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载人航天官网报道,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正在实施返回计划!飞船应该是顶住了空间碎片的撞击,专家组经过详细评估与分析后,确定将择日返回!这是撞击事件发布6天以来最大的好消息,全国人民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了!
![]()
另一个好消息目前正在评估将天宫空间站上那件累计出舱20次的第二代“飞天”航天服带回地球,它首次随航天员汤洪波完成出舱任务。到2024年初已接近设计寿命极限,这次如能带回地球,将对未来设计出寿命更长、更轻巧,更具保护功能航天服帮助相当大,可谓是国宝级“文物”!
碎片撞来的6天:中国航天的“太空急诊”
本来11月5号是神舟二十号航天员该回家的日子,大家都盼着好消息呢,结果凌晨就传来了紧急通知——飞船好像被太空里的小碎片撞了,返回时间得往后推。
![]()
这还是咱们国家载人航天任务头一回因为这种事调整计划,消息一出来,全网人的心都揪紧了,毕竟太空里哪怕一点小意外,都可能影响全局。
后来看监测数据才知道当时多惊险:11月5号凌晨3点42分,一块还没1厘米粗的小碎片,以每秒8公里的速度撞上了飞船左侧推进舱的散热器附近。
![]()
别觉得这碎片小就不当回事,搞航天科普的钱航专家解释得很清楚,这种毫米级的碎片高速飞起来,动能跟子弹差不多;2009年美国和俄罗斯卫星撞在一起,产生了两千多块碎片,到现在还在威胁近地轨道的安全呢。
好在咱们的飞船够结实,虽然撞出个不到1毫米的小坑,还引发了点轻微震动和温度变化,但舱体没被撞穿,返回舱、生命保障系统这些核心部分也没受损,指令长陈冬和航天员陈中瑞、王杰状态一直挺好,这才给后面处理留了足够时间。
![]()
接下来的6天,完全是一场紧张的“太空急诊”。全国14家相关单位马上联合“会诊”,又是做仿真模拟,又是测推进剂,连3D打印补片这种应急修复的方案都准备好了。
地面团队靠着飞船128路传感器传回来的震动波形、压力变化数据,再加上机械臂拍的高清照片,把受损情况摸得明明白白。有人拿俄罗斯联盟MS-22飞船之前被撞后冷却剂泄漏的事对比,更能看出咱们这次损伤确实在可控范围里。
直到6天后传来消息,专家组确认飞船能选个日子返回,全国人心里悬着的大石头才算真落了地。
188天太空出差收官:归途藏着多少硬功夫
![]()
能扛住碎片撞击还能安全返程,靠的可不是运气,是咱们中国航天攒下的真本事。
这次神舟二十号在太空待了188天,差一点就破了咱们国家航天员在太空待得最久的纪录,指令长陈冬更是总共在太空待了400多天,还完成了6次出舱活动,妥妥的太空“老司机”。
这188天里,航天员们也没闲着,做了89项科学实验,不光成功拿到了能帮着研究肿瘤治疗的高质量蛋白晶体,还把钨合金加热到3100摄氏度,刷新了国际空间材料科学实验的最高温度纪录——这些宝贝样本现在都打包好了,就等着跟着飞船一起回家。
![]()
要带着这些成果平安落地,返程路上每一步都得算得特别准。就像之前神舟十七号返回那样,神舟二十号得闯过“速度”“温度”“精度”三道坎。
飞船在轨道上速度差不多每秒7.9公里,得靠推进舱的发动机“踩刹车”才能进入返回轨道,再借着大气层的阻力慢慢减速;到10公里高度的时候,还要拉开1200平方米的主降落伞,把速度从每秒200米降到8米左右。
最关键的是最后一米,4台着陆反推发动机会一起点火,把落地速度降到1到2米每秒,保证航天员舒舒服服着陆。
![]()
现在地面上早就忙起来了,东风着陆场的搜救演练已经搞了好几轮,测控通信、搜救回收这些系统也都联调联试好了。
航天员们也在做返回前的准备,每天都加强锻炼,让身体重新适应地球的重力。
更让人放心的是,万一遇到极端情况,神舟二十一号随时能去接应,地面的神舟二十二号还处于“热备份”状态——火箭都组装好了,24小时内就能发射救援。
![]()
这种“发射一艘、备份一艘”的底气,正是中国航天安全保障的硬实力。
20次出舱的“飞天铠甲”:为啥堪称国宝级“文物”
除了航天员和实验样本,这次返程还有个潜在的“重量级嘉宾”——天宫空间站里那件已经完成20次出舱任务的第二代“飞天”航天服。
![]()
说它是国宝真不算夸张,要知道全世界能自己造出舱外航天服的,也就中、美、俄三个国家;
而这件航天服更是创造了奇迹:2021年它跟着汤洪波完成第一次出舱任务时,设计标准是“用3年、完成15次出舱”,可到2024年初快到寿命极限时,科研团队一评估,发现它状态还很好,直接给它延长寿命用到了2025年8月,最后足足完成20次出舱任务才“退役”。
其实这套航天服说白了就是个迷你航天器,从头到脚都是黑科技。
![]()
它从里到外有六层,最外面那层防护的能顶住零下100度到零上100度的温差,中间的气密层既要保证不漏气,还得让关节活动灵活,背包里装着供氧、制冷、通信这些全套生命保障系统。
之前第一代“飞天”服重120公斤,造价就有3000万元,第二代优化了关节设计,用了气密轴承,航天员出舱时动作更灵活,单次出舱时间还能延长到8小时——这次20次出舱里那些复杂的安装任务,全靠它的灵活度撑着。
![]()
要是能把它带回地球,价值可太大了。科研团队能把它拆开,看看每个零件磨得怎么样了,哪些材料在太空环境下老化更快,哪些结构还能再优化。
现在天舟九号已经送了新款航天服上空间站,寿命提升到“用4年、完成20次出舱”,但未来咱们还要搞月面航天服,这件“老伙计”的实战数据就是最好的参考。
不过现在还有个小问题:它重120公斤,而飞船返回时能带的东西有限,能不能顺利装回返回舱,还得专家组最后评估。
![]()
但不管怎么说,单是它超期服役的经历,就已经为中国航天积累了宝贵的技术经验,就算最后留在空间站,它也是中国航天发展的“活见证”。
从碎片撞击后的沉着应对,到返程路上的周密准备,再到那件创纪录的航天服,神舟二十号的归途里,藏着的是中国航天一步一个脚印的成长。
现在就等官方公布具体返回日期了,到时候看着航天员们平安落地,要是还能亲眼见到那件带蓝饰带的“飞天”服“荣归故里”,那真是双喜临门的大好事。
![]()
而这次经历留下的技术数据和应急经验,更会成为未来深空探测路上的宝贵财富,让中国航天走得更稳、更远。
信息来源:
界面新闻——神舟二十号航天员返回任务正有序推进,空间站组合体状态正常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