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罗福莉在朋友圈晒出那张工卡照片时,科技圈瞬间沸腾。这位曾主导开发多语言预训练模型VECO、参与研发MoE大模型DeepSeek-V2的AI研究员,用"全力奔赴心目中的AGI"的宣言,宣告加入小米MiMo团队。这不仅是个人职业选择,更是中国科技巨头AI人才争夺战的最新注脚。
![]()
image
人才争夺白热化:从罗福莉入职看行业暗战
罗福莉的履历堪称AI领域的黄金样本:北师大计算机本科、北大计算语言学硕士,先后在阿里达摩院开发AliceMind开源项目,在幻方量化进行深度学习研究,最终在DeepSeek参与打造现象级开源模型DeepSeek-V2。这种复合背景正是当前AI军备竞赛中最稀缺的战略资源。
![]()
image
就在罗福莉官宣前三天,谷歌工作17年的吴永辉博士刚被字节跳动挖角,担任大模型团队Seed基础研究负责人。猎头行业流传的数据显示,顶尖AI博士年薪普遍超过200万元,头部企业为抢人甚至开出千万级薪酬包。雷军此次出手,直接瞄准了能改变技术路线的关键人才。
小米的AI困局:大模型竞赛中的后来者
对比华为盘古、百度文心一言等竞品,小米MiLM大模型直到今年10月才通过备案,时间上已落后头部玩家至少12个月。雷军内部讲话中"全面拥抱AI"的急迫感,转化为连续动作:收购自动驾驶公司深动科技,组建千人AI团队,如今又重金引入罗福莉等顶尖研究者。
![]()
image
这种焦虑源于残酷的现实——在2023年各大机构的大模型评测中,小米MiLM甚至未能进入前十。罗福莉参与的DeepSeek-V2却展现惊人潜力,其MoE架构在多个基准测试中超越同等规模稠密模型。这正是小米最急需的技术突破口。
业务倒逼技术:汽车与家居的AGI野望
小米SU7路测车辆已开始搭载MiLM系统,大模型在智能座舱的语音交互和场景理解中扮演核心角色。罗福莉参与研发的多语言模型技术,将直接提升车载系统对复杂指令的理解能力,这是实现"人车自然对话"的关键跳板。
![]()
image
在智能家居领域,从单设备控制到全屋智能联动需要更强大的自然语言理解能力。罗福莉在阿里主导开发的VECO多语言模型,恰好能解决跨设备指令解析的难题。而手机端侧大模型对拍照算法优化、隐私数据本地处理等场景的价值,更是不言而喻。
弯道超车逻辑:天才科学家背后的战略路径
雷军著名的"飞猪理论"正在AI时代演绎新版本。通过引入罗福莉这样兼具学术造诣和工程经验的复合型人才,小米能快速获取MoE架构、多语言模型等关键技术资产。值得玩味的是,在10月小米与北大联合发表的强化学习论文中,罗福莉的名字已悄然出现。
![]()
image
这种产学研协同模式,与当年华为引进李一男有异曲同工之妙。硬件巨头通过顶尖人才实现技术跃迁,再以海量设备落地反哺模型迭代,形成"场景喂养技术"的闭环。罗福莉朋友圈提到的"智能从语言迈向物理世界",正是对这种路径的最佳诠释。
生死竞速:AGI军备竞赛没有退路
当华为盘古已在金融、医疗领域落地,字节跳动拥有数亿日活用户的训练数据时,小米的AGI战略必须走差异化路线。罗福莉的加入或许预示着技术路线调整——其参与的DeepSeek-V2采用的MoE架构,相比传统稠密模型更适合在消费电子端部署。
这位曾在朋友圈呼吁"请互联网还我一片安安静静做事的氛围"的研究员,此刻正站在小米转型的关键节点。雷军用千万年薪买下的不仅是技术能力,更是与时间赛跑的机会。当罗福莉和她的团队在XiaomiMiMo实验室"奔赴AGI"时,他们书写的可能是小米从硬件公司蜕变为AI巨头的决定性篇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