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梅毒去世的人越来越多?医生再次强调:宁可看电影,也别做这4事

0
分享至

夜色慢慢降临,56岁的林大叔下班回到家,坐在沙发上翻看着社区健康通知单。前不久,他刚听说自己老同学因为“得了梅毒”病情加重。

最终离开人世,这让他感到不寒而栗。林大叔思索着:在现代医学这么发达的今天,梅毒真的还会让人成为悲剧的主角吗?

为何一些医生会叮嘱中老年人,“关键的4件事绝别做,宁可宅在家看一场电影”?这一切背后,究竟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隐患和警示?

事实上,梅毒早已被不少人认为是“过去式”,然而近十年来,不仅感染率反弹,全球因梅毒致死的人数也有所上升



为何梅毒频频“逆袭”?哪些行为最容易让人不知不觉卷入危险?又如何用科学的方法保护自己和家人安全?本期文章,将以最新权威数据、真实案例,带你破解梅毒背后的种种误区,揭开医生反复强调的健康底线。

一些你忽视的小习惯,很可能就隐藏着危机,尤其是第三点,很多人还在“自以为安全地”踩雷。读完本文,也许你更愿意安心坐在家里看场电影,而不是冒险把健康悬在刀刃上。

梅毒为啥“卷土重来”?医生这样说

提到梅毒,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那不是“老病”?其实,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显示,近五年,每年全球新发梅毒病例超650万例,死亡相关人数存在小幅回升,国内近年发病率也有明显上升。诸多研究指明,梅毒绝非“历史残留”,而是依然威胁公共健康的重大传染病。



医生解释:“梅毒的可怕之处在于早期症状不明显,约40%患者几乎无明显不适,往往在例行体检或并发症出现后,才被发现。

而严重者可导致心血管、神经系统致命损害。”一些中老年朋友自信“年岁大了没事”,却恰恰因防范意识松懈,成为高危人群。

2016-2022年,中国《国家法定传染病报告》统计,中老年群体梅毒阳性检出率持续上升,部分省份老年梅毒病例占比已超过22%

什么行为最易高危?除了“众所周知的性接触风险”,梅毒还可通过共用未消毒的剃须刀、牙刷、纹身器具等途径间接传播



而近年老年人群“再婚潮”、“社交活跃”等新现象,也让防护薄弱链条不断拉长。美国CDC最新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超过60%的老年梅毒感染者是因为无防护接触、对初期症状缺乏重视造成。

坚持这4件事,风险大增,尤其是第三条你绝对想不到

很多人以为,“不乱交”就安全了。医生却一再强调,除了传统高危行为外,以下4类生活陋习,也很容易导致梅毒防线失守

共用个人生活用品,尤其是在外住宿或与不熟悉的人合住时,剃须刀、牙刷、刮痧板等若未严格消毒,容易沾染梅毒螺旋体。2019年湖北疾控中心调查发现,酒店环境下共用洗漱工具的感染隐患增加17.4%。



纹身、针灸等场所消毒不严格。有些便宜小店为省成本重复使用针具,若不到位,梅毒、乙肝等都可能“搭便车”。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非法纹身门店梅毒检出阳性率高于平均近18%。

忽视健康宣教,拒绝体检或不重视伴侣健康状况。部分老年人害怕“被误解”,宁可讳疾忌医,错过最佳治疗窗口。北京协和医院2023数据表明,约56%的晚期梅毒患者,曾因对症状不了解、害怕舆论,而延误诊治。



长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随意亲密接触或“无套性行为”。这类行为不仅发生在年轻人,也在老年群体中显著抬头。广州某市专项调查显示,55岁以上人群“无防护性行为”比例10年上涨了12%。

无论你有多自信,“一点点不注意就能让潜在风险找上门”,特别是“第三条”常被忽略。如果觉得无聊,不妨安心宅在家,看看电影、读读书,也比盲目尝试“新鲜感”有保障。

如何科学防护?医生支招,轻松守住健康底线

很多人谈“性”色变,但科学防护,并不要求清心寡欲。医生建议,从以下4个方面着手,日常生活完全可以守住安全防线

坚持定期体检,主动筛查。尤其是高危人群,哪怕没有症状,也建议每年做一次性病筛查。发现异常,及时规范治疗,99.8%的梅毒患者都有望恢复正常生活。



杜绝共用个人物品,强化卫生习惯。无论外出还是家庭生活,尽量使用自己专属的剃须刀、牙杯、脸盆等。一项覆盖上海与深圳的流行病学回顾表明,独立生活用品的推广,使梅毒家庭聚集性感染下降约42%。

警惕低价服务场所,选择正规医疗、生活服务。如需纹身、针灸一定认准有资质的机构。正规单位有完善消毒流程,能将传染源头有效切断。

加强健康宣教与家人沟通。不要因“难以启齿”搁置健康。现代医学对梅毒识别、干预极为成熟,早发现、早就医,治愈率极高。鼓励全家人共同参与健康知识讨论,互相监督和提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终于明白为什么有些App打死都不适配鸿蒙系统了!

终于明白为什么有些App打死都不适配鸿蒙系统了!

