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海坐化之际告知许仙:我镇压白蛇,非因她是妖而是其子非你血脉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法海禅师坐化之际,将许仙唤至金山寺,老泪纵横道:我镇压你妻子,非因她是妖,而是因为她腹中之子,根本不是你的血脉!
创作声明:本文为基于民间传说的二次创作,情节包含对传统人物关系的颠覆性设定。故事核心在于探讨命运与人性抉择,可能与您的固有认知有所出入,敬请周知。

“老和尚,你到底想说什么?”许仙的声音在寂静的禅房中显得格外沙哑。

油灯的火苗不安地跳动着,将法海枯槁的面容映照得忽明忽暗。

“阿弥陀佛……”法海老泪纵横,紧紧抓住他的手腕,“许仙,老衲镇压白素贞,非因她是妖……而是因她腹中之子……”

他的声音戛然而止,只剩下急促的喘息和无尽的悔恨,留下许仙一人,在沉沉的暮色中,如坠冰窟...



01

南宋绍兴年间的临安城,总是带着一股氤氲的湿气。

无论是清晨弥漫在街巷的薄雾,还是午后从钱塘江上吹来的微风,都裹着江南水乡特有的温润。

对于在“保和堂”药铺当学徒的许仙来说,这种温润已经刻进了他的骨子里。

他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年轻人,面目清秀,性情敦厚,唯一的不同,或许就是那份超乎寻常的善良。

这年的清明时节,临安城下起了淅淅沥沥的春雨。

许仙奉姐姐之命去祭扫父母的坟茔,归来时雨势渐大,他撑着一把油纸伞,匆匆行走在西湖的白堤上。

湖面烟雨蒙蒙,远山如黛,游人早已散尽,只剩下雨打芭蕉和湖水的轻响。

就在断桥边,他看到了两个女子。

她们似乎是被这突如其来的大雨困住了,站在一株柳树下,显得有些焦急。

其中一位身着白衣,姿容绝世,仿佛不是凡尘中人,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便让这烟雨西湖成了她的背景。

另一位青衣女子则活泼一些,正跺着脚,似乎在抱怨着什么。

许仙的脚步慢了下来。

他不是个喜欢多管闲事的人,但看着那白衣女子在风雨中略显单薄的身影,他心底的那点善良又冒了出来。

他犹豫了一下,还是走了过去,微微躬身,将油纸伞向她们那边倾斜了一些。

“二位姑娘,看这雨一时半会儿也停不了,若不嫌弃,便用我这把伞吧。”他的声音温和而诚恳。

青衣女子正要开口,那白衣女子却先说话了。

她的声音如玉珠落盘,清脆悦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空灵:“多谢公子美意。只是我们二人,公子一把伞,如何使得?”

许仙憨厚地笑了笑,挠了挠头:“无妨,我一个男子汉,淋点雨不碍事。你们看,前面不远处就有个亭子,我送你们过去,在那里避雨便好。”

那白衣女子凝视着他,澄澈的眼眸里仿佛有水波在流转。

她微微一笑,那笑容让西湖的景色都黯然失色。

“如此,便有劳公子了。”

就这样,许仙撑着伞,小心翼翼地护着两位女子,走向不远处的亭子。

一路上,雨水打湿了他的半边肩膀,他却浑然不觉。

他只知道,身旁白衣女子身上传来的一阵若有若无的清香,让他心神不宁。

通过交谈,许仙得知白衣女子名叫白素贞,青衣女子是她的侍女小青。

她们自称是从蜀中来的,初到临安,探亲不遇,暂居于此。

许仙觉得,白姑娘不像是一般的大家闺秀,她谈吐不凡,对世间万物似乎都有着独特的见解,尤其是对药理,更是说得头头是道。

雨停之后,白素贞坚持要许仙留下住址,以便日后归还雨伞。

许仙本想说不必了,但看着她那双坚持的眼睛,鬼使神差地便报上了自己在保和堂的地址。

第二天,许仙正在药铺里埋头捣药,就听见门口传来一阵轻盈的脚步声。

他一抬头,便看到了那个让他魂牵梦萦的身影。

白素贞带着小青,亲自将雨伞送了回来。

“许官人,昨日多谢你出手相助。”白素贞盈盈一拜。

许仙慌忙放下手中的药杵,擦了擦手,脸有些红:“白姑娘客气了,举手之劳而已。”

