以稀为贵”。
要是未来有人规模化种植,价格自然就会降下来。
五、国外早就开发成“高端果汁”
有意思的是,咱们国内刚发现它的价值,国外却早已捷足先登。
韩国、欧洲一些国家,早就把柘果开发成了——果汁、果酱、果酒、健康饮品。
在韩国,柘果汁主打“天然抗氧化”,售价不低,甚至比蓝莓汁还贵。
看来,这个“野荔枝”,真有可能成为下一个“蓝海果王”。
六、野味十足,前景可期
目前,柘果在国内依然处于“小众起步”阶段。它具备:
良好的生态适应性;
可开发性强(果汁、果酒、果酱等);
与柘树木材产业兼容的复合价值。
如果能建立标准化采摘、储运与品牌推广,柘果完全有潜力成为特色生态果的新代表。
互动区
你吃过柘果(野荔枝)吗?
你觉得它值50元一斤吗?
欢迎留言,聊聊你家乡有哪些被忽视的“野果宝藏”!
———⚖️———
⚖️ 特别声明
本文为乡土植物与生态经济科普内容,旨在传播知识与分享见闻,不构成食用或投资建议。请理性看待市场价格,保护野生植物资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