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有网友纷纷报道拉夫罗夫出事。
当时我就判断他不会有事。
我在文章中写道:“拉夫罗夫因未能安排普京-川普峰会而失宠。他昨天缺席了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会议,这是唯一一位缺席的常任理事国代表,此外他还失去了俄罗斯G20代表团团长的职务。
据此,有博主猜测,他会不会从莫斯科的某个窗户掉下去。。。
我个人感觉这种可能性非常的小。要知道拉夫罗夫从2004年就担任俄罗斯的外交部长,已经干了21年了。
这样的事是不可能让他完全承担责任的,再说了,放眼整个俄罗斯能够干21年的外交部长能找到几个?”
今天再看媒体消息,证实了我的判断,那就是人家没有失宠。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11月9日报道,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接受《军事验收》节目采访时宣称,“我们常说,俄罗斯只有两个盟友,陆军和海军,但当然,我们还需要加上空天军”:这句话源自沙皇亚历山大三世的那句名言,“俄罗斯只有两个盟友,陆军和海军。”
![]()
他接受采访,现身就意味着外界的猜测是错的。
之前甚至包括《莫斯科时报》在内的一些俄罗斯媒体宣称,因为普京和特朗普计划中的布达佩斯会晤流产,拉夫罗夫可能已经被克里姆林宫“边缘化”。
现在看,这些媒体解读都是错的。
不仅如此,克宫发言人佩斯科夫还出面澄清了谣言。
他告诉记者们,拉夫罗夫将继续留任,相关报道“完全不属实”。
媒体之所以这样猜测,可能源于审美疲劳,因为从2004年拉夫罗夫就干外交部长,这一干就是20多年,放眼整个世界,非常罕见。
舆论的猜测也可以理解。
再看其他方面的消息:
俄导弹袭击不是俄无人机袭击,而是内部人员泄密。
11月1日,乌军在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举行颁奖仪式时,遭俄军“伊斯坎德尔-M”弹道导弹袭击,造成12名士兵和7名平民死亡,36人受伤,
死伤的军人大多是乌军精英,1名指挥官已经因违犯作战安全规定组织本次活动而被拘留并起诉。
最初,很多人以为跟以往一样又是遭俄军侦察无人机发现,
但乌军总司令西尔斯基表示,俄军很可能是通过入侵社交媒体获得了相关信息,尤其是具体位置。
![]()
可能有网友觉得奇怪,乌军总司令怎么关注起这事了,他的主要关注点不是在战场上吗?
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此次袭击造成乌军精锐力量伤亡,还波及平民,此前2023年扎波罗热的颁奖仪式遭袭悲剧已重演,这种重复发生的重大损失会直接冲击乌军战力与士气,作为总司令必须查明缘由以追责止损。
另一方面,授勋仪式本是提振士气的活动,却因防护疏漏变成惨剧,这暴露了乌军基层部队战场风险防控的严重漏洞,他需介入厘清问题根源,避免后续再出现类似的低级失误影响战局。
他做出上面的判断,也意味着战场已进入“社媒即战场”的新阶段。西尔斯基的表态,实则承认了俄军将社交媒体化作开源情报搜集渠道,这也契合俄乌战争中“推文即导弹”的特点——此前双方就多次因社交媒体信息暴露阵地,此次判断进一步说明数字空间的信息管控已和物理战场的防御同等重要。
这一事件还凸显乌军信息管控体系的短板。若泄密真源于社交媒体,既说明乌军在士兵信息保密教育、战场活动信息管控上存在执行漏洞,也意味着基层未重视数字空间的泄密风险,此前即便有相关限制规定,也未落实到位。
同时,也反映俄军“侦察 - 打击”体系进行了灵活拓展。
俄军不再单靠无人机、侦察系统等传统手段,而是拓展到低成本的社交媒体情报渠道,这套体系的情报来源更多元后,打击效率会进一步提升,未来乌军的隐蔽部署和各类集体军事活动将面临更大防控压力。
欧尔班跟美国宣布的不一样。
在跟特朗普会晤之后,欧尔班和匈牙利外长西雅尔多就向外界宣称特朗普给予的制裁豁免是“无限期的”,
但随后白宫否认,称制裁豁免只有一年,那到底谁说的是对的?
其实,谁对谁错要看当时会晤双方说了什么。
看双方的会晤,我们会发现此次会晤氛围“温暖”,特朗普认可匈牙利能源处境的特殊性,欧尔班也强调能源问题是“现实需要”,
双方可能只达成了“给予豁免”的核心共识,对期限可能仅做了口头沟通,未形成书面的明确条款。
这种模糊空间让双方都能根据自身需求解读——欧尔班放大“特殊照顾”的信号,白宫则锚定“可控期限”的底线,本质都是为了最大化自身利益。
所以双方的说法都是利己的说法,不过,俄罗斯人非常不满,他们在“电报”上抱怨特朗普又改变主意了。
最后看看战场方面:
战场方面,呈现双方各执一词的说法。
俄罗斯说自己即将拿下红军城,乌军则认为乌军掌握着战场局势。
很多军事观察家也无法作出判断,既然局势难辨,那就等尘埃落定,水落石出吧。
![]()
但我坚信:
这场战争,乌克兰输不了,说到底,乌克兰代表着文明与正义,其背后有欧盟,有世界热爱和平人士的帮助。
战争其实关系的是人心向背,是正义与非正义的价值抉择,是家园与自由的信念坚守,更是对“何为值得捍卫之物”的集体回应。
战争终局的胜负,从来不是武器装备的简单比拼,
而是人心的最终裁决——坚守正义、捍卫家园的一方,终将赢得人心,也终将赢得未来。
![]()
有一种失败叫占领,有一种胜利叫撤退。
在持续的消耗中,乌克兰终将赢得最终的胜利。
正义必胜,伟大的乌克兰卫国战争必胜!
一位诗人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
但同样的远方,不同的人却有不同的过法。作为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我没有诗与远方,只有眼前的苟且。
曾经一个天真浪漫的少女,现在却混成了斤斤计较的中年妇女,为了能在这个城市中生活下去,我几乎放弃了一切的休息时间,在别人休息的时候,我在想着写作,在别人聊天的时候,我在想着写作,
生活重压之下,似乎写文章成了我唯一的一个减压口。在我的字典里,没有休息日,没有节假日,所有的目标都是为了活着,拼了命的用尽全力活着。
有人说我活的很累,是啊,就是活的很累,但怎么办呢?有时感觉活的像个蝼蚁。
但我也很赞同一句话:生如蝼蚁,当存鸿鹄之志,命如纸薄,应有不屈之心。
若没有躺赢的命,那就站起来奔跑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