一来二去,两人便渐渐熟稔起来。

许仙常常会找各种借口去白素贞和小青暂住的院子,有时是送些自己炮制的药材,有时是探讨一些医理上的问题。

他发现,白素贞对药理的精通,远超保和堂的坐堂老郎中。

许多疑难杂症,在她口中都变得迎刃而解。

而白素贞,似乎也被许仙的忠厚、善良和那份略带傻气的执着所吸引。

小青看出了自家小姐的心思,也乐得撮合。

她总是有意无意地为两人创造独处的机会。

终于,在一个月色如水的夜晚,许仙鼓足了平生最大的勇气,向白素贞表明了心意。

“白姑娘,我……我只是一个药铺的小学徒,没什么大出息。但我会一辈子对你好,用我的一切来护着你,不让你受半点委屈。”

白素贞静静地听着,眼眶微微泛红。

她没有说自己是什么身份,也没有提自己的过去。

她只是轻轻地点了点头,柔声道:“许郎,我信你。”

婚事进行得很快。

在小青的操持下,他们没有惊动太多人,只是简单地拜了天地。



婚后,他们用白素贞带来的一些积蓄,盘下了保和堂,自己当起了老板。

许仙负责抓药和管理店铺,白素贞则以她高超的医术坐堂问诊。

临安城里,保和堂的名声很快就传开了。

白素贞的医术堪称神奇,无论多棘手的病症,她似乎总有办法。

更难得的是,她心怀慈悲,对于那些付不起药费的穷苦百姓,她常常分文不取,甚至还会赠药施粥。

一时间,临安百姓都称她为“活菩萨”。

他们的日子过得甜蜜而充实。

每天清晨,许仙会早早起来为妻子准备早点;白天,两人在药铺里忙碌,相视一笑的默契便是最好的调剂;晚上,他们会一起在灯下看书、谈心。

许仙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

他娶到了一位仙女般的妻子,温柔、美丽、善良,还如此善解人意。

这看似完美的幸福之下,却潜藏着一丝隐忧。

这天,一个身材魁梧、面容严肃的僧人走进了保和堂。

他身披袈裟,手持一根九环锡杖,目光如炬,不怒自威。

他一进门,没有看病,也没有买药,一双眼睛只是死死地盯着正在为病人诊脉的白素贞。

白素贞的手微微一顿,但很快就恢复了常态。

她抬起头,平静地与那僧人对视。

“大师是来看病的吗?”

那僧人没有回答,而是迈步走到她面前,沉声道:“妖孽!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混迹人间,蛊惑人心!你可知罪?”

此言一出,整个药铺都安静了下来。

正在看病的百姓都惊愕地看着这个突然发难的和尚。

许仙更是又惊又怒,他快步上前,挡在白素贞身前:“大师,你这是做什么?我娘子好心为百姓治病,你怎么能血口喷人?”

那僧人冷哼一声,锡杖在地上重重一顿,发出“铛”的一声闷响。

“凡夫俗子,肉眼凡胎,你已被妖气所迷,尚不自知!此等孽障,留在世间,必成大祸!”

这僧人,正是云游至此的金山寺住持,法海。

他有天生慧眼,能识世间万妖。

第一眼看到白素贞,他便看穿了她千年蛇妖的真身。

在他看来,人妖殊途,妖性本恶,白素贞如今的善举,不过是为了掩人耳目,其最终目的必然是吸食许仙的精气,以助修行。

“你胡说!”许仙气得满脸通红,“我娘子是不是好人,临安城的百姓心中有数!你这和尚,不好好在寺庙里念经,却跑到这里来搬弄是非,我看你才是妖言惑众!”

法海定定地看着护在妻子身前的许仙,眼中闪过一丝怜悯,但更多的是坚定。

“执迷不悟!老衲今日便要收了这妖孽,为你除去祸根!”

说着,他便要动手。

白素贞面色一沉,拉住了冲动的许仙,对法海冷冷地说道:“大师,出家人以慈悲为怀。我在此处行医救人,从未害过一人,何罪之有?你若无凭无据,仅凭臆测便要伤人,恐怕有违佛法吧?”

她的声音不大,但字字清晰,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

周围的百姓也纷纷附和起来。

“是啊,白娘子是活菩萨,怎么会是妖怪呢?”

“这和尚好不讲道理!”