大白聊IT
2025-11-18 17:18:04
北电校花好漂亮, 身高169cm,体重50kg 美的让人移不开眼

北电校花好漂亮, 身高169cm,体重50kg 美的让人移不开眼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10-27 09:18:12
希拉里:我听说中美俄将划分势力范围,美国管西半球,中国管东亚

希拉里:我听说中美俄将划分势力范围,美国管西半球,中国管东亚

墨兰史书
2025-11-15 05:15:03
特朗普声称:“这太丢脸了”!

特朗普声称:“这太丢脸了”!

占豪
2025-11-19 02:31:49
大嘴女星各种“采阳补阴”!王菲张曼玉正式复出?

大嘴女星各种“采阳补阴”!王菲张曼玉正式复出?

八卦疯叔
2025-11-18 11:29:06
重磅反击!日本刚派人来摸底,中国反手三板斧,东京现在彻底慌了

重磅反击!日本刚派人来摸底,中国反手三板斧,东京现在彻底慌了

现代小青青慕慕
2025-11-19 00:06:48
91年在医院照顾舅舅,顺便帮了邻床一把,没想到却改变了我一生

91年在医院照顾舅舅,顺便帮了邻床一把,没想到却改变了我一生

衍月
2025-11-17 16:54:11
86岁老人随口乱说代号,儿子上报后,国安领导:马上接通中央部委

86岁老人随口乱说代号,儿子上报后,国安领导:马上接通中央部委

知鉴明史
2025-10-23 14:01:49
塔利斯卡:和C罗一起踢球的感觉很不真实,他是史上最伟大的球员

塔利斯卡:和C罗一起踢球的感觉很不真实,他是史上最伟大的球员

懂球帝
2025-11-18 17:06:07
徐波生了300个孩子?揭露了人类社会的本质问题

徐波生了300个孩子?揭露了人类社会的本质问题

历史总在押韵
2025-11-17 00:05:07
定了!济南这一重要片区6个地块,征收冻结

定了!济南这一重要片区6个地块,征收冻结

鲁中晨报
2025-11-18 17:39:07
那年,我借大姑的单车上学被拒,第二天,舅妈突然来了

那年,我借大姑的单车上学被拒,第二天,舅妈突然来了

媛来这样
2025-11-18 11:03:07
珠海警方通报:林某(男,48岁)已被迅速控制,曾有多次精神类疾病就诊史

珠海警方通报:林某(男,48岁)已被迅速控制,曾有多次精神类疾病就诊史

鲁中晨报
2025-11-18 16:09:10
一年蒸发了10亿元,从网红白酒到狗都不喝,究竟发生了什么?

一年蒸发了10亿元,从网红白酒到狗都不喝,究竟发生了什么?

法老不说教
2025-11-06 20:45:28
800年来第一个访华的泰国国王,这是干嘛来了?

800年来第一个访华的泰国国王,这是干嘛来了?

观察者网
2025-11-14 16:04:07
女子跑去玉米地约会,农户晒出现场照片:纸巾扔了一地

女子跑去玉米地约会,农户晒出现场照片:纸巾扔了一地

唐小糖说情感
2025-10-29 08:37:15
谷歌深夜炸场:Gemini 3正式发布!自ChatGPT发布以来最激动人心的事件

谷歌深夜炸场:Gemini 3正式发布!自ChatGPT发布以来最激动人心的事件

AI寒武纪
2025-11-19 01:42:12
聪明人都有什么特征?网友:一个人开车开的好,绝对不傻

聪明人都有什么特征?网友:一个人开车开的好,绝对不傻

夜深爱杂谈
2025-11-17 21:16:58
王诗龄得了李湘真传,出席活动打扮得又土又圆,比34岁何超莲显老

王诗龄得了李湘真传,出席活动打扮得又土又圆,比34岁何超莲显老

丰谭笔录
2025-11-16 13:20:22
率先开火?中国刚公布黄海演习,日本自卫队就抢先发视频挑衅!

率先开火?中国刚公布黄海演习,日本自卫队就抢先发视频挑衅!

阿龙聊军事
2025-11-16 20:57:31
2025-11-19 03:24:49
泠泠说史 incentive-icons
泠泠说史
煮一壶茶,折一支白梅花,撑一把青伞听泠泠雨落下……
2687文章数 63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警惕超声报告这六大"坑"

头条要闻

27岁女孩家门口遇害 妈妈痛哭:墙上还有女儿血迹

头条要闻

27岁女孩家门口遇害 妈妈痛哭:墙上还有女儿血迹

体育要闻

结束最后一次对决,陈梦和朱雨玲笑着相拥

娱乐要闻

宋佳夺影后动了谁的奶酪

财经要闻

中美机器人爆发了一场论战

科技要闻

谷歌CEO警告:若AI泡沫破裂,没公司能幸免

汽车要闻

硬核配置旗舰气场 岚图泰山售37.99万起

态度原创

本地
时尚
教育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本地新闻

这档古早综艺,怎么就成了年轻人的哆啦A梦?

秋天穿衣暂时没灵感?赶紧看看这27套穿搭,舒适自然又大方

教育要闻

留学降温“AI化留学”泛滥海归人设崩塌?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日媒扬言要"击沉福建舰" 专家:玩火自焚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