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秋叶原的店铺柜台上,悄然贴出的限购告示,揭示了一场正在全球蔓延的存储芯片供应危机。
时光倒流的机会!赎回你与科技共同成长的那些年
还记得那些纸质书页散发油墨香的午后吗?还记得第一次拆解机箱、安装系统的紧张与兴奋吗?在那个信息还不像今天这样触手可得的年代,是《电脑报》陪伴我们度过了对数字世界充满好奇的青春。如今,一个难得的机会摆在眼前——《电脑报》24年合订本与极为难得的22年合订本,两本仅售73.1元!
![]()
这不是普通的促销,这是一次时光的回响。2022年合订本,编辑部从尘封的库房中精心寻觅出的全新存留本,数量极为有限。它们静静地躺在那里,等待着真正懂得珍惜的读者。每一页纸张,都记录着科技发展的关键时刻;每一个版面,都凝聚着编辑们的心血与热忱。
翻开这本厚重的合订本,扑面而来的是满满的回忆杀。从硬件测评到软件教程,从行业动态到玩家心得,它见证了中国计算机普及与发展的每一个脚印。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装机配置、讨论过的编程技巧、研究过的网络知识,都在这里完整封存。这不仅是一本书,更是一代人共同的技术启蒙教材,是无数IT从业者的起点见证。
73.1元,不过两杯咖啡的价格,却能换回沉甸甸的二十年技术发展史,立即扫码,将这份独一无二的科技记忆带回家!重拾那些年我们一起追逐科技的激情岁月!编辑部库房已清空,一旦售罄,再无补货可能,唯有行动迅速者,方得始终。
长安识别二维码,购买《电脑报》合订本
01
秋叶原存储限购风暴
“抱歉,由于库存严重不足,即日起每位顾客限购2块SSD/HDD和4条内存条。”十一月初,日本秋叶原多家电脑配件商店的柜台前,悄然贴上了这样的告示。位于这一电子产品集散地的PC Shop Ark、Tsukumo PC Main Store II和TSUKUMO eX.等多家知名DIY商店,均已对存储产品实施严格限购措施。
![]()
限购政策因店铺而异,但都反映了供应紧张的现实。PC Shop Ark将每单购买数量上限设为8件,而两家TSUKUMO门店的限制更为严格——每位顾客最多只能购买2块固态或机械硬盘,以及4条内存条。只有购买整机或网络存储设备(NAS)的顾客才能获得配额协商的例外待遇。
秋叶原市场的存储产品价格近期出现异常波动。尤其是DDR5内存,部分型号价格涨幅高达100%,且供应极不稳定。这种价格飙升现象不仅限于内存,还波及到固态硬盘和机械硬盘。
![]()
店铺方面将限购原因直接归咎为“库存商品数量严重受限”。多家零售商透露,他们收到的商品数量远低于预期,目前尚无法确定何时能够解除限购。部分产品甚至已被经销商暂停供货,行业内部预计,目前尚未实施限购的店铺也可能在近期跟进类似政策。
对于依赖秋叶原市场的DIY爱好者和专业用户来说,这一情况令人担忧。内存和存储设备是组装电脑的核心组件,价格波动和供应不稳定已引发消费者对后续市场走势的广泛焦虑。
02
存储市场三十年来最剧烈波动
存储市场的价格波动令人瞠目结舌。根据市场数据,DDR5内存年内累计涨幅已高达172%,单日价格甚至上涨5.55%,突破34美元,创下历史新高。
![]()
闪迪在两个月前最初预告涨价10%之后,已经将NAND闪存价格提高了50%。这一涨幅远超市场预期,也反映出供应紧张的严峻程度。
深圳华强北的商家感受尤为明显。“对比2022年的‘甩卖潮’,现在的市场简直像换了个赛道。”一位从事存储贸易多年的商户表示,“以前只是DDR4内存偶尔断供,现在连最基础的1TB SATA接口SSD都要提前两周预订。”
电商平台的数据同样反映了这一趋势。京东电脑内存金榜前十名近期普遍涨价,部分产品从9月至今价格翻倍。联想16G DDR5笔记本内存从300元涨至599元;三星16G DDR5内存条从400元涨至738元。
这种价格波动不仅影响个人消费者,终端厂商也面临巨大压力。小米产品行销总监在微博表示,看到明年成本预估感到“惊悚”,雷军也直言近期内存涨价太多。
03
AI需求吞噬产能
本轮存储危机的根源在于AI算力需求激增导致的供应链结构性失衡。随着人工智能爆发式增长,全球云服务供应商开启“囤货模式”,存储行业迅速从“过剩寒冬”跳入“缺货牛市”。
![]()
AI训练需要处理海量数据,对存储容量和带宽提出极高要求。市场研究机构TrendForce观察认为,导致SSD供应紧张的根本原因,在于AI技术发展引发的数据存储需求爆炸性增长。
为满足AI训练,各方竞相投资建设数据中心,对存储的需求远远超过了现有产能。DigiTimes报道称,企业级硬盘的交付时间甚至延迟了2年。
这意味着,如果一家公司想要购买大容量硬盘,由于交货周期长,它必须等待24个月。
![]()
高端存储产品成为争夺焦点。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等主要NAND闪存制造商的SSD生产线已满负荷运行,但供应缺口依然巨大,部分大容量SSD型号的交付时间已延迟超过一年。
04
手机产品也难逃一涨
存储价格上涨已开始传导至终端消费电子产品。手机端16GB内存+512GB存储的溢价从2023年的加500元,升至2025年的加900元。
对于计划购置或自行组装高性能台式机的用户而言,当前供应链状况无疑增加了采购难度与成本压力。一些电脑爱好者甚至提前囤积内存条,以应对未来可能的价格上涨。
![]()
有游戏玩家分享道:“内存条已经成为年度最佳理财产品之一了,应该还会涨价,身边喜欢攒机的朋友都在囤内存条。”
企业用户则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大容量企业级存储设备交货周期延长,迫使企业提前规划未来数年的存储需求。一些公司开始优化数据存储策略,采用分层存储架构,将不常访问的数据转移到成本较低的存储介质。
存储危机也加速了新技术路线的探索。更高效的压缩算法、软件定义存储解决方案以及新型存储介质都在得到更多关注和投资。
05
写在最后:危机何时见顶?
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消费者最关心的是供应危机何时缓解。业内专家认为,存储芯片短缺可能持续至2026年。这主要是因为建造能够生产更多内存和存储芯片的新工厂需要数年时间。
AI需求泡沫也是不确定因素。许多专家认为市场正处于AI泡沫中,泡沫破裂只是时间问题。企业可能因此避免激进扩张,因为需求随时可能消失。
对于普通消费者,当前形势下的实用策略是权衡需求与预算。如果非急需,可以推迟升级计划;如果必须购买,可以考虑选择性能足够且价格相对稳定的DDR4内存。而对于二手固态硬盘,则需要格外谨慎,因为固态硬盘的颗粒有严格的读写上限,二手产品可能出现掉速、掉盘等情况。
![]()
微信订阅
欢迎邮局订阅2026年《电脑报》
订阅代号:77-19
全年订价:400.00元 零售单价:8元
邮局服务热线:11185
编辑|张毅
主编|黎坤
总编辑|吴新
爆料联系:cpcfan1874(微信)
壹零社:用图文、视频记录科技互联网新鲜事、电商生活、云计算、ICT领域、消费电子,商业故事。《中国知网》每周全文收录;中国科技报刊100强;2021年微博百万粉丝俱乐部成员;2022年抖音优质科技内容创作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