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30块一袋,我给你装到满!"水果摊老板憨笑着说道。
朴俊熙手里捏着厚厚的钞票,愣在那里。
他原本准备花800块买半斤车厘子,谁知道会听到这样的话。
周围的喧闹声仿佛都停止了,只有老板那句话在他耳边回响。
这个韩国人万万没想到,一次普通的水果购买,会让他对这个国家的认知彻底颠覆...
01
首尔的冬天总是来得特别早。
朴俊熙推着购物车走进乐天超市,直奔进口水果区。货架上的车厘子在灯光下闪闪发亮,每一颗都像红宝石一样诱人。
"又涨价了。"他拿起一盒看了看标签,15万韩元,折合人民币800多块。
![]()
这一小盒车厘子,大概半斤重,是他大半个月的零花钱。
收银员是个年轻的女孩,扫描商品条码的时候都要停顿一下。
"先生,这个车厘子很贵的,确定要买吗?"
朴俊熙点点头:"女朋友喜欢吃。"
女孩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朴俊熙刷卡付钱,心里有点肉疼。800多块,够他吃一个星期的午饭了。
回到家,智恩正在看电视。
"买什么好吃的了?"她转过头来。
朴俊熙拿出车厘子:"你最爱的。"
智恩看到价格标签,皱了皱眉:"又涨价了?上个月才13万,这个月就15万了。"
"没办法,进口水果都这样。"朴俊熙坐到沙发上,"我们韩国什么都要进口,当然贵。"
智恩拿了几颗车厘子放进嘴里:"虽然贵,但是真的很甜。"
"当然了,一分钱一分货嘛。"
朴俊熙打开电视,新闻里正在播报韩国的经济状况。进口依赖度高,物价持续上涨,年轻人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
"俊熙,你说为什么我们什么都要进口?"智恩问。
"因为我们国家小啊,资源有限。"朴俊熙回答,"不像那些大国,什么都能自己生产。"
"比如中国?"
"中国是能自己生产,但是质量肯定不行。"朴俊熙摇摇头,"便宜没好货,这是铁律。"
智恩点点头,表示赞同。
第二天上班,朴俊熙所在的贸易公司召开月度会议。
会议室里坐着十几个人,部长金大植在台上做报告。
"本月的业绩不太理想,主要是进口成本上升。"金部长翻着文件,"公司准备开拓一些新的市场。"
"什么市场?"有同事问。
"中国市场。"金部长说,"那边的制造成本低,如果能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对我们的利润会有很大提升。"
会议室里议论纷纷。
"中国的东西能用吗?"朴俊熙的同事朴志勋问。
"应该可以吧,现在很多公司都在跟中国合作。"另一个同事崔敏浩说。
"我听说中国的产品质量控制不严格。"朴俊熙发表意见,"万一出了问题,我们的品牌声誉怎么办?"
金部长听了,点点头:"俊熙说得有道理,所以我们需要派人实地考察。"
散会后,同事们聚在茶水间继续讨论。
"谁去中国啊?"朴志勋问。
"应该是俊熙吧,他英语好,又懂贸易。"崔敏浩说。
朴俊熙正在泡咖啡,听到这话转过身:"我可不想去中国。"
"为什么?"
"那地方太乱了,而且空气污染严重。"朴俊熙摇摇头,"我朋友去过北京,说那里的雾霾厚得看不见对面的楼。"
"现在应该好一些了吧?"崔敏浩说。
"能好到哪里去?"朴俊熙不以为然,"发展这么快,肯定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
朴志勋也点头:"我也听说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很严重。"
"就是啊,什么地沟油、毒奶粉的,太可怕了。"
大家七嘴八舌地聊着,朴俊熙越听越觉得中国是个不靠谱的地方。
下午,金部长把朴俊熙叫到办公室。
"俊熙,青岛那边有个项目,需要派人去谈。"
朴俊熙的心沉了下去:"部长,能不能派别人去?"
"你是我们部门最合适的人选。"金部长看着他,"而且这次合作对公司很重要。"
朴俊熙知道推脱不了:"那要去多久?"
