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手术刀片锋利度测试仪
外科手术刀片锋利度测试仪YY 0174-2019-7英寸智能触控
本文由威夏科技提供!
外科手术刀片锋利度测试仪方案与选型要点
一、产品定位与标准符合性
• 面向一次性/复用手术刀片的刃口锋利度验证,核心方法为用标准缝合线对刀片刃口进行垂直切割,记录切割力;适用于直形、圆形、环形等刀片的型式试验、来料检验与出厂放行。
• 严格遵循YY 0174-2019 手术刀片对“刃口锋利度”的定义与试验方法条款,切割材料采用I类蚕丝捻股无涂层3-0缝线并按YY 0174-2019 附录B.B4.2进行固定;部分机型同时覆盖YY 0876-2013(直线型切割吻合器及组件)与YY/T 1797-2021(内窥镜手术器械 腔镜切割吻合器及组件)相关方法学配置。
• 仪器通常由PLC+ARM控制、7英寸触控、力值传感器、专用夹具与机载打印组成,支持参数配方、曲线显示、结果判定与数据留存。
![]()
二、关键规格参数与功能配置
项目 指标/说明
测试项目:刃口锋利度(切割力)、峰值力、力–位移/时间曲线
切割材料:3-0 真丝捻制无涂层缝合线,线径约0.21–0.22 mm,按YY 0174-2019 附录B.B4.2固定
测试范围:常见量程0~20 N(部分机型0~10 N或0~25 N)
力值精度:典型±0.01 N或±1%FS(视机型)
分辨率:0.01 N
移动速度:常见10/100/600 mm/min(部分机型支持600 mm/min或100 mm/s)
刀片规格:直形、圆形、环形等多规格(更换夹具)
夹具/接口:专用刀片夹具与缝合线固定夹具,支持同轴与稳定夹持
人机与打印:7英寸触控(PLC+ARM),实时曲线,机载针式打印,数据导出(按机型)
电源与尺寸:AC 90–240 V / 50 Hz;约400×290×275–400×290×360 mm;净重约10–15 kg
其他:过载报警/停机、断电记忆、参数配方、审计追溯(按机型)
注:不同厂商在量程、速度、显示与扩展模块上会有差异,最终以技术协议与合同为准。
三、测试原理与标准流程
• 定义:刃口锋利度为刀片在标准条件下垂直切割缝合线所需的力(单位:N)。
• 试验布置:将刀片固定于夹具,缝合线按标准固定并保持水平,在缝合线另一端施加100 g砝码;刀片以≤10 mm/s(或设定值,如100 mm/min)速度垂直切割缝合线中段,记录割断瞬间的力值。
• 操作步骤:
1) 样品处理:去除油污、保持原貌;
2) 装夹与对中:刀片与缝合线轴线同轴,避免侧向力;
3) 参数设定:选择测试速度、行程/触发方式、采样频率等;
4) 运行采集:启动试验,自动记录切割力曲线与峰值;
5) 结果计算:每片刀片测刃部前/中/后三点并取算术平均值作为该刀片锋利度;
6) 判定与输出:与限值比对并自动判定,机载打印原始数据与结论。
![]()
四、选型与使用建议
• 标准匹配:优先确认设备方法学与数据处理满足YY 0174-2019的切割定义、缝合线规格与固定方式;如涉及吻合器刀片,确认是否覆盖YY 0876-2013 / YY/T 1797-2021的测试程序与夹具配置。
• 量程与精度:常规刀片锋利度多在N级,建议选择0–20 N量程、±0.01 N或±1%FS精度;若需覆盖更小起始力或更高速切割,应在技术协议中明确噪声、响应与速度控制指标。
• 夹具与耗材:关注夹持同轴度、导向结构与缝线夹具的耐磨性;确保使用I类蚕丝3-0无涂层缝线并按标准固定,避免因耗材或装夹不当引入系统误差。
• 数据合规:启用参数配方、审计追踪、电子记录、机载/导出打印等功能,完善原始记录与批次留痕,便于ISO 13485/医疗器械GMP体系审核与跨批次比对。
• 维护与校准:定期进行力值传感器校准、速度与零点检查、传动机构润滑与气/线缆巡检;保持测试环境清洁、干燥、恒温并按标准方法操作,确保数据长期稳定。
威夏科技“让世界发现品质”
以精准检测助力中国高品质医疗器械走向世界,让世界发现中国品质,为中国医疗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坚实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