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叶剑英的