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去这些地方到底安不安全?

0
分享至


在地震模拟平台体验避险要领,通过VR设备学习火场逃生,借助城市“智慧大脑”预见潜在风险……11月3日至4日,由应急管理部新闻宣传司与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组织的2025年“新征程上看应急”活动走进四川成都,探寻超大城市安全风险防控新路径。

“家门口”的安全课堂:从“要我学”到“我要学”

“捂住口鼻,弯腰低姿!”在武侯区晋阳安全应急体验馆内,社区居民正在专业指导下进行火灾逃生演练。这个今年新投入使用的体验馆,聚焦电动自行车违规入户、燃气泄漏等社区常见安全隐患,创新设置了20个实景体验板块。

这一幕是应急管理部推动安全宣传“五进”工作在基层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围绕“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这一目标,应急管理部广泛开展安全宣传,持续培育安全文化,营造全社会关注、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我们不仅要让参观者看得懂,更要让大家会操作。”晋阳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片区老旧小区集中、人口密度大,传统宣传方式效果有限。为此,街道专门打造了这个近400平方米的体验馆,让居民在模拟场景中掌握应急技能。

这样的安全体验馆在成都已形成网络化布局。目前,成都已建成41个功能齐全的安全体验馆,实现23个区(市)县全覆盖。

在运营模式上,成都采用“财政投入为主、社会资本和公益基金为辅”的多元共建机制,其中晋阳体验馆作为民生实事项目免费开放,金花桥街道“水韵园”安全教育馆则通过区属国企市场化运营,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移动+”教育矩阵:让安全知识“活”起来

在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一场别开生面的实践课正在上演。成都市明远书院学校六年级学生李梓睿体验8级地震后说:“酒瓶子差点从柜子掉下来,我立即按照学习的要领蹲下避险。这些知识能救命,我要分享给更多人。”

这里不仅是固定场馆,更是一个辐射四川的教育枢纽。“馆馆巴士”将应急科普大篷车开进偏远地区,四年来开展120余场活动,惠及群众20万余人。“U你减灾课堂”开发《脉动地球》等特色课程,线上覆盖500余所中小学;防灾减灾亲子品牌“普洛特计划”,通过400余场活动实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

“同学们身临其境感受灾害、学习自救互救技能,这是他们人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课。”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副馆长谢卓伶表示,馆校协同的创新模式让生命安全教育更加生动有效。

城市“智慧大脑”: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警

在成都市应急管理局,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如同城市的“神经中枢”。大屏幕上,无数光点闪烁——这是接入了99万余个感知设备、共享33亿条数据形成的城市安全“全景图”。

“平台实现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警’的转变。”成都市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中心运维保障团队负责人熊维毅介绍,该系统覆盖城市生命线、公共安全、生产安全、自然灾害4大板块,构建起“能监测、会预警、快处置”的风险防控体系。

实效如何?去年1月,系统监测到成都某路段甲烷浓度骤升。预警立即发出,相关部门迅速抵达现场,发现一段中压燃气管道断裂,经及时处置,成功消除了安全隐患。截至目前,该系统已预警风险411起。

从社区体验的“点”,到校园科普的“线”,再到城市预警的“面”,成都构建的这张全域安全网,进一步筑牢了城市安全防线。

成都推动城市安全风险能监测、会预警、快处置

预警中心警报声响起,值班人员通过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精确定位风险点,借助智慧蓉城事件交互枢纽,迅速将信息传达到相关部门、区(市)县和责任单位,第一时间处置紧急状况。

近年来,作为国家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建设试点城市,成都市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深度融入智慧蓉城“王”字型架构建设,通过打通数据壁垒、整合感知资源、优化联动机制,逐步构建起“能监测、会预警、快处置” 的全链条城市安全风险防控体系,为积极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坚实保障。

突出专业值守推动平台实现能监测

成都市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已搭建“1+1+3”功能体系(即“1”张感知网,“1”张全景图,功能、数据、标准“3”大体系),建成地下管网、桥梁、危化全链条、人员密集场所、自然灾害等8个综合应用场景17个专项子场景,全面覆盖城市生命线、公共安全、生产安全、自然灾害4大板块,全方位建强综合监测预警体系。

“每天面对海量数据,我们的核心任务是‘沙里淘金’,把真正有用的风险信息筛出来。”数据工程师紧盯屏幕上的数值变化介绍说道。

据悉,自2024年10月平台正式投入运行以来,常态化开展7×24小时在线监测值守和分析研判,数据工程师介绍道,“我们会掌握平台各重点数据动态变化信息,及时根据不同专项监测数据阈值,对海量系统报警数据进行审核、过滤,进而初步筛选出重点关注信息,并分级流转至数据分析师,持续推动城市安全风险‘能监测’。”。

