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泰市始终坚持以师生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四化”路径深度融合“五链”闭环管理,以数字化驱动管理升级,构建运行高效、安全可控、管理透明、服务优质的现代校园餐饮治理体系,让校园食堂成为安全、温馨、满意的成长港湾。目前,全市食堂“明厨亮灶”工程覆盖率、食堂财务在线监管覆盖率均已达到100%,有6处食堂获评“山东省学校星级食堂”,2处入选“山东省营养与健康学校食堂”。
![]()
数字化平台促运行,构建食堂高效协同“智慧大脑”。落地使用山东省中小学校食堂智慧管理系统,全面构建涵盖采购、就餐消费、运营保障、财务、监管等五大系统的食堂高效协同“智慧大脑”。一是构建全域统一的智慧采购系统。全面应用山东省中小学校食堂智慧管理系统,所有食材由中标配送公司上架供应,每一批次食材均须具备完整的“数字身份证”,相关数据自动同步至财务核算系统。教体局专人负责上架食材审核,食材送达学校后,验收信息实时上传,形成不可篡改的溯源链条,确保食材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从源头上有效防范食品安全风险。截至今年9月份,累计审核上架食材2788条,退回食材16条,下架食材367条。二是构建多元便捷的智能消费系统。全面推行社保卡“一卡通”就餐,覆盖95所食堂学校3.3万名师生。应用智慧选餐模式,学校将每周带量食谱内置至选餐小程序,供家长或学生根据口味和喜好自由搭配,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均衡膳食习惯,从源头上大幅减少食物浪费,实现餐厨垃圾量同比下降10%-15%的环保与经济双重效益。三是构建透明可视的明厨亮灶监管系统。投入专项资金230万元,建成覆盖95所中小学及幼儿园的“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监管平台,实现后厨作业24小时实时直播;投入34.3万余元为学校食堂配备“巡检大脑”,创新引入AI图像识别技术,自动识别风险行为并立即发送预警信息,实现“机器巡查、智能发现、实时推送、闭环处置”的智能监管跃升。系统运行以来,后厨违规行为发生率下降超80%,真正将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压实到每一个操作环节。![]()
智能化手段保安全,织密校园食品安全“技术防护网”。将物联网、智能终端等前沿科技嵌入食品安全管理核心环节,构筑校园食品安全“硬核”防线。一是推广智慧快检。学校食堂全部纳入“新泰市健康食材智慧监管系统”,配备数字化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设备及配套试剂,学校对当日采购的农产品进行快速检测,检测数据实时同步至监管系统,坚决确保不合格食材“零入校”。2024年以来,该系统共完成食材快检超24万批次,成功拦截并处置问题食材2857批次,有效守住了食材安全第一道防线。二是施行人机协同晨午检。推行“人机协同”晨午检制度,一旦发现体温异常或提示健康风险,系统自动报警并记录,食堂现场管理人员立即对初筛异常人员进行专业复核,确保员工健康上岗,将潜在风险阻隔于操作环节之外。三是应用智能电子秤。在各学校食堂大力推行智能电子秤应用,实现100%数据自动采集,实时反映库存动态,以技术手段保障“双人验收”制度落地,食材消耗率准确度提升至99%以上,平均验收时间缩短50%。四是规范智能留样。升级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留样管理机制,全面推行“智能留样柜”系统,实现留样管理从“人防”到“技防”的根本转变,为食品安全事件调查提供权威、可靠的数字化证据链。![]()
信息化管理防腐败,筑牢廉政风险和不正之风“防火墙”。通过信息化手段将权力关进“数据的笼子”,让食堂管理每一个环节在阳光下运行,从制度和技术层面铲除“微腐败”滋生土壤。一是全面推行“一卡通”消费。学校食堂全面应用校园“一卡通”,所有餐费收入直接、实时进入学校指定的规范银行账户,实现资金流向全程可溯、公开透明。目前该系统日均交易达7.98万人次,有效解决跨校使用和餐费退费难题,杜绝了管理漏洞与廉政风险。二是推动财务系统互联。建立完善食材统一采购、财务统一管理、会计统一委派管理体系,实现“收费-采购-结算-核算-分析”全流程数据贯通,既有效降低配送企业财务成本,进一步压降食材价格,又提升了伙食资金使用效益。据测算,全市学校食堂累计盈余占比0.31%、食材成本占比75.95%、劳务费用占比18.32%。三是建立贯通式信息溯源。全面构建从“供应商—采购入库—仓储管理—加工制作--窗口销售—学生餐盘”的全链条、贯通式食品信息溯源体系,所有上架产品完整标注关键信息,智能验收、一键入库堵住验收入库环节风险漏洞,“互联网+明厨亮灶+巡检大脑”实现加工环节透明化、规范化,智能留样柜守牢食品安全的关键“证据”,为食品安全事故的预防和应对提供有力支持。![]()
专业化服务慧师生,提升校园餐饮服务“育人内涵”。推进智慧食堂建设,实现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营养、吃得舒心”升级,提升师生的获得感与幸福感。一是打造专业团队。建立从业人员数字化管理档案,联合市场监管局实施“培训-考核-持证”一体化管理,实现培训内容的“精准滴灌”与“按需供给”,确保全员持证上岗。目前全市924名食堂员工100%持证上岗,其中97人持有厨师证,104人持有面点师证。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学校通过“劳务外包”等方式,引入具备专业资质和智慧管理经验的品牌餐饮服务企业参与食堂运营。目前全市有36所学校与12家专业餐饮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有效提升食堂管理专业化水准和运营效率。二是引入专业会计。以专业人员推进财务智慧管理,实现“三个一”模式的数字化升级。统一人员核算,将全市学校食堂划分为6个区域,每个区域设立财务管理共同体,并委派一名主管会计负责,每月开展区域互查,重点监督成本核算和价格公示;一个口子结算,统一使用食堂会计核算软件,由主管会计负责在平台上对食材、劳务费、易耗品和水电费等开支进行核算与报销;一套机制调控,组建价格采样小组,由委派会计、学校代表、家长代表、大宗食材供应企业代表共同组成,定期前往大型商超和市场采集食材价格,汇总整理形成食材价格分析表,并将结果直接通报食材供货企业,推动食材价格动态调整。三是升级智慧营养。学校细化每周带量营养食谱,建立“周晒周审、双公示双对照”机制,在食堂设置智慧大屏,每日更新菜品信息,实时展示营养成分数据。依托智慧选餐小程序,推行“智慧点餐-智能备餐-智慧窗口-用餐反馈”全链条服务,引领学生科学自主选餐,食堂依据订单数据精准备餐,刷脸或一卡通取餐提升效率,特别强化基于营养数据的套餐推荐和基于情感分析的食谱优化,形成数字化闭环管理。四是深化智慧共治。畅通智慧共治渠道,实现家长陪餐预约、满意度测评、意见反馈的全流程线上管理。去年以来,通过大数据分析2.3万人次陪餐数据和176条意见建议,驱动食谱96次优化调整,显著提升了菜品的受欢迎程度。打造“云上阳光食堂”,建立智能预警机制,对满意度数据异常波动及时预警,推动问题快速整改,2024年整体满意度达到99.34%,初步构建了“家校社”三方数据共享、协同共治的智慧管理新格局。
(泰安教育)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欢迎各界投稿,提供线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视频。泰安新闻素材请联系齐鲁晚报泰安融媒中心,热线电话:0538-6982110。)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