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标志性的两撇高高翘起的胡子,如同天线般向外界传送着天才的疯狂脑电波。
文 | 阿布
11月11日,“达利×老市府:启程”展览在“外滩·老市府”开幕。
展览海报上,他标志性的两撇高高翘起的胡子,如同天线般向外界传送着天才的疯狂脑电波:
![]()
在20世纪的艺术星图中,鲜有一个名字能像萨尔瓦多·达利一样,同时激起人们的崇拜、困惑、迷恋与争议。
他半融化的时钟,高悬在现代艺术的殿堂之上,而今又出现在百年老市府的中庭:
![]()
老市府中庭大型雕塑《时间之舞Ⅰ》。摄影:王哲
柔软的时钟仿佛融化在了上海秋日的阳光下,成全了一场关于梦境与现实、西班牙与上海、过去与未来的世纪对话。
![]()
达利的超现实主义与百年老市府建筑交融。摄影:王哲
要理解达利,我们必须先放弃单一的标尺。
他是一个精明的商人、一个幼稚的顽童、一个深情的伴侣,以及一个永远在挑衅世界的天才。
不妨让我们来看达利的十个人生小故事,从中或许可以一窥他的多面与复杂。
![]()
第一个故事:国王的加冕
达利在自传《我的秘密生活》中曾经绘声绘色地描述过一个场景:大约五六岁时,他穿着一件仿制的国王礼袍,戴着王冠,手握权杖,爬到洗衣房的桌子上,命令父母和家里的佣人像朝拜君主一样跪在他面前。
![]()
自传《我的秘密生活》
他的父亲,一位严肃的公证人,对此哭笑不得。但温柔的母亲却纵容了他的幻想。这个充满仪式感的童年游戏,揭示了他对被关注的原始渴望——终其一生,他都在寻求关注,寻求加冕——在电影《达达达达达利》里,他被刻画成一个必须有摄影师伴随才肯接受记者采访的超级自恋者。
![]()
电影《达达达达达利》
![]()
第二个故事:
圣费尔南多学院的叛逆
青年时代的达利已经开始特立独行。在马德里圣费尔南多皇家美术学院求学期间,他精心打扮自己:长发披肩,身着天鹅绒夹克和及膝短裤,在当时保守的西班牙显得格格不入。
一次期末考试,考题是要求学生论述拉斐尔的作品。达利走进考场,面对三位白发苍苍的教授主考官,他却用一种近乎傲慢的语气说:“我拒绝回答。因为在座的三位教授没有一位有资格评判我。我对拉斐尔的了解远胜于你们三位的总和。”说完他扬长而去。结果可想而知——他被学院开除了。
![]()
达利标志性的独角兽。摄影:王哲
这件事后来被他反复提及,并被他塑造成反抗僵化学院体制的壮举。或许,从一开始这就是一次精心策划的自我营销事件?他深知,成为一个被权威美术学院开除的天才,远比当一个循规蹈矩的优秀毕业生更有新闻价值。
![]()
第三个故事:口袋里装满了石块
1929年,达利与好朋友路易斯·布努埃尔合作的电影《一条安达鲁狗》在巴黎首映。影片中充斥着割开的眼球等富有冲击性的画面。两人也知道很可能会激怒观众,为了以防万一,首映礼当晚达利在口袋里装满了石块——他的计划是,一旦观众开始攻击他们,他就用石头还击。
![]()
电影《一条安达鲁狗》
然而出乎他们意料的是,影片被巴黎艺术圈热捧。
![]()
第四个故事:歇斯底里的一见钟情
1929年夏天,诗人保罗·艾略华夫妇应达利之邀来到他的家乡。初次见到比他年长10岁的有夫之妇加拉,25岁的达利表现得像一个失控的疯子——他剃光了自己的腋毛,把腋窝涂成蓝色;用鱼胶和山羊粪混合物涂抹身体,散发出令人作呕的气味——在与客人会面时,他还突然爆发出歇斯底里的大笑,笑得在地上打滚。
所有人都以为他精神失常,只有加拉从癫狂的表象下看到了一个敏感、害羞、渴望受到关注的灵魂。达利后来解释说,他的狂笑是一种因为极度紧张而产生的防御机制。而加拉的镇定让他认定,这个女人就是他的圣母。
![]()
加拉与达利
当然这些描述还是出自达利自述,也许不免夸大的成分。但事实确实是,加拉见到达利后不久就决定离开丈夫和女儿,从此与达利相亲相爱。
![]()
第五个故事:贪婪美元
加拉不仅是达利的精神支柱,更是他事业上精明干练的经纪人。她深知达利的天才之处,也明白如何将天才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财富。达利只需要负责天马行空地创作,而加拉则负责处理所有俗务:与画商谈判、安排展览、应对媒体……
