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官方近期公开宣称,其导弹库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当前规模与战力已显著超越今年6月与以色列爆发12天冲突前的水平。
这一表态引发地区局势高度关注,外界普遍认为,伊朗导弹力量的快速恢复与升级,不仅将强化其进攻能力,更有望在未来冲突中形成对敌方防空系统的压制能力。
伊朗外交部长阿拉格齐在公开声明中明确强调:“经过持续的国防建设,伊朗当前的导弹实力已实现质的飞跃,远超6月冲突时期。敌人试图通过军事行动削弱我方威慑力的企图,并未达成全部目标。”
同日,伊朗国防部长纳希尔扎德准将补充表示,相较于冲突爆发前,伊朗国防装备的生产效率、技术质量均实现显著提升,国防工业体系的稳定运转为导弹力量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
![]()
国际危机组织伊朗项目主任瓦埃兹的分析进一步揭示了伊朗导弹建设的具体动向。他指出,伊朗境内的导弹工厂正处于全天候满负荷运转状态,其军备发展目标清晰明确。
“一旦新一轮冲突爆发,伊朗计划一次性发射2000枚导弹,形成饱和攻击态势以压制以色列的防御系统,”瓦埃兹补充道,这一攻击规模与6月冲突中12天发射500枚的强度形成鲜明对比,威慑效能大幅提升。
尽管伊朗方面尚未公开当前研发导弹的具体型号与技术参数,但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德黑兰正聚焦于研发速度更快、突防能力更强、生存性能更优的新型导弹。
在以色列持续强化防空反导体系的背景下,提升弹道导弹的打击效能已成为伊朗国防建设的核心优先事项,此类武器的升级将对地区安全格局产生直接影响。
回顾6月的以伊冲突,以色列国防军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伊朗期间共发射631枚导弹,其中500枚落入以色列境内,221枚被以方防空系统成功拦截。
但美国外交政策研究所的评估报告指出,即便有部分导弹被拦截,美以联合构建的防御体系在当时已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为应对密集攻击不得不投入大量拦截资源,暴露了防御体系的持续作战短板。
![]()
值得关注的是,伊朗导弹计划的快速复苏,恰逢美国对其核活动的持续警告。
华盛顿方面透露,在6月针对伊朗的“午夜铁锤行动”中,美国空军出动B-2“幽灵”隐形轰炸机,精准打击了伊朗福尔多、纳坦兹两大关键核设施,共投掷14枚GBU-57/B型钻地炸弹;一艘美国核潜艇向伊朗伊斯法罕地区的一处军事目标发射了20余枚“战斧”巡航导弹。
美方的军事打击并未遏制伊朗的国防建设步伐,反而促使其加速导弹库重建与战力升级,地区军事对峙态势进一步复杂化。
目前,伊朗导弹力量的具体部署与实战效能仍有待观察,但各方已密切关注这一动态对中东地区安全平衡的深远影响,相关军事与外交博弈或将持续升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