"一个星期左右。"
"好吧,我去。"
朴俊熙回到工位上,心情有点低落。一个星期在中国,想想就觉得头疼。
![]()
02
晚上回到家,朴俊熙把出差的事告诉了智恩。
"去中国?哪个城市?"智恩问。
"青岛。"
"青岛啊,我听说那里挺美的,靠海。"智恩试图安慰他。
"美是表面的,生活质量肯定不行。"朴俊熙躺在沙发上,"算了,工作需要,去就去吧。"
智恩坐到他身边:"别这么悲观,也许中国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差。"
"怎么可能?"朴俊熙摇头,"你看新闻就知道了,那里什么问题都有。"
"新闻不一定全面啊。"
"智恩,你太天真了。"朴俊熙苦笑,"便宜没好货,这是永恒的真理。中国的东西便宜,质量肯定有问题。"
智恩不再争辩,只是轻拍他的肩膀。
接下来几天,朴俊熙开始准备出差用品。他特意买了一大堆韩国的日用品和药品,包括感冒药、止泻药、消毒湿巾等等。
"带这么多干什么?"智恩看着他整理行李。
"中国的东西不敢用啊。"朴俊熙把药品装进行李箱,"万一生病了怎么办?他们的药能信吗?"
智恩想说什么,但最终还是闭嘴了。
出发前一天,朴俊熙在网上查了很多关于青岛的信息。大部分都是旅游攻略,看起来那个城市确实挺美的。
但是美景归美景,生活品质是另一回事。
他又查了一些关于中国制造的负面新闻,看完后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飞机降落在青岛流亭国际机场。
朴俊熙拖着行李箱走出航站楼,第一印象还不错。机场很现代化,设施也比较新。
不过这些都是面子工程,他这样想着。
出租车司机是个五十多岁的大叔,笑容很亲切。
"第一次来青岛吗?"司机问。
"是的。"朴俊熙回答。
"那一定要尝尝我们这里的海鲜,特别新鲜。"司机很健谈,"你是哪里人?"
"韩国。"
"韩国啊,好地方。"司机笑着说,"我儿子很喜欢韩国的电视剧。"
车子开在宽阔的马路上,朴俊熙看着窗外的城市景色。高楼大厦林立,街道干净整洁,绿化也做得不错。
这确实比他想象中要好很多。
但是表面光鲜,内在如何就不知道了。
"师傅,这里的空气质量怎么样?"朴俊熙问。
"挺好的啊,靠海嘛,海风一吹就很清新。"司机说,"你们韩国的空气是不是更好?"
"还行吧。"朴俊熙客气地回答。
到了酒店,朴俊熙办理入住手续。前台服务员很有礼貌,英语也说得不错。
房间在二十层,视野很好。朴俊熙拉开窗帘,可以看到远处的大海。
海天一色,确实很美。
他拿出手机给智恩拍了张照片发过去。
很快智恩回复:"好美啊,看起来不错嘛。"
朴俊熙回复:"外表而已。"
第一天晚上,朴俊熙在酒店餐厅吃饭。菜品的卖相不错,味道也可以。但是价格比首尔便宜太多,这让他有点怀疑。
这么便宜的菜,食材会新鲜吗?
他小心翼翼地吃了一些,没敢吃太多。
回到房间,朴俊熙给智恩打电话。
"今天怎么样?"智恩问。
"还行,就是觉得什么都太便宜了。"
"便宜不是好事吗?"
"便宜没好货啊。"朴俊熙说,"我担心食品安全问题。"
"别想太多,注意身体就行。"
挂了电话,朴俊熙躺在床上。明天要去合作公司谈判,希望一切顺利,赶紧把事情办完回韩国。
03
第二天,朴俊熙打车去合作公司。
青岛的合作伙伴是一家做电子产品的公司,规模不小。办公楼很气派,装修也很现代化。
老板姓王,四十多岁,很健谈。
"朴先生,欢迎来到青岛。"王老板热情地握手。
"谢谢王老板。"朴俊熙客气地回应。
会议室里摆着各种产品样品,看起来做工还不错。
"这些都是我们的主打产品。"王老板介绍,"质量绝对有保证。"
朴俊熙拿起一个样品仔细看了看。外观设计挺精致,材质也感觉不错。
"价格怎么样?"他问。
王老板报了个价格,朴俊熙愣了一下。
这个价格比韩国同类产品便宜一半还多。
"这个价格能保证质量吗?"朴俊熙直接问出了心里话。
会议室里的气氛有点尴尬。
王老板笑了笑:"朴先生,我们的成本控制得很好,而且技术已经很成熟,所以能做到这个价格。"
"但是这么便宜..."朴俊熙还是有疑虑。
"我们可以先给你样品试用,如果质量有问题,我们负全责。"王老板很有诚意。
朴俊熙想了想,点了点头:"好吧,我回去试用一下再决定。"
下午的会谈还是没什么进展。主要是朴俊熙总觉得这个价格有问题,质量肯定有猫腻。
王老板看出了他的顾虑:"朴先生,不如这样,明天我带你参观一下我们的工厂?"
