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飞快,不知不觉小雪就要到了,冬季将进入三分之一分割线,我国各地将从正式意义上进入冬天。
传统节气的命名大多蕴含着气象意义,即体现着这个时节里的气候变化,小雪也是如此。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是以雪来命名的,但不是说在此期间一定会有降雪。其是自然气候上的一个概念,雪的形成需要低温以及降水,所以其所真正表达的是这个节气中气温的下降以及降水的增加的趋势,而“小”字则强调出寒冷程度尚浅,降水也未大。
![]()
进入小雪以后,随着地球继续运动,北方大部分地区正午太阳的高度将继续变低,黑夜拉长,白天的时间循序缩短,而地表所能接受到的热量与散掉的热量差进一步缩小。加上大规模寒潮活动的反复来临,将会带来频繁的大风以及降温天气,所以与立冬相比,小雪时节将能明显感受到寒冬的冷意。此时要注意做好保暖,厚棉衣,厚鞋子,棉手套,帽子等都要穿戴好,这也是过冬该有的样子。
![]()
民间有“小雪地封严”的说法,意思是在温度持续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大地之下的土壤也将结冻,尤其是在东北地区,土壤冻结的深度往往已经达到10厘米,并且越往后温度越低,那么解冻的厚度也就继续加深,而到了这个节气末,通常情况下会冻结到一米多。这也突出了小雪这个节气中的气温变化之大。在注意御寒的同时,我们在外出活动时也要缓慢些,届时的地面会显得特别硬,跌倒了容易摔伤,且带给我们的疼痛感也是非常明显的,老人小孩尤其要注意。
![]()
节气是老祖宗在适应自然的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其也是经验的总结,对于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小雪交节的时间早晚以及当下的气候,往往也影响着日后的天气情况。其中有这样一句俗语,“早小雪,冻死老牛;晚小雪,秋衣过冬”,你知道是啥意思吗?今年(2025年)小雪来得是早还是晚呢?冬天会特别冷吗?下面就让我们结合民谚来看看吧~
![]()
节气是根据地球的公转轨道来划分,每当经过太阳到达240°时,就是小雪节气了。而公历的制定也是基于此的,所以节气的时间在公历当中是固定的,前后不差一两天,小雪是在每年的11月7号或是8号。所以节气的早晚是来自于农历上的范畴。
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有提到:“小雪,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其中既有对小雪名称的详细解释,同时也告诉我们这个节气来临的时间,通常是在十月中旬,这里的十月正是农历上的时间。
![]()
由于农历当中经常会设置闰月,且具体增加的闰月也不固定,也就使得节气的时间会一直变化,具体表现为,有的时候小雪是在十月初,有时在十月中旬,也有时是在十月的下旬,也正因如此,才有了早晚之说。
从民谚来看,如果小雪出现的农历日期较早,那么寒冷空气会来得比较快,雨雪天气频繁,让人深切感受到冬天的寒冷之感。假如小雪是在十月下旬,也就是比较晚,那么冬日的气温会比较稳定,不会有特别大幅的降温,给人的感觉便是相对暖和的,也就有了“穿秋衣”的夸张说法。
![]()
今年是早还是晚?从日历中不难看出,2025年的小雪是在农历当中的十月初三,在上旬,由此可见属于典型的早小雪的范畴。依照民谚的说法,今年可能会是个寒气十足的冷冬。
当然民谚流传至今已经有数千载,我们也要结合现代的自然气候,以变化的眼光去看待。从现实角度来看,我们更应该随时观察天气,根据气象预报去应对。当然从整体上来看,小雪意味着冬更深了,所以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有必要做好御寒的准备。
![]()
本文系小茉莉美食记原创,拍图码字不易,严禁不良自媒体抄袭、搬运。欢迎大家点赞,收藏和转发!感谢您的支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