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秋冬进补黄金期:1斤它抵10斤牛羊肉,健脾养胃,遇见使劲吃!
深秋时节,寒风裹挟着干燥侵袭而来,胃胀、腹泻、反复感冒的患者骤增。许多人盲目迷信牛羊肉的“高营养”,却忽略了脾胃的“脆弱期”——此时若强行进补,反而会加重肠胃负担。典籍《黄帝内经》早有警示:“脾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脾胃功能失调,纵使山珍海味也难被吸收。而有一种食材,看似平凡却暗藏“健脾养胃、增强免疫”的双重功效,被养生界誉为“秋冬第一补”,它就是——山药。
![]()
一、山药:被低估的“脾胃守护神”
1. 天然黏液蛋白:修复胃黏膜的“软黄金”
山药的绵软黏液并非普通淀粉,而是富含黏液蛋白和酶类物质。这些成分能在胃壁形成保护膜,缓解胃酸刺激。
2. 平补不燥:全年龄段的“温和补剂”
与牛羊肉的“燥热”不同,山药性平味甘,归脾、肺、肾经,既能补中益气,又不会引发上火。儿童食用可促进消化吸收,老年人常吃对身体好。
3. 低升糖高纤维:减脂人群的“理想主食”
每100克山药含12克碳水化合物,但升糖指数仅51,远低于米饭的73。其膳食纤维能延缓糖分吸收,增加饱腹感。
![]()
二、科学搭配:3道山药美食配方,吃出健康
1. 山药小米粥(健脾养胃基础款)
食材:铁棍山药200克、小米50克、红枣5颗、枸杞10克
做法:
① 山药去皮切块(戴手套防过敏),小米浸泡30分钟;
② 锅中加水煮沸,放入小米、红枣,大火煮开后转小火;
③ 20分钟后加入山药块,继续煮15分钟至黏稠;
④ 关火前5分钟加入枸杞。
功效:适合早餐食用,修复夜间受损的胃黏膜,改善食欲不振。
![]()
2. 山药排骨汤(增强免疫进阶款)
食材:山药300克、猪小排200克、白胡椒5克、党参10克
做法:
① 排骨焯水去腥,山药切滚刀块;
② 砂锅中加水,放入排骨、党参,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炖1小时;
③ 加入山药、白胡椒,继续炖30分钟至排骨脱骨;
④ 加盐调味,撇去浮油。
功效:白胡椒温中散寒,党参补气养血,适合秋冬手脚冰凉、免疫力低下者。
![]()
3. 蓝莓山药泥(儿童健脾甜品)
食材:山药150克、蓝莓酱20克、蜂蜜5克
做法:
① 山药蒸熟后压成泥,过筛去除颗粒;
② 加入蜂蜜搅拌均匀,塑形成球状;
③ 蓝莓酱加少量水稀释,淋在山药泥上。
功效:蓝莓富含花青素,与山药搭配既保护视力,又能促进儿童肠道蠕动。
![]()
三、市场挑选指南:如何辨别优质山药
外观:选择表皮光滑、毛刺密集的铁棍山药,断面呈乳白色且黏液丰富。
重量:同等大小下,手感较重的山药水分更足,口感更粉糯。
产地:河南温县、山东菏泽等地的铁棍山药因土壤富含矿物质,营养价值更高。
![]()
五、养生延伸:山药的“黄金搭档”
山药+核桃:核桃中的不饱和脂肪酸与山药的膳食纤维结合,改善记忆力,适合学生和脑力劳动者。
山药+陈皮:陈皮理气化痰,与山药同煮可缓解秋冬咳嗽、痰多症状。
山药+鸡肉:鸡肉补中益气,山药健脾,二者搭配增强免疫力。
结语:食补的智慧在于“对证下药”
牛羊肉虽好,但秋冬进补需遵循“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原则。山药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滋养脾胃,其性价比远超价格标签。正如《本草纲目》所言:“山药,健脾补虚,滋精固肾。”这个秋冬,不妨让山药成为餐桌上的常客,用一碗热粥、一盅暖汤,守护全家人的健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