"可以。"
散会后,朴俊熙一个人在青岛的街道上闲逛。
街道很干净,商店也很多。路过一个大型商场,他进去看了看。
商场里人很多,各种品牌的商品琳琅满目。价格确实比首尔便宜不少。
但是便宜不代表好用。朴俊熙这样想着。
他买了瓶矿泉水,价格只有首尔的三分之一。
喝了一口,味道倒是没什么问题。
第三天,王老板带朴俊熙参观工厂。
工厂规模很大,设备也很先进。工人们都穿着统一的工作服,操作很规范。
"我们的工厂是按照国际标准建设的。"王老板介绍,"质量控制也很严格。"
朴俊熙看着那些生产线,确实比他想象中要正规。
"这些设备都是从哪里进口的?"他问。
"德国、日本、瑞士,都是最先进的。"王老板自豪地说。
朴俊熙点点头。看起来这家公司还是很有实力的。
但是价格为什么这么便宜呢?
"王老板,我有个疑问。"朴俊熙停下脚步,"你们的价格比韩国同类产品便宜这么多,是怎么做到的?"
王老板想了想:"主要是几个方面。第一,我们的人工成本比较低。第二,原材料采购量大,有规模优势。第三,我们没有太多的中间环节,直接从工厂到客户。"
这些解释听起来有道理,但朴俊熙还是有疑虑。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便宜肯定有便宜的原因。
参观结束后,王老板请朴俊熙吃午饭。
餐厅是一家当地有名的海鲜馆,菜品很丰盛。
"朴先生,尝尝这个扇贝,刚从海里打捞上来的。"王老板夹菜给他。
朴俊熙尝了一口,确实很鲜美。
"价格多少?"他好奇地问。
"这一盘也就30块钱。"王老板说。
朴俊熙差点被海鲜汤呛到。在首尔,同样的扇贝要100多块。
"为什么这么便宜?"
"我们这里就是产海鲜的地方啊,当然便宜。"王老板笑着说,"就像你们韩国的泡菜便宜一样。"
朴俊熙想想也对,但心里还是觉得不太踏实。
这么便宜的海鲜,会不会有什么问题?比如养殖环境不好,或者用了什么添加剂?
午饭后,朴俊熙回到酒店。他给智恩发了条信息,描述了今天的见闻。
智恩很快回复:"听起来还不错啊,你怎么总是这么怀疑?"
朴俊熙回复:"小心使得万年船。"
04
第四天,朴俊熙决定自己在青岛走走,更深入地了解这个城市。
他先去了青岛的老城区。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确实很美。德式建筑保存得很好,街道也很有特色。
路过一个菜市场,朴俊熙停下脚步。
市场里人声鼎沸,各种蔬菜水果摆得满满当当。颜色很鲜艳,看起来挺新鲜。
"这菜多少钱一斤?"他听到有人在问价。
"3块。"摊主回答。
朴俊熙愣了一下。3块钱一斤?在首尔,同样的菜要15块。
他继续往里走,每个摊位的价格都让他吃惊。
白菜2块一斤,萝卜1.5块一斤,土豆3块一斤...
这些价格只有首尔的五分之一。
但是这么便宜的菜,会新鲜吗?会有农药残留吗?
朴俊熙仔细观察那些蔬菜,外观倒是没什么问题。
走着走着,他来到了水果区。
![]()
各种水果堆成小山,苹果、橙子、香蕉、葡萄,还有一些他叫不上名字的热带水果。
价格标签上的数字更让他震惊。
苹果5块一斤,橙子4块一斤,香蕉3块一斤...