法海看着群情激的百姓,又看了看一脸坦然的白素贞,知道今日难以动手。

他深深地看了许仙一眼,留下一句:“你好自为之。”然后转身离开了。

这场风波虽然暂时平息,却在许仙和白素贞之间留下了一道看不见的裂痕。

许仙坚信妻子是无辜的,对法海充满了敌意。

而白素贞,心中则升起了浓浓的警惕。

02

法海的出现,像一颗石子投进了平静的湖面,虽然涟漪很快散去,但湖底的宁静却被打破了。

白素贞变得比以前更加小心谨慎,而许仙则对任何僧人都抱有敌意,他觉得那些人都是来破坏他幸福生活的。

转眼到了端午。

家家户户门前都挂上了艾草,空气中弥漫着粽叶和雄黄酒的香气。

按照习俗,端午节要饮雄黄酒,以驱邪避秽。

许仙一大早就兴冲冲地买来了一坛上好的雄黄酒,准备和妻子一同过节。

饭桌上,许仙为白素贞倒了一杯酒,笑道:“娘子,今天是端午,我们一起喝杯雄黄酒,祈求安康。”

白素贞的面色微微一变。

她是蛇妖,雄黄乃是蛇类的克星,这一杯酒下肚,轻则法力尽失,重则会显出原形。

她连忙推辞:“许郎,我……我近来身子不适,怕是不能饮酒。”

“哦?”许仙紧张起来,“哪里不舒服?我怎么没看出来?要不我给你把把脉?”

“不必了,”白素贞勉强笑了笑,“只是有些乏力,许是最近病人太多,累着了。不碍事的。”

一旁的小青也赶忙打圆场:“是啊姑爷,小姐身子娇贵,这雄黄酒性烈,还是不喝为好。”

但许仙却有些固执。

在他朴素的观念里,过节就是要有仪式感,夫妻二人一起喝杯雄黄酒,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他以为妻子只是在推脱,便半是撒娇半是劝说道:“娘子,就喝一小口,图个吉利嘛。你医术那么高明,还怕这一小杯酒不成?再说了,这可是我特地为你挑的。”

看着丈夫期盼的眼神,白素贞心中一阵刺痛。

她不忍心让他失望,更不想让他起疑。

她看了一眼旁边焦急万分的小青,又看了看杯中那黄澄澄的液体,心中一横。

她想,自己有千年道行,或许一小口,并无大碍。

“好,我喝。”她接过酒杯,在许仙欣喜的注视下,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酒一入喉,便如同一道烈火,从喉咙一直烧到丹田。

白素贞只觉得全身的法力像是被瞬间抽空,四肢百骸传来难以言喻的剧痛。

她的头开始发晕,视线也变得模糊起来。

她知道,自己快要控制不住了。

“许郎……我……我有些头晕,想回房歇息一下。”她用尽最后的力气说道。

“娘子,你怎么了?”许仙见她脸色煞白,顿时慌了手脚。

小青反应极快,立刻扶住摇摇欲坠的白素贞,对许仙说:“姑爷,你快去街上请个郎中来!不!你快去药铺把王大夫请来!快去!”

她故意支开许仙。

许仙六神无主,听小青这么一说,也顾不上多想,拔腿就往外跑。

他一走,白素贞再也支撑不住,瘫倒在地。

她的身体开始不受控制地扭曲,皮肤上浮现出细密的鳞片,一股浓重的妖气弥漫开来。

“小姐!”小青急得快要哭出来,她拼尽全力,将自己的修为渡给白素贞,同时在房间周围布下结界,希望能暂时压制住雄黄的药力,并隔绝妖气。

就在此时,保和堂外,一直暗中观察的法海嘴角浮现出一丝冷笑。

他感受到了那股无法掩饰的妖气,心中暗道:“妖孽,终究是露出了马脚。”

许仙心急火燎地跑到半路,却被法海拦住了去路。

“许施主,何事如此慌张?”

“法海禅师?”许仙一愣,随即怒道,“又是你!我没空跟你啰嗦,我娘子病了,我要去请大夫!”

法海摇了摇头,一脸悲悯:“她不是病了,是喝了雄黄酒,快要现出原形了。你若不信,随我来。”

说着,法海拿出一面铜镜,口中念念有词,镜中赫然映出了保和堂卧房内的景象:白素贞倒在地上,半人半蛇,痛苦地挣扎着,小青则在一旁焦急地施法。

许仙如遭雷击,呆立当场。

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个与他同床共枕、温柔善良的妻子,怎么会是……怎么会是……

“不!这不是真的!是你这和尚在搞鬼!”他疯了一样地冲向法海,却被法海身上一股无形的力量弹开。

“阿弥陀佛。”法海宣了声佛号,“施主,你尘缘已了,此妖与你并非良配。随老衲回金山寺吧,青灯古佛,方能为你洗涤这一身妖气,保你平安。”

