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
![]()
图一:稻田变身游玩好去处。
图二:朝阳小米包装上市。
■本报记者 王文郁 文/摄
一方水土育一方物产,地理标志产品是地方自然禀赋与人文传统的结晶,也是区域品牌走向市场的“金名片”。今年10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新一批870个地理标志产品认定公告,辽宁62个产品入选,涵盖农产品、中药材、花卉、海产品等多个品类,进一步丰富了该省地理标志产品矩阵,为乡村振兴注入品牌活力。
地标家庭再添新成员
辽宁地处农产品生产黄金纬度带,品类丰富、地域特色鲜明的地理标志产品既体现了自然资源禀赋,也展现了当地传统农业特色。
抚顺单片黑木耳、大伙房水库鳙鱼、大伙房水库鲤鱼、新宾大米、新宾蜂蜜、新宾辽细辛,是辽宁省抚顺市获最新认定的6个地理标志产品。继2014年抚顺琥珀被认定为地理标志产品以来,抚顺市今年在区域品牌建设上取得了新突破。
“截至目前,抚顺市已拥有地理标志产品13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5件。”抚顺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保护科科长李啟国告诉记者,在做好地理标志存量品种保护运用的同时,将具有产业发展前景及产业基础的清原黄精等29个地方特色产品纳入地理标志培育梯队,清原黄精等产品已启动地理标志申请程序,抚顺地理标志产品发展后劲十足。
今年,不仅是抚顺产品被认定地理标志产品的丰收年,同样也是辽宁产品被认定地理标志产品的丰收年。截至今年5月,辽宁共有朝阳小米、盘锦大米等地理标志产品91个,累计注册地理标志商标143件。5个月后,又新增了阜新花生、彰武黑豆、黑山锦丰梨、盖州西瓜、旅顺大樱桃、丹东杜鹃、本溪林下参、大连裙带菜、庄河杂色蛤、东港梭子蟹等62个地理标志产品。
地标产品助力乡村振兴
10月中旬,由辽宁省市场监管局、省知识产权局等单位指导,沈阳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鞍山市市场监管局主办的2025年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暨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文旅行——走进鞍山活动启动,调研组成员分赴鞍山海城市九龙川香菇基地、腾鳌镇温泉草莓大棚、海城祝家南果梨酒业、岫岩滑子磨种植基地、岫岩天岫玉业等地理标志用标企业,举办地理标志赋能区域经济发展座谈会,助力地理标志产品从地域名片向市场优势转变。
地理标志既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也是提升用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资源,在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推进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辽宁各地相关部门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措施、落实工作责任,以知识产权赋能地标经济,为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再添新动能。
记者了解到,“十四五”期间,抚顺市林下及耕地人工种植清原龙胆、抚顺林下参、抚顺辽细辛等中药材面积最高达到100万亩、年产量4.6万吨,583家企业、合作社及家庭农场带动6.5万名药农从事中药材全产业链经营;新宾、清原2个县连续2年承担辽宁省中药材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建成优质种苗繁育基地、千亩龙胆草标准化生产基地,推动中药材产业向绿色稳产、提质增效转型。
本溪市在地理标志培育、保护和推广方面结出累累硕果。2021年初,经过3年精心培育,本溪老红根小米成功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为本溪市第19枚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同年,桓仁冰酒被纳入中欧地理标志产品互认互保名录。2022年和2023年,本溪完成全市11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市级地方标准的制定。今年,该市新获认定4个地理标志产品。
本溪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和服务科科长费晶晶向记者介绍说,一方面深挖资源规划科学培育,另一方面通过制作宣传材料、组织参加各类展销会和直播推介活动等方式,全面提升地理标志产品的品牌知名度。2021—2025年,本溪老红根小米、桓仁山参、辽砚、桓仁冰酒等地标产品,纷纷亮相线上线下各类名优特商品推介活动。2023年,桓仁大米上榜辽宁省首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目录。
有地理标志为产品“原产地+品质”作背书,能有效防止仿冒和提升品牌辨识度,在推动区域特色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等方面,相当于为农民配了一把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地标与文旅深度融合
辽宁省知识产权局今年印发的《关于推动地理标志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推动打造一批特色地理标志文旅项目和旅游线路,探索建设地理标志旅游基地、地理标志展示体验中心和相关主题公园,打造地理标志文化旅游品牌激发文化旅游新活力,提升地理标志产品市场竞争力,培育发展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
辽宁各地积极探索“地理标志+文旅”融合发展模式,为地标产品注入文化内涵,为乡村旅游增添产业魅力。
位于沈阳沈北新区的锡伯龙地创意农业产业园集水稻种植、稻田观光、餐饮民宿于一体,“稻梦空间”吸引着各方游客,电影《我和我的家乡》及综艺《青春环游记》《东北插班生》在此实景拍摄。这里出产的清水大米细腻光亮、晶莹剔透、回味绵甜,2010年获认证地理标志产品,2024年成功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工程实施名单。清水大米和稻田自然风光在“稻梦空间”相映生辉。融文旅、促增收,沈北新区深度挖掘地理标志产品价值,将地理标志和生态旅游有机融合发展,培育了地区经济发展新增长点。
9月23日,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辽宁城乡群众庆祝丰收联欢暨金秋消费季主场活动在“稻梦空间”举行,沈阳寒富苹果、大连樱桃、鞍山南果梨等来自辽宁14个地市的地理标志产品齐聚一堂。全国劳动模范、沈阳市沈北新区七彩星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洪蕴来对记者说,借助丰收节的热度,以网络为桥、以丰收为媒,将品质优异的沈北清水大米推介至全国。
“本溪制砚领军企业辽宁紫霞堂文化传播发展有限公司成立松花石砚博物馆,桓仁山参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用标企业辽宁参中堂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打造野山参博物馆……”费晶晶说,本溪发挥自然资源优势不断推进地理标志+文旅融合发展,2024年本溪市新增加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用标经营主体29家,创历史用标主体数量新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