这些价格比首尔便宜得太多了。
朴俊熙走到一个水果摊前,摊主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皮肤有点黑,笑容很朴实。
"小伙子,要买什么水果?"摊主热情地招呼。
"我就看看。"朴俊熙说。
"你是外地人吧?口音不像本地的。"摊主说。
"我是韩国人。"
"韩国啊,远道而来。"摊主笑着说,"我们这里的水果又便宜又好吃,你可以尝尝。"
朴俊熙看着那些水果,确实很诱人。但是心里还是有疑虑。
这么便宜的水果,质量能好吗?
"这些水果都是哪里产的?"他问。
"大部分都是本地的,有些是从山东其他地方运来的。"摊主说,"都很新鲜,我们每天早上都去批发市场进货。"
朴俊熙点点头,但没有买。
他继续在市场里转悠,看到了肉类、海鲜、调料等各种商品。价格都出奇地便宜。
这让他更加困惑。
如果中国的商品这么便宜,那为什么韩国的进口商品这么贵?
中间的差价到底去哪里了?
下午,朴俊熙在酒店上网查资料。
他想了解中韩两国的物价差异,以及贸易流程。
查了半天,他发现了一个问题:韩国进口的中国商品,到了韩国后价格会翻几倍。
这里面有运输成本、关税、中间商利润等各种费用。
原来如此。
朴俊熙有点明白了,但心里还是觉得不踏实。
便宜没好货,这个观念已经在他心里根深蒂固。
第五天,朴俊熙和王老板继续谈判。
"朴先生,考虑得怎么样?"王老板问。
"我需要再想想。"朴俊熙说,"主要是价格方面,我还是有些担心。"
"担心什么?"
"这么便宜的价格,怎么保证质量?"朴俊熙直接说出了心里话。
王老板笑了:"朴先生,我理解你的担心。这样吧,我们可以签一个质量保证协议。如果产品有任何质量问题,我们双倍赔偿。"
这个提议很有诚意,但朴俊熙还是犹豫。
"我们也可以先做小批量试单。"王老板继续说,"如果满意了,再扩大合作规模。"
朴俊熙想了想:"让我再考虑一下。"
王老板点点头:"没问题,不急。"
下午,朴俊熙一个人在青岛的街道上闲逛。
他路过那个水果市场,又停下了脚步。
市场里依然很热闹,各种水果散发着诱人的香味。
朴俊熙走到昨天那个摊位前。
"又来了?"摊主认出了他。
"是啊,我想买点水果。"朴俊熙说。
"要什么?我给你挑最好的。"摊主很热情。
朴俊熙看了看那些车厘子。红得发亮,个头很大,看起来就很好吃。
"这车厘子怎么卖?"
"30块一斤。"摊主说。
朴俊熙的心脏跳了一下。30块一斤?
在首尔,同样的车厘子要800块才能买半斤。
"真的30块一斤?"他不敢相信。
"当然了,我骗你干嘛?"摊主笑着说,"这是烟台的车厘子,全国有名,又甜又大。"
朴俊熙拿起一颗看了看。表面光滑,没有斑点,确实看起来不错。
"要不你尝一个?"摊主从袋子里拿出一颗最大的。
朴俊熙接过来,咬了一口。
汁水很多,甜度很高,口感比首尔超市的进口车厘子还要好。
他有点惊讶,但还是保持怀疑。也许这一颗是特意挑选的?
"多少钱一斤?"他再次确认。
"30块。"摊主肯定地说,"童叟无欺。"
朴俊熙在心里算了算。按照韩国的价格,半斤车厘子要800块人民币。即使这里的车厘子质量差一点,买半斤尝尝也无妨。
而且30块一斤,半斤才15块,太便宜了。
![]()
他掏出钱包,里面有厚厚一沓人民币。
"给我来半斤。"他说。
摊主点点头:"好嘞,半斤是吧。"
摊主拿起一个塑料袋,开始往里面装车厘子。
装了一些后,他停下来称了称重量。
朴俊熙等着他装完称重,心里想着这半斤车厘子大概就是15块钱,比韩国便宜太多了。
摊主看了看秤,又继续往袋子里装车厘子。
朴俊熙发现他装得有点多,超过半斤了。
"老板,装多了。"他提醒道。
摊主抬起头看了看他,又看了看他手里厚厚的钞票。
朴俊熙握着钱包,等待着摊主的回应。
摊主看了看他手里厚厚的钞票,憨笑着说:"30块一袋,我给你装到满!"
朴俊熙愣住了,以为自己听错了,瞪大眼睛看着摊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