今年9月—10月期间,监测预警中心共汇集市域物联感知中心实时监测数据571.2亿条,初核梳理重点关注信息6万余条。其中,地下管网甲烷聚集数据1.49万余条、人员密集场所电气消防报警数据3.35万余条、桥梁结构与运行重点数据1.04万余条、供水管网运行重点数据750条、排水易涝点重点数据379条。经综合研判,最终形成地下管网甲烷聚集风险预警8起、供水管网爆管预警1起,并派发相应单位及时处置。

突出感知建设推动平台实现会预警

走进成都市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中心,监测大屏上跳动的数据格外醒目,地下管网、桥梁、人员密集场所等数据正从城市各角落的感知设备实时汇聚而来。“这些设备就是我们的‘千里眼’,能把隐蔽的安全风险‘揪’出来。”数据工程师指着大屏上感知点位分布图说,正是这张密织的物联感知网,城市安全风险才能被迅速捕捉、精准预警。

据了解,已接入智慧蓉城市域物联感知中心数据,并新建部署感知设备2万余(台)套,实现二环内638.2公里燃气管线、420.8公里供排水管线、绕城内23座重点桥梁,以及14万平方米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行业领域风险智慧管控。同时,汇聚12345、119、120等公众感知数据,接入公安、水务等领域99万余个已建感知设备数据,共享行业部门(单位)30余类33亿余条数据。

同时,感知设备的“精准捕捉”与数据分析师的“专业解码”,让风险在萌芽阶段便被识别、被防范。数据分析师通过平台耦合风险业务分析模型,精准分析数据变化,结合现场复核、天网视频、共享数据、分析应用等手段,综合研判生成预警并推送,积极构建“技防与人防互补、线上与线下融合”的城市安全风险预警链条。

2024年8月的一次桥梁预警,正是“感知+研判”协同发力的典型案例。当时,桥梁专项数据分析师关联分析白龙江路高架桥的结构监测重点数据,以及相同出行高峰、不同监测设备的大量数值,发现该桥梁第5联处安装的应变加速度数据变化超出合理范围,研判该区域整体刚度呈现明显下降趋势。随后,经现场踏勘复核,发现确有多处裂缝修补痕迹和泛碱现象,需重点关注。

“我们立即通过智慧蓉城事件交互枢纽,将此情况发送至市城管委,建议督促桥梁管养单位精准开展风险评估,加强日常巡查巡检,确保安全风险可控。”成都市安办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如今,随着大数据挖掘、AI智能等技术的深化应用,该平台的“敏感度”与“精准度”将持续提升,真正成为守护城市安全的“前哨站”。

突出多跨流转 推动平台实现快处置

“滴、滴、滴……”春节前夕的监测预警中心内,警报声突然响起,数据工程师飞速操作,片刻后精准锁定成华区二环路东三段一处燃气井。

“甲烷浓度超5%vol且持续上升,疑似泄漏!”泄漏点位300米范围内有酒店、医院、幼儿园等8个重点防护目标,回想起当时的状况,成都市应急管理局科技和信息化处负责人说:“甲烷浓度达到5%,意味着一根烟头就可能引发爆炸,必须尽快处理。”

警报发出后,应急城运分中心立即生成燃气泄漏二级预警,通过智慧蓉城事件交互枢纽快速发送至市经信局、成华区城运中心和城投集团。28分钟后,预警联动处置完毕。这真实的一幕,也是成都城市安全“智慧哨兵”实战效能的生动缩影。

据介绍,成都市安办聚焦“高效处置一件事”,明确预警事件分级分类处置规则,包括燃气管网泄漏、地下空间甲烷聚集等8大板块共32项城市安全风险预警事件。预警发生后,5分钟预警中心可形成警报推送至应急城运分中心,3分钟分中心可通过智慧蓉城交互枢纽将预警派送市级有关部门、权属单位,协同联动高效完成闭环处置,构建风险精准监测、预警智能发布、事件高效处置的“智慧应急”体系。目前,已发现并处置地下管网燃气泄漏、甲烷聚集、电流过载、危化全链条等预警事件411起,为城市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

“成都的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通过‘抓源头’‘早发现’‘快响应’,将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守护着城市的安全。”四川省应急管理厅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厅将深入实施“智慧应急”战略,着力打造数据治理、视频共享、通信融合基座、无人机管理平台和应急指挥“一张网”,以信息基础赋能业务应用,努力实现全息录入、全景应用、全能计算。


来源:综合整理 四川应急(海报作者: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 incentive-icons
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
防灾减灾信息传播的窗口,防灾减灾技能实践的基地,防灾减灾科技交流的平台
1448文章数 16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