许仙心神大乱,半信半疑,又惊又怕。

他想回家去看个究竟,但又害怕看到那恐怖的一幕。

就在他六神无主之际,法海不由分说,拉起他的手腕,一股柔和却无法抗拒的力量传来,许仙只觉得眼前一花,人已经被带离了原地。

法海将许仙带回了金山寺,名为讲经说法,实则将他软禁了起来。

他日日对许仙宣讲佛法,讲述人妖殊途的道理,企图让他斩断尘念,皈依佛门。

许仙起初又吵又闹,一心只想回家。

但几天下来,他渐渐冷静了。

他想起妻子平日的种种好处,又想起铜镜中那可怕的景象,心中矛盾万分。

他爱白素贞,可他怕的,也是白素贞。

而在临安城,白素贞在小青的帮助下,终于缓了过来。

当她发现许仙不见了,一问之下,才知道是被法海带去了金山寺。

一瞬间,所有的爱意、委屈、愤怒和恐惧都涌上了心头。

她不顾自己刚刚恢复的身体,不顾小青的苦苦劝阻,一心只想去金山寺把丈夫要回来。

“法海!还我夫君!”白素贞和小青驾着妖风,来到金山寺外,厉声喝道。

法海端坐于寺内,声音远远传来:“白素贞,你与许仙缘分已尽。他乃凡人,你乃蛇妖,强行结合,必遭天谴。速速退去,老衲尚可饶你一命。”

“我与许郎真心相爱,轮不到你这老和尚来拆散!你若不放人,休怪我无情!”白素贞又气又急,此时她已怀有身孕,情绪波动之下,更难控制自己的力量。

“冥顽不灵!”法海的声音转冷。

白素贞见法海铁石心肠,再不犹豫。

她与小青一同法,只见乌云蔽日,狂风大作。

她们催动法力,引来钱塘江之水,化作滔天巨浪,向着金山寺狠狠拍去。

“轰——”

巨浪滔天,水势汹涌,很快便淹没了金山寺的山门,并不断向上蔓延。

寺中的僧人惊慌失措,四处奔逃。

白素贞此举,虽是出于救夫心切,却也铸成了大错。

汹涌的洪水不仅淹了金山寺,更波及了山下无辜的村庄和百姓。

一时间,房屋被毁,良田被淹,无数生灵在洪水中挣扎哀嚎。

这巨大的业障,让白素贞的法力受到了反噬。

加上她有孕在身,动了胎气,很快便感到力不从心。

就在此时,金山寺上空佛光大盛。

法海身披红色袈裟,手托一只紫金钵,脚踏祥云,出现在半空之中。

他看着下方的汪洋和流离失所的百姓,痛心疾首地对白素贞喝道:“孽畜!你看你做的好事!为一己之私,竟置万千生灵于不顾!今日,老衲定要替天行道,收了你这妖孽!”

法海占据了道义的制高点。

他将手中的紫金钵向空中一抛,那钵盂见风就长,瞬间变得如山岳般大小,发出一股强大的吸力,向着白素贞当头罩下。



白素贞本就精疲力竭,哪里还抵挡得住这佛门至宝。

她只觉得身体一轻,便被吸入了紫金钵中。

寺院的最高处,许仙亲眼目睹了这一切。

他看到了滔天的洪水,看到了在水中挣扎的百姓,也看到了妻子被法宝收服的那一幕。

他的心,在那一刻彻底死了。

他分不清谁对谁错,只觉得眼前的一切都是一场噩梦。

法海收了白素贞,并未杀她,而是将她带到西湖边的雷峰塔。

他以佛法将她镇压在塔底,并留下一道谶言:“西湖水干,雷峰塔倒,汝方得出。”

做完这一切,法海来到失魂落魄的许仙面前,将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婴儿交给他。

“这是你与那蛇妖之子。老衲已为他洗去妖气,日后便做个凡人吧。”

