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事实真如古二所说,当下中国编剧的生存困境,基本上浓缩在了他身上:承担了编剧工作却不给署名,额外承担了工作助理工作,拿着每个月三千的低薪,活脱脱一副“娱乐圈牛马”形象。即使是功成名就的编剧如于正,也曾经大吐苦水说自己一路走来遭遇了怎样的剥削和压榨。有人说这是行业潜规则,但潜规则恰恰是因为规则的缺失,让个体困在了潜规则当中动弹不得。
![]()
在韩国,一般两集电视剧的编剧报酬就相当于一部电影的编剧报酬,所以绝大多数韩国编剧都专心写电视剧,很少写电影。如果是一线A级编剧,她们一般都会与三大广播电视公司或者一线电视剧独立制作公司签约,一般一签就是一两百集的创作合同,而且可以在签约以后先获得50%的酬金帮助编剧可以安心工作。
这还不是编剧地位的最好体现,因为对剧本拥有生杀予夺大权,所以很多顶尖编剧会深度介入电视剧拍摄环节,甚至连导演和演员都由她们选定。
在韩国,再大牌的演员也不敢轻易得罪编剧,因为编剧完全可以通过演员的角色来报仇,而角色往往左右着演员的人气。编剧有这样的地位,自然也就导致了激烈的竞争。如果连续两部以上的作品收视率达不到预期,就很有可能被电视台和制作方拉入黑名单。这反过来又刺激了编剧们对作品质量的精益求精和对收视率的极其重视。所以启动一个项目一定要等到创意和剧本大纲非常成熟才可以。
![]()
两次罢工期间,大多数电影拍摄停摆,多档美剧和综艺节目面临停播的风险。美国的编剧们向制片公司展示了自己的力量。可以说,美国编剧工会为编剧们提供了中国编剧梦寐以求的东西。首先就是集体谈判。工会代表所有会员与制片公司联盟进行谈判,签订名为《基础协议》的集体劳资合同。这份协议几乎涵盖了对编剧所有智力成果的保护。该协议通常每3年更新一次,以确保条款能适应行业的最新发展。比如2023年这次大罢工,就是因为编剧们担心制片方可能使用AI来生成剧本,从而减少对人类编剧的需求。双方就此展开谈判,没谈拢,于是编剧工会组织罢工。而集体谈判,也避免了编剧们作为个体单打独斗,更避免了他们因此而被整个影视行业封杀。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