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F35克星出现?中国神秘武器销中东伊朗,伊以战局或有重大逆转
哈喽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近期美媒一则推测性报道!该报道引发全球防务圈热议:伊朗或将引进中国红旗9B防空系统,这款中国防空利器若真能落户中东,以色列的F35战斗机是否会因此收敛锋芒?
这一话题背后,藏着中美俄防务装备博弈的深层逻辑。多家美国媒体及防务分析机构近期密集聚焦“伊朗可能引进红旗9B”的传闻,其核心论据之一,是中国防空装备在实战中的表现。
![]()
2019年印巴空战中,巴基斯坦使用中国出口的“猎鹰80”也就是红旗16出口型,防空系统取得实战成效,对印军战机构成有效威慑。美媒据此延伸分析,若伊朗引进更先进的红旗9B,其防空体系将实现质的升级。
外界推测其可能将苏俄制式防空装备逐步调整为辅助角色,若红旗9B最终列装,或将成为防空体系核心,这意味着以色列现役的F35I战斗机及空袭装备,可能面临一道中国技术支撑的防空屏障。
美媒的分析重点围绕红旗9B的两大技术优势展开,这也是其渲染“威慑力”的关键依据。最重要就是超远的覆盖潜力,公开资料显示,红旗9B最大射程约200公里。
其有效作战射程虽低于最大射程,但已能对各类空中目标构建起远距离拦截网,可在敌方战机或导弹发起攻击前启动预警拦截。从伊朗现有防空装备体系来看。
![]()
若红旗9B列装,将成为其射程最远、覆盖范围最广的防空装备。其二是全空域杀伤能力,这一特性被认为是针对F35的核心优势。
红旗9B的作战范围覆盖低空至高空,既能应对低速飞行的小型无人机,也具备对抗隐身目标的技术潜力。
![]()
美媒强调,F35的隐身性能主要针对传统防空雷达,而红旗9B配备的先进探测与制导系统,恰好对隐身目标形成克制,这也是其担忧“F35优势受损”的核心原因。
对伊朗而言,若最终引进红旗9B,绝非单一装备的补充,而是防空作战逻辑的升级。此前伊朗应对隐身空袭和空射弹药时,长期存在预警范围有限、拦截精度不足的短板。
![]()
而红旗9B的远程探测与精准拦截能力,可帮助其构建从早期预警到末端拦截的全链条防御体系。巴基斯坦在印巴空战中用同类外贸装备的实战表现,也让外界对红旗9B的战场适应性抱有期待。
但美国媒体的过度担忧,本质上是出于军工利益与国际声誉的双重考量。F35作为美国军工复合体的“王牌产品”,已被全球17个美国盟国及合作方列装,其销售网络直接关联美国军工的核心收益与技术话语权。
美媒担忧,若红旗9B在中东形成实际威慑,甚至未来在潜在冲突中与F35形成对抗,将直接冲击F35的“不可战胜”神话,进而影响其全球销售市场,有F35部署的国家,可能会转而寻求红旗9B这类反隐身防空装备。
这种对“装备声誉受损”的焦虑,在俄乌冲突中已有先例。美国向乌克兰提供M1“艾布拉姆斯”坦克后,曾试图通过协调乌军优先使用其他国家装备,降低M1坦克的战场暴露风险。
![]()
但战场现实未能如其所愿,部分M1坦克被俄军摧毁,甚至有完好装备被缴获,直接影响了这款坦克的国际口碑。
对美国而言,F35早已超越一款战机的范畴,成为其军事技术优势与同盟体系的象征。美媒的密集炒作,实则是担心“隐身神话”被打破。
![]()
若未来红旗9B在伊朗形成实战能力,甚至在冲突中对F35造成实质性威胁,受损的不仅是F-35的销售前景,更会动摇美国军工的技术权威。这种深层焦虑,才是其反复渲染“红旗9B威胁论”的根源。
从更宏观的防务格局来看,这场“美媒炒作的博弈”,本质是全球防空与空战技术迭代的缩影。伊朗若引进红旗9B,将是中国先进防务装备走向中东的重要信号;而美国的过度反应,恰恰印证了其对自身装备优势松动的担忧。
![]()
无论最终伊朗是否列装,这场围绕装备威慑力的舆论博弈,已折射出全球防务市场与技术话语权的重新洗牌趋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