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两年,南京江北人去合肥不用再绕南京南站,家门口就能坐高铁1小时直达;滁州人跨城上班,地铁+城际无缝换乘,通勤时间比市区到江宁还短!正在建设的南京北站,可不是简单建个火车站,它藏着改写长三角出行格局的大野心,今天就带大家扒一扒这座“超级枢纽”到底有多猛!
![]()
千名工人两班倒,2025年底地下工程全收尾,2027年准点通车
几十台塔吊在蓝天下“挥舞手臂”,工地上钢筋林立,比想象中热闹多了。现在工人早上六点就开工,两班倒赶进度,就为了年底能完成所有地下工程,明年全力建地上站房。
说实话,之前总担心这么大的工程会延期,但看到现场的进度,悬着的心踏实多了:两侧站房已经盖到高架层,南北广场地面层基本完工,地铁区域也挖到了中板位置。最让人佩服的是施工技术,比如那个“北斗+5G”监测系统,能实时盯着26.7米深的地铁基坑(相当于9层楼高),哪怕有毫米级的变形都能及时预警,这安全感拉满了!
还有个细节特别圈粉,施工时用的“全封闭挂篮技术”,不用封路就能建跨高速的铁路桥,我路过G2503绕城高速时,桥下车辆正常跑,桥上工人照样施工,完全没耽误大家出行。这种“建设不添堵”的操作,必须给个赞!
![]()
北站有多牛?规模超南站,5分钟换乘,江北人终于不用“跨江奔波”
很多人好奇,南京已经有南站和南京站了,为啥还要花大力气建北站?去过江北的人肯定懂这种痛:以前从浦口去合肥,得先坐地铁过长江到南京南站,光赶路就要1个多小时,遇上早高峰更崩溃。但北站建成后,这种麻烦将彻底成为历史!
先看硬实力:16台30线的站场规模,比南京南站还多8条线,能同时跑高铁、城际和普速列车。以后商务人士坐高铁去合肥35分钟直达,务工人员坐普速列车去周边城市更便宜,学生党周末去扬州玩,高铁1小时就到,简直不要太方便!
更贴心的是换乘设计。之前在南京南站赶火车,提着行李箱找地铁能走断腿,但北站把“换乘”做到了极致:地铁3号线、4号线就在站房正下方,出高铁后走几步就能到;公交、出租车、网约车有专门的换乘通道,最绝的是“光谷扶梯”,5分钟就能从地下一层直达高架候车层,比传统枢纽快了近40%。以后带老人孩子出行,再也不用慌慌张张赶时间了。
![]()
不止方便出行!北站要带火江北,还让长三角“圈”得更紧
别以为北站只解决出行问题,它背后藏着更大的棋——让南京真正成为长三角连接中西部的“桥头堡”。之前南京南站主要辐射东南方向,南京站侧重北部,而北站一建成,向西能连合肥、武汉,向北能接淮安、徐州,南京“米”字形高铁网才算真正拼圆了。
对咱们普通人来说,最直接的好处就是“跨城生活更划算”。比如滁州人以后坐宁滁城际到北站,再转地铁去新街口,全程也就半小时,房租比南京低一半,上班还方便;苏北的农产品通过北站快速运到长三角核心城市,咱们在超市能买到更新鲜的食材。
更厉害的是,北站周边要建枢纽经济区,规划了会展中心、地铁小镇,还打算引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这些产业。按照规划,未来这里能集聚10万人,带动江北新区GDP增长超千亿元,以后江北再也不是“睡城”,而是真正的“新主城”!
![]()
不过有一说一,北站建设也不是没挑战。比如地铁4号线、18号线要跟北站同步通车,需要多部门协调;林场站到北站的“最后一公里”接驳,也得提前规划好公交、共享单车。但我相信这些问题都会逐步解决,毕竟这么重要的工程,肯定会考虑得面面俱到。
看着工地上一天天长高的站房,我已经开始期待2027年通车的那天了:早上在滁州吃碗牛肉汤,坐城际到北站,转地铁去新街口上班;周末带家人坐高铁去合肥逛逍遥津,晚上就能回来。这种“说走就走”的跨城生活,想想都觉得爽!
![]()
你觉得北站建成后,对南京影响最大的是什么?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