![]()
国际象棋的棋子由达利和加拉的手指翻模而成。摄影:王哲
安德烈·布勒东曾嘲讽达利为“Avida Dollars”(达利名字的字母重组变体,意为“贪婪美元”)。
![]()
金饰上多有达利和加拉的名字。摄影:王哲
![]()
第六个故事:普波尔城堡的誓言
为了表达对加拉的爱与崇拜,达利为她在西班牙普波尔买下了一座中世纪城堡,亲手进行装饰。他还对加拉许下了一个超现实主义式的浪漫誓言:没有她书面的正式邀请,他绝不踏入这座城堡半步——每次达利想去见加拉时,他都必须先派人送去一封信,请求“女王”的许可。
![]()
城堡里给加拉设计的“王座”
达利把这种中世纪骑士对贵妇人的效忠仪式搬到了现实生活里,加拉如果是女王,那他本人就是drama queen。
![]()
第七个故事:潜水头盔
1936年,达利在伦敦发表演讲。为了表现“深入人类潜意识的海洋”,他穿着一身厚重的深海潜水服,戴着密封的头盔走上讲台。演讲开始后,由于头盔是密封的,他很快开始缺氧,拼命地在头盔里挣扎、挥舞手臂——但观众以为这是他表演的一部分,报以热烈的掌声。
![]()
穿潜水服演讲
直到他快要窒息昏倒,诗人大卫·斯科特才意识到情况不对,赶紧找来一把扳手,撬开头盔救了他一命。而达利从头盔里出来,喘着气说的第一句话是:“我只是想告诉你们,艺术的创造过程,就像这样在潜意识的深海里垂死挣扎。”
![]()
第八个故事:食蚁兽与豹猫
达利对宠物选择也充满了超现实主义色彩。他曾牵着一只食蚁兽在巴黎的地铁站散步,引起一片哗然。
![]()
在巴黎遛食蚁兽
他更广为人知的宠物是一只名叫“巴布”的豹猫,他几乎去哪里都带着它,甚至在纽约的高级餐厅里,他也会让这只野性十足的豹猫坐在桌边。有一次吓到了邻桌女客,对方提出抗议,达利却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哦,请别担心,这只是一只普通的家猫,我只是在它身上画了一些图案,让它看起来像豹猫而已。”
![]()
第九个故事:
一万美元的假胡子
小野洋子曾联系达利,希望能花钱买一根他标志性的胡子——达利开价一万美元。
正式交易时,达利却给了她一个装着几根干草的盒子。他事后对朋友解释说:“我绝不会把我身上任何带有DNA的东西给一个陌生人,谁知道她会拿去做什么巫术!再说,她花一万美元买的是‘达利的胡子’这个概念,至于是不是真的胡子又有什么关系呢?她是个傻瓜,我才不是。”
![]()
标志性的胡子
![]()
第十个故事:对数螺线犀牛角
达利对文艺复兴时期的透视法和数学比例极其着迷,这种热情还延伸到了对数螺线的研究上——他发现犀牛角、向日葵种子的排列形态,完美符合这个数学曲线,将其视为“神圣几何”的体现。
他宣称犀牛角是宇宙中最纯粹、最完美的形态。所以在展览中你会看到他在动物园长久观察犀牛的照片。
![]()
达利在动物园画犀牛的照片。摄影:王哲
这些小故事,有的纯属真实,有的可能来自达利本人的渲染。在达利的世界里,事实与虚构的界限本就模糊不清——重要的是,他成功地让世界相信了他的神话,并为之着迷。
如果达利来到今天的上海,他会做什么?
我猜,他绝不会只流连于美术馆、博物馆等艺术殿堂。
他或许在抵达机场的磁悬浮上,已经开始想办法让列车长出蝴蝶的翅膀;
或许会把东方明珠想象成一根插着糖葫芦的巨大木棍,开始作画;
或许会在武康路上的“最美阳台”举办一场大秀,让模特们穿着龙虾或是水果形状的礼服;
或许还会跟AI合作,生成一部关于未来上海的超现实主义电影……
![]()
欢迎进入老市府的达利迷宫。摄影:王哲
当然,他必然会带上一支专属摄影小分队,记录下他在上海的时时刻刻,犹如远道而来的世界知名KOL——他一定会爱上这里的繁华、活力、和戏剧性。
![]()
环球小姐“硬刚”主办方,那个辱骂墨西哥小姐的总监原来劣迹斑斑……
从上海出发,复星医药引领中国生物医药源头创新远征
高市早苗疯言台湾问题,日本国内有人惊恐万状!
版权说明
新民周刊所有平台稿件, 未经正式授权一律不得转载、出版、改编,或进行与新民周刊版权相关的其他行为,违者必究!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