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被誉为“核桃界的爱马仕”,只需徒手一捏就能开壳、香酥可口。
- 可如今,曾经红遍全国的纸皮核桃,却在新疆产地滞销,一斤只卖4块钱。
![]()
一、从“坚果贵族”到餐桌常客
核桃,是坚果市场中永不过时的主角。
它富含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等营养成分,被誉为“脑黄金”“植物中的长寿果”。
消费者喜欢它,不仅因为香脆可口,还因为“吃核桃补脑”的大众观念深入人心。
而在众多核桃品种中,有一种“掰开就能吃”的核桃,曾一度风靡全国——那就是纸皮核桃。
二、“徒手可剥”的核桃,一夜爆红
传统核桃壳硬如石,要吃上一颗,还得拿锤子敲、拿钳子夹。
而纸皮核桃的出现,简直让吃货直呼:“解放双手!”
✨ 它壳薄如纸、果仁饱满、香气浓郁,只需手指轻轻一捏,壳体便“咔嚓”裂开。
这份“轻松的幸福感”,让纸皮核桃迅速成为零食界的“流量明星”。
在最火的那几年,新疆纸皮核桃的价格一路飙升到 40~50元/斤,几乎成了高端礼盒里的“标配坚果”。
三、今年,核桃丰收却卖不动
然而,好景不长。
2025年,新疆纸皮核桃迎来了罕见的大丰收。果农的仓库堆满了金黄饱满的核桃,但收购商却越来越少。
产地收购价从去年的十几元跌至4元/斤,部分地区甚至低于3元。堪称“卖一斤,还不够人工钱”。
“核桃丰收不等于赚钱”,成了农民今年的无奈写照。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其实并不复杂。
四、价格暴跌的三大原因
① 供大于求
近几年,纸皮核桃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各地纷纷引种新疆品系,产量猛增。供应量大幅上升,自然带来了价格下滑。
② 成本传导失衡
从新疆运往内地,需经过多层分销: 运输费 + 仓储费 + 包装费 + 人工费。原本产地价4元,到零售市场就变成十几元。消费者看不出“便宜”,农民也赚不到“钱”。
③ 品牌信誉受损
部分商家在电商平台以“新疆纸皮核桃”名义售卖,实则以次充好、冒充品种、虚标产地。消费者买到“假货”后信任下降,导致真正的好核桃也被拖下水。
五、品质依旧,只是“市场病了”
值得注意的是——纸皮核桃的品质并未下降。
它依然果仁饱满、油香细腻、口感酥脆。问题不在核桃本身,而在市场生态:
过度扩种、渠道混乱、虚假宣传、让这个原本有潜力成为“中国坚果名片”的产品,陷入了“滞销与信任危机”的循环。
“丰收成了负担”,是农业市场最痛的现实。
六、未来:从“炒品”到“产品”
如果纸皮核桃想重新“香起来”,关键在于——
1️⃣规范产地认证:建立原产地标识,防止冒名;
2️⃣ 提升深加工:核桃乳、核桃油、烘焙仁等延伸产品;
3️⃣ 拓展品牌故事:从“新疆特产”到“健康零食代表”;
4️⃣ 电商诚信经营:杜绝虚假宣传、以次充好。
唯有从“靠噱头卖”转向“靠品质卖”,纸皮核桃才能真正走得远。
结语:一颗核桃的“甜与苦”
纸皮核桃的故事,是一场从“爆红”到“冷静”的市场缩影。
它让人看到农业品牌化的重要,也提醒我们——再甜的果实,也需要稳扎稳打的根。
互动区
你还记得第一次吃纸皮核桃的感觉吗?
你愿意花几十元买一斤核桃吗?
欢迎留言,聊聊你身边“从爆红到滞销”的农产品!
———⚖️———
⚖️ 特别声明
本文为农产品市场与消费观察类内容,旨在传播产业知识与消费理性,不构成投资或采购建议。支持理性消费,珍惜每一份农民的辛勤劳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