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严凯
来源/太瓦能源
深度 ❖ 温度❖ 高度
“我现在比较看好明年SNEC展会期间,关于多分片的展品到底有多少。”TCL中环中国分布式技术总监赵暄说。
11月8日,TCL中环(002129.SZ)在北京正式推出 TCL Solar T5 Pro 多分片高密度组件。将发布会放在中国大饭店举办,这本身就折射出该公司高层对此次活动的重视程度。
![]()
该公司将多分片产品定义为“长期技术路线”。据赵暄介绍,这是一项是平台型技术,可堆叠PERC、TOPCon,亦可堆叠异质结,甚至BC技术。
此外,T5 Pro产品还适用于集中式电站、工商业分布式、户用光伏等全场景。对行业来说,这无异于是一场范式变革,或将改变“某种技术更适用某个场景”的游戏规则。
更重要的是,当前光伏仍处于内卷之中。此次TCL中环发布多分片新品释放了这样的信号:技创新才是破局内卷的核心引擎。
“TCL中环发展组件的核心逻辑是‘不卷销量卷技术,不卷规模卷场景’。”TCL中环中国业务中心总经理寇建锋说。
通过此次发布会,我们可以看到,TCL中环在组件市场的“野心”同样再也藏不住了。
01
多分片“王炸”
TCL中环将此次发布会的主题定为:“星光耀界,共见新生”。对该公司来说,在电池组件领域,它期待着新生。
![]()
在发布会现场,三款T5 Pro组件新品被展示在外,功率分别为760W、680W和480W,分别针对集中式电站、工商业分布式和户用分布式场景,基本覆盖了所有场景需求。
自136号文发布后,新能源产业进入了全面市场化的新阶段,光伏行业发展也朝着“高效率、高可靠性、全场景适配”的趋势演进。
在这种趋势下,单一技术路线显然无法满足集中式(沙漠/ 水面)、分布式(工商业 / 户用)等多元场景需求。
相比之下,多分片技术通过“大尺寸硅片 + 零间隙互联 + N 型电池” 组合,既能突破功率瓶颈,又能降低度电成本,适配全场景应用。
![]()
从技术参数上来看,T5 Pro进行了三大升级。
一是功率得到提升。与常规半片产品相比,多分片产品将电池片与电池片之间的留白部分“打掉”,因此在同样面积情况下密度要更高,功率得以提升。
在2382*1134mm标准版型下,TCL中环此次发布的新品功率较常规半片组件提升15W+,组件效率提升0.5%+,同版型提效至少3档。
据了解,TCL中环对电路设计进行了调整,分区为左、右、下三部分。当组件下半部分有局部遮挡,上半部分因为有独特的电路设计,因此基本不受影响。
“假设我们下面半遮挡了50%,上面依然还有100%的输出功率。”赵暄说,“对比传统半片组件而言,发电要好很多。”
具体而言,多分片低电阻设计显著降低能耗,单片电流仅5.09A,阻耗低至1.3W,较常规半片组件减少74.5%,进一步释放发电潜力。
二是可靠性得到提升。由于T5 Pro+ 采用小电流技术,有效降低组件温度升高带来的性能失效风险,热斑最高温度较常规半片组件低45℃,杜绝起火隐患,运行温度也降低1-1.5℃。
截至目前,T5 Pro+顺利通过盐雾8级、耐氨、沙尘测试,以及SML5400Pa载荷+TC50热循环+HF10湿冷冻组合测试,衰减仅约0.22%,远低于行业标准的5%。
三是客户价值得到提升。通过技术优化,T5 Pro可实现系统BOS成本降低2.63%。以内蒙乌海项目为例,其系统BOS节约达0.0126元/W。
同时,T5 Pro全生命周期发电量提升4%,LCOE(度电成本)降低0.66%-1.82%,在山东海光项目中LCOE降幅更是高达1.82%。
以苏州3800平米工商业屋顶项目为例,T5 Pro 650W组件较常规630W半片组件,30年生命周期内发电收入增加超180万元(按脱硫煤标杆电价0.40元/千瓦时计算)。
在全球范围内,从中国内蒙、广东、山东到澳大利亚墨尔本、南非、迪拜等地区,T5 Pro 均实现 BOS 成本节约0.0126-0.0830元/W。
这些成绩的背后,实际上是TCL中环“十年磨一剑”的结果。
02
“十年磨一剑”
据Maxeon产品与研发高级总监林亚福介绍,多分片技术的原创者为Cogenra Solar。早在2010年,该公司就曾实现了1切4,后又于2012年实现1切8。
![]()
直到2014年,海外首块多分片组件才正式下线。
后来,Cogenra Solar因经营不善破产,于2015年被SunPower收购。SunPower是法国油气巨头道达尔的子公司。
收购Cogenra Solar后,该公司并未停止多分片技术的研发。不过,2010年代初期,光伏产业仍处于2BB、3BB和整片的多晶时代,多分片技术的大规模产业化尚需等待时机。
2019年11月,SunPower被分拆,除了保留美国户用光伏安装业务外,其余业务均装进了Maxeon。
同年,TCL中环以2.98亿美元入股Maxeon,持股比例为28.848%,一跃成为这家拥有强大技术储备光伏企业的第二大股东。
此后两年,TCL中环分别在2023年和2024年两次加码投资,持股比例也升至50.1%,成功实现对Maxeon的控股。
收购Maxeon,让TCL中环拥有了更加厚实的技术壁垒。尤其是在多分片技术领域,拥有核心专利的强大知识产权组合。
![]()
