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1月12日零点,历时超一个月的2025年“双11”购物节正式落下帷幕。作为观察中国消费市场的重要窗口,本届“双11”以1.619万亿元的全网销售总金额、57.98亿个包裹量和279.21元的平均客单价,交出了稳健答卷。
![]()
更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即时零售爆发、AI技术落地、线上线下融合加深,消费市场正从“流量狂欢”转向“价值创造”,呈现出全新发展格局。
![]()
核心数据:规模稳增,新增长极凸显
星图数据监测显示,本次“双11”大促周期(10月7日-11月11日)覆盖天猫、京东、拼多多、抖音、快手等主流平台,全网销售额同比增长14%,延续双位数增长态势。
![]()
品类方面,家用电器、手机数码、服装稳居销售额前三,印证“大件消费升级”趋势;个护美妆、食品饮料保持高热度,消费者既愿为高端产品买单,也在日常用品中追求“质价比”,呈现“按需分级”的理性特征。
![]()
最大亮点来自即时零售的爆发式增长。全渠道即时零售销售额达670亿元,同比激增138.4%,美团闪购、淘宝闪购、京东秒送分列前三。“线上下单、小时达”的消费场景成为平台竞争核心,商品品类从餐饮延伸至生鲜、数码、家电等全领域,95后、00后成为主力军,人均消费金额增长近30%。此外,94486个品牌参与大促,新品占比达11.29%,品牌端形成“老品降价吸客、新品首发锁客”的双线布局。
![]()
平台动态:淡化GMV,聚焦生态与价值创造
与往年不同,本届“双11”各平台集体淡化成交额比拼,转而聚焦用户增长、订单规模、技术赋能等生态健康指标。京东数据显示,下单用户数增长40%,订单量增长近60%,手机新品成交额同比涨4倍,AI相关数码产品全面爆发;首次参与的京东外卖入驻超200万家餐厅,头部餐饮品牌日均订单量增长13倍。
天猫开启首个AI全面落地的“双11”,淘宝闪购新用户订单数超1亿,超2万个品牌成交额较节前翻倍;通过AI优化流量匹配与商家运营,“货品全站推”成交增长超30%,智能客服助力转化效率提升30%。美团闪购超800个品牌销量翻倍,“品牌官旗闪电仓”入驻品牌销量增长近400%。
苏宁易购家电结构性升级明显,一二线市场近6成消费者选择AI功能家电,县域市场销售规模同比增长超48%,干衣机、洗碗机、净饮机成“新三大件”。快手则呈现兴趣消费爆发特征,男士面部精华销售额暴涨70倍,滑雪装备、古风配饰等小众品类增速惊人,非遗手工品GMV增长33倍。
![]()
消费变革:从冲动狂欢到理性按需,全域共振成主流
消费端的理性转型成为本届“双11”鲜明特征。经过多年市场教育,“按需购买”取代“为便宜囤货”,消费者更注重品质、情绪价值与健康属性,“反向种草”“精打细算”成为新趋势。对此,各平台纷纷简化促销规则,“官方直降”“一件立减”等方式降低参与门槛,契合消费者核心诉求。
线上线下的全域融合进一步深化。郑州正弘广场、郑东万象城等实体商圈通过线上引流、线下打卡、促销联动等方式,将“双11”转化为全域消费盛宴。消费者既追求线上便捷性,也看重线下的实地体验与确定性,苏宁易购门店的“真看真摸真体验”成为家电消费决策关键,线上流量与线下体验形成互补。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向清指出,“双11”已从电商独角戏升级为零售生态协同共振,实体商业凭借场景优势与情感链接能力,与线上平台共同构建起多元消费生态。
![]()
专家解读:政策托底与结构升级引领高质量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蔡彤娟表示,本届“双11”的稳健表现,离不开“以旧换新”“国家补贴”“分期贴息”等政策合力,这些措施既促进产业技术更新与绿色发展,也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便利,有效提振消费信心。
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洪勇认为,“双11”作为这场变革的晴雨表和加速器,它所创造的消费新场景,本质上是技术、数据与用户需求深度融合的产物。它推动着商业从“流量收割”走向“价值创造”,从“价格竞争”走向“体验与生态竞争”,最终,将中国消费市场引向一个更加理性、多元、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则指出,“按需购买” 取代了“为便宜而囤货”,线上电商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竞争焦点已从单纯的商品价格,延伸至流量分配、内容生态和用户时长的争夺。
业界认为, “GMV为王”时代终结,一场关于 “用户忠诚度” 和 “商家吸引力” 的静默战争已经打响。
历经17年演进,“双11”已不再是单纯的促销节点,而是中国消费市场转型升级的缩影。从即时零售的爆发到AI技术的深度应用,从理性消费的普及到全域协同的深化,这场消费盛宴正持续释放内需潜力,推动零售业向更高效、多元、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
![]()
本文来源:经济参考报、北京新闻、中国商报
监制:张倩
编辑:李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