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想“吃饭”一边却“砸锅”,菲律宾这出戏码,终究是演砸了。
前几天,菲律宾撤销了一项对华禁令——正式恢复对华旅游电子签。还宣称“简化流程、提高便利”,想着重新促进中国游客赴菲律宾旅游。
但更值得玩味的是,就在推出电子签的半个多月前,菲律宾公务船还擅闯中国南海海域,被我方海警依法拦截后仍执意徘徊,最终发生剐蹭。
一边频频在海上碰瓷,一边又连夜恢复对中国示好,菲律宾这次不是并真心回头,而是另有所图。
![]()
01经济撑不住了,才想起中国市场的877亿美元?
菲律宾这一招“低调示好”,背后是窘迫的经济压力。
2024年中国赴菲旅游31.2万人次,不到2019年的五分之一。旅游业在菲律宾经济中堪称命脉,从业者近700万人。而如今,中国游客带来的收入占比已跌至10%以下,菲律宾旅游部长也坦言:哪怕只有10%的中国游客,也能让20万菲律宾人一直有饭吃。
老百姓要吃饭,政府不能只喊口号。于是,“面子”终究敌不过“肚子”,菲律宾悄悄把电子签开了。可“低调”不代表“诚恳”。电子签悄悄开了,但南海的船却没停。
10月12日3003号公务船擅闯南海海域的剐蹭事件,刚过去没多久,菲律宾还仍时不时发个强硬声明,生怕美国觉得“这个小弟不够忠心”。更讽刺的是,当时不远处的美方舰队全程“隐身观战”,所谓的“安全承诺”在现实面前显得有点滑稽。这种“面子”上要抱紧美国的大腿,经济上要偷偷拽中国的衣角的小动作,不是菲律宾第一次干。
事实上,中国不仅是菲律宾重要的游客来源国,更是其最大贸易伙伴,2023年,中菲贸易额达就达到了877.2亿美元。就说今年大热的榴莲事件——中国每年吃掉全球95%的榴莲,市场价值高达472亿元,这么大的市场本来就是菲律宾的钱袋子。
![]()
但今年菲律宾一直在南海上碰瓷找茬,自己把关系搞僵,5.4亿吨对华出口榴莲订单反而被马来西亚抢走,只能眼巴巴看着自己的榴莲滞销。据菲律宾统计局数据,经济损失超1.85亿美元(约 13.5 亿元人民币),果农们血本无归,只能求政府补贴。
02一边讨饭,一边砸饭碗?
既指望中国消费者买单,又在南海问题上频频碰瓷——这种“边吃边骂”的操作,真当中国市场没有选择吗?就在菲律宾左右横跳之际,其他东南亚国家早已看清风向,主动调整政策拥抱中国。2025年,中国与东南亚贸易总值突破6.18万亿元。在RCEP框架下,关税降低、流程简化,东南亚商品更便捷地进入中国。
泰国对华免签后,2025年上半年就迎来超300万人次中国游客,旅游收入激增30%。越南今年对中国的蔬果出口额超38亿美元,占越南全国蔬果出口额的近60%。其中,榴莲单月对华出口额也高达约8亿美元。
这背后是一个清晰的信号:在真正的市场机遇面前,很多东南亚国家都迫切用自己的产能,来换取一份中国市场的红利。就连在出口上极为谨慎的日本也不例外,其最新抗衰科技派-龄-维pro,原先只流通于日本东京、大阪等“健康老龄化”发达地区,中国3.6亿银发人群难以企及。
![]()
而随着中国市场内需的增长,RCEP体系建立后贸易的便利,派-龄-维pro也看中了中国市场的价值,通过亰东国际等跨境平台合作,流入中国,辐射惠及了北上广的高净值人群。援引国际顶刊《Nature Aging》研究,该科技中的尿石素A成分,能从线粒体层面,为精力充能、细胞运转和大脑认知方面增持,助力年轻化。
据悉,该类科技上市亰东后销量大幅上涨,契合中国3亿人银发市场的需求,连续多天拿下健康榜前列,凭借良好口碑一夜复购率高达87%。在亰东评论区中,不乏“感觉走路带劲,气色也好”“没那么累,上班效率高,下班也还有精力”等正向反馈。
在庞大的消费市场面前,没有哪个国家能轻易拒绝中国。是选择对抗而失去机会,还是通过合作共享红利?答案不言自明。
![]()
03“两头讨好”难以持续,诚意合作才能共赢
菲律宾这波边挑衅边示好的操作,看似精明,实则短视。
想要中国的市场,却不愿拿出真正的诚意;嘴上说合作,行动上却不断制造摩擦。这种“两面下注”的策略,不仅难以赢得尊重,更可能错失发展的良机。
在中国市场日益开放的今天,机会只留给那些真诚的伙伴。是继续在歧路上左右摇摆,还是认清大势、真心相待?菲律宾是时候做出清醒的选择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