原来,白素贞在被镇压的最后时刻,拼尽全力产下了腹中的孩子。

许仙抱着那个小小的、温暖的婴儿,看着不远处高耸的雷峰塔,泪如雨下。

他没有再回临安,也没有再想保和堂。

他万念俱灰,在金山寺落发为僧,法号“法明”。

他只想伴着青灯古佛,日夜为塔下的妻子诵经祈福,也为那无辜的孩儿,为自己,赎那一分不知该如何计算的罪孽。

孩子被送到了他姐姐许娇容家中抚养,取名许仕林。

西湖边多了一座雷峰塔,金山寺多了一个沉默的僧人。

03

光阴荏苒,二十年弹指一挥间。

西湖的雷峰塔依旧静静地矗立着,塔身在岁月的侵蚀下显得愈发古朴沧桑,仿佛一位沉默的见证者。

而金山寺的那个名叫法明的僧人,也从一个清秀的青年,变成了一个两鬓斑白、眼神空寂的中年人。

这二十年来,许仙,或者说法明,每日的生活都像一口枯井,波澜不惊。

晨钟暮鼓,诵经打坐。

他不再是当年那个会为了爱情奋不顾身的许仙了,岁月和佛经磨平了他所有的棱角,只剩下眉宇间一抹化不开的忧愁。

他很少说话,寺里的僧人都知道,他心里藏着一件天大的事。

他唯一的念想,就是他的儿子,许仕林。

许仕林没有辜负所有人的期望。

在姑姑许娇容的悉心抚养下,他长成了一个风度翩翩、才华横溢的青年。

他自幼聪慧,过目不忘,读书更是远超同龄人。

所有人都说,许家要出一位状元了。

但许仕林自己知道,他读书不仅仅是为了功名利禄。

他心中有一个更深的执念——考取功名,面见圣上,求一道圣旨,赦免他的母亲,推倒那座压了她二十年的雷峰塔。

这个念头,是他所有奋斗的源泉。

他偶尔会来金山寺看望父亲,两人之间总是隔着一层无形的墙。

许仕林尊敬父亲,却不理解他为何要抛下一切遁入空门。

而法明看着儿子,眼中充满了慈爱、愧疚,以及一丝他自己也说不清的疏离。

他不敢告诉儿子真相,只能日复一日地念着那句“阿弥陀佛”。

这一天,金山寺的钟声比以往都要沉重。

寺里最年长的住持法海禅师,即将油尽灯枯,坐化圆寂。

法明正在大殿里擦拭着佛像,一个小沙弥匆匆跑来,对他合十道:“法明师叔,住持……住持他老人家,想在临终前见您一面。”

法明擦拭的手顿住了。

法海。

这个名字,像一根针,狠狠扎在他心上二十年。

是这个人,拆散了他的家庭,镇压了他的妻子,让他变成了如今这副模样。

二十年来,他与法海同处一寺,却几乎没有过任何交流。

他视他为仇人,却又不得不承认,若非法海,或许他和他的孩子早已不在人世。

这是一种怎样复杂的情感,连他自己都理不清。

现在,他要死了。

他要见我?

法明放下手中的抹布,沉默地跟着小沙弥,穿过熟悉的庭院,走向后山那间最僻静的禅房。

每一步,都像是踩在二十年的恩怨纠葛之上。

他不知道自己该用什么样的表情去面对那个行将就木的老人。

是愤怒?

是解脱?

还是……别的什么?

推开禅房的门,一股浓重的草药味和衰败的气息扑面而来。

法海躺在简陋的木板床上,早已不复当年手托紫金钵、威风凛凛的模样。

他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皮肤是枯树皮般的颜色,深深地凹陷下去。

若不是胸口还有微弱的起伏,几乎与死人无异。

他听到开门声,艰难地睁开浑浊的双眼,在看清来人是许仙后,那双眼睛里竟涌出了泪水。

“你……来了……”他的声音微弱得像风中残烛。

法明站在门口,没有上前。

他看着这个囚禁了自己妻子二十年的“仇人”,内心百感交集,最终只是冷冷地开口。

“老和尚,你到底想说什么?”许仙的声音在寂静的禅房中显得格外沙哑。

“咳咳……”法海剧烈地咳嗽起来,仿佛要将肺都咳出来。

他挣扎着,向许仙伸出那只枯瘦如柴的手。

许仙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走了过去,在床边坐下。

他不想和一个将死之人计较了。

法海一把抓住了他的衣袖,那力道竟出奇地大,像是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阿弥陀佛……”法海老泪纵横,浑浊的眼泪划过深刻的皱纹,“许仙,老衲……老衲错了,却也不得不错……你听我说,时间不多了……”

许仙皱着眉,静静地听着。

他倒想看看,这个老和尚临死前,还能说出什么花样来。

法海喘息着,用尽全身的力气,一字一句地说道:“老衲镇压白素贞,非因她是妖,妖亦有善类……我是为了救你,也是为了救天下苍生……而是因为……因为她腹中之子,你的孩儿许仕林……他……他根本不是你的血脉!他是上古水魔‘共工’一脉的孽种!当年白素贞曾与水魔恶战,虽将其斩杀,却被其本命精元侵入体内……她本想用自身修为化解,却……却与你结合,那魔君精元便与你的凡人血脉融合,成了胎儿……一旦他年满二十,神识觉醒,便会引来滔天洪水,重现魔君降世之景,届时生灵涂炭,人间将化为泽国!老衲镇她于塔下,不是为了罚她,是为了借助雷峰塔的佛法之力,日夜洗涤那孩子身上的魔气啊!这是唯一的办法……唯一的……”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