据林亚福介绍,截至目前,Maxeon在全球拥有的多分片专利组合多达673项,其中实用新型/发明专利授权数576项,申请中专利数97项。
具体区域来看,美国共计163项;欧洲146项,中国大陆67项,日本62项,韩国51项,中国香港10项,澳大利亚65项,墨西哥11项。
事实上,多分片组件早在2017年就实现国内量产。收购Maxeon后,TCL中环进一步加大了对多分片技术的研发力度。
在多分片技术上,TCL中环拥有独特优势:以G12/G12R大尺寸平台为基,加持“零间隙高密度矩阵互联技术”和“无损划片工艺”。
G12大尺寸平台是TCL中环主导的光伏行业技术标准,采用210mm边长的硅片,相比传统182mm(M10)硅片具有更高比表面积和降本优势。
该平台通过工业4.0技术实现薄片化(如130微米超薄硅片)、细线化等工艺突破,单片功率提升显著。
一个月前,TCL中环正式发布其自主研发的“零间隙高密度多分片矩阵互联平台”,通过多分片低电流设计与性能增强矩阵创新,解决高电流损耗问题,提升组件效能。
此外,该公司的多分片组件还获得了TV莱茵颁发的IEC 61215与IEC 61730多分片技术光伏组件认证证书。
该认证不仅是对TCL中环近十年深耕多分片技术成果的权威认可,更标志着其技术成熟度与产品可靠性已达到国际标准,为全球市场拓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而对下游客户而言,选择多分片产品除了降本,其长期价值更具吸引力。
首先,,多分片兼容TOPCon、BC、叠层等未来电池技术,客户无需更换逆变器、支架等系统设备,即可衔接下一代技术,避免 “技术过时风险”。
其次,运维成本降低。高可靠性(抗热斑、抗隐裂)减少组件故障概率,降低运维检修频率,以200MW 电站为例,年均运维成本可减少 5-8 万元。
第三,资产增值:低衰减(首年1%,逐年0.4%)保障电站25年生命周期内发电能力稳定,电站残值(如15年后转让)比常规组件电站高 5-10%。
据了解,截至目前,TCL中环的多分片产能超过15GW,是业内唯一具备月度GW级多分片交付能力的企业。
03
“攻坚战”
多分片产品发布仅仅是TCL中环在组件业务领域打响“攻坚战”的一个缩影,其目标是:明年前十,三年进入前五,五年进入前三。
![]()
TCL中环一直专注于硅片环节, 2024年出货量达到125.8GW,市占率达到18.9%,超越隆基绿能跃居全球第一,截至今年上半年硅片产能达到200GW。
但相比其在硅片领域的统治地位,该公司在组件端与头部厂家相差甚远。2025年中报显示,截至上半年,TCL中环组件产能为24GW。
相比之下,晶科能源预计2025年底组件产能达到130GW。截至2024年底,晶澳组件产能为100GW;隆基绿能为67.69GW。
出货量方面,2025年上半年,晶科、隆基、晶澳、天合、通威位列前五,数据分别为41.84GW、39.57GW、33.79GW、32GW+。
不论是产能,抑或是出货量数据,TCL中环并不占优。但该公司却也有着其它龙头企业无可比拟的优势。
第一大优势是这家硅片龙头背靠TCL集团这棵大树。公开资料显示,TCL成立于1981年,于2019年完成资产重组后,拆分为TCL科技和TCL实业,
![]()
2024年,TCL集团营收超过3100 亿元。其中,TCL科技实现营收1600亿元,TCL实业实现营收1500亿元;TCL中环实现营收284.19亿元。
在LCD显示屏、TV面板、品牌电视销量、光伏晶体晶片、集成电路硅片等领域的市占率,TCL要么第一,要么第二。
![]()
在海外市场,TCL的品牌影响力同样远超其它光伏企业。作为全球知名消费电子品牌,TCL天然具备跨国运营经验和品牌背书。
第二大优势是TCL中环的底蕴。该公司创立于1958年,早在1981年就开始从事太阳能单晶硅制造,是中国最早从事光伏产业的企业之一。
过去40多年来,TCL中环一直是光伏行业的技术引领者。
例如,全球首个将砂线切割工艺产业化应用;全球首个将金刚石线DW切割工艺产业化应用;G12硅片的首推者。
![]()
在光伏产业研发方面,TCL中环拥有14加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0所省部级研发中心,累计拥有有效授权知识产权2000+件,研发人员超过1400人。
此外,该公司在全球拥有9个制造基地,17座制造工厂。在工业4.0制造方面,TCL中环更是业界翘楚。
2020年,TCL中环旗下天津环智25GW硅片制造基地投产,成为全球首个工业4.0硅片工厂。该厂主要生产G12超大尺寸单晶硅片。这之后,多个工业4.0智慧工厂在宁夏、内蒙等地落户。
TCL中环的另一大优势是,其组件涵盖了BC、叠瓦、TOPCon等多种当前先进的技术路线,尤其在BC技术路线上,通过收购Maxeon,拥有BC相关专利技术超过1600个。
可以说,在技术实力上,TCL中环拥有最强“护城河”。
如今,光伏行业正陷入周期阵痛。业界共识是,打破内卷的唯一方式是技术创新,这恰恰是TCL中环未来实现弯道超车的机会。
对于未来,时间将给出答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