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所在,基层干部是连接政策与群众的桥梁纽带。他们工作在改革发展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其工作状态与成效,直接关系到各项政策能否落地见效,也影响着广大群众的切身感受。当前,为基层干部营造敢于担当、勇于作为的良好环境,支持他们在实干中建立威信,在奋斗中实现价值,已成为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突出实干导向,让有为者脱颖而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任何宏伟蓝图,不付诸行动,终将流于空谈;任何远大目标,不脚踏实地,只会成为泡影。基层干部的威信,不是凭空而来,也不是仅靠职位赋予,而是要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和成效赢得。坚持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是我们推动工作的重要原则。实践中,许多优秀的基层干部正是凭着实干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们深入田间地头,走访街头巷尾,真心倾听民声,实意解决民忧。比如,那些长期扎根偏远地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干部,用脚步丈量民情,用汗水浇灌希望,最终改变了乡村面貌,也赢得了群众的真心信任。这充分说明,“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因此,必须牢固树立注重实干、讲求实绩、追求实效的鲜明导向。要重视基层经验,坚持实事求是,避免脱离实际的决策和盲目蛮干。要打破隐性门槛,破除论资排辈,让那些愿意干事、能够干事、干得成事的干部得到重用、获得舞台,形成“有为才有位、能干者能上、优秀者优先”的良性机制,充分激发基层干部队伍的创造活力和工作热情。
提升能力素质,以真本领赢得认同。基层工作直面矛盾、事务繁杂。基层干部要想真正获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光有工作热情是不够的,必须练就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硬本领。群众是最实在的评判者,干部的能力水平、工作成效,他们心里都有一杆秤。当基层干部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和实践智慧,切实为群众化解难题、带来实惠时,自然就能赢得群众的认可和尊重。能力的提升,离不开持续的学习和实践。基层干部要时刻保持“本领恐慌”意识,秉持谦虚好学的态度,主动深入群众,向实践学习。群众中蕴藏着丰富的智慧和创造力,基层干部要善于与群众交朋友,真心倾听他们的意见建议,认真总结他们的实践经验,将群众在实践中探索出的有效做法,转化为解决复杂问题的可行方案。同时,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将基层干部安排到重要岗位、复杂环境和关键任务中去锻炼。让他们在处理实际矛盾、应对复杂局面中增长见识、提升能力。只有经过实践的磨炼,基层干部才能锻造出担当重任的坚强意志和过硬能力,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加从容应对各种挑战。
健全激励机制,为担当者撑腰鼓劲。基层工作具体而繁重,常常伴随着各种压力和挑战。在当前发展任务较重的背景下,基层干部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在探索实践中难免会出现考虑不周或方法不当的情况。越是在这种情况下,越需要组织上旗帜鲜明地给予支持,保护他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要建立健全科学精准的容错纠错机制。明确容错免责的具体情形和界限,区分是因经验不足出现的失误,还是明知故犯的行为。对于在推动发展、改善民生、破解难题中,出于公心、担当尽责但出现偏差的干部,应给予应有的理解和包容,让他们能够放下包袱、轻装前行,更加积极主动地履职尽责、开拓进取。要及时为受到不实反映的干部澄清事实。对于诬告行为要严肃处理,第一时间消除不良影响,帮助敢于担当、踏实做事的干部卸下思想包袱、消除心理负担。要着力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误、敢于负责的良好氛围,引导广大基层干部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争当发展的实干家和推动者。
强化支持保障,优化干事创业环境。基层是各种矛盾和问题的集中地,也是锻炼干部、增长才干的广阔平台。各级组织要树立重视基层、关爱基层、支持基层的明确导向,设身处地为基层干部着想,全方位地给予支持和保障。要在工作上大力支持,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力量下沉,持续为基层干部减轻不必要负担,让他们能够集中精力抓好主业。要在生活上真诚关怀,落实相关待遇政策,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增强他们的职业荣誉感和组织归属感。要在成长上多加关心,完善培养选拔机制,拓宽发展空间,让他们看到希望、更有奔头。
通过创造更加有利的工作条件和更加温馨的人文环境,引导广大基层干部在基层一线施展才华、建功立业。让他们能够安心、专心、放心地投入工作,在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实践中不断成长进步,为推进国家发展和民生改善贡献坚实的基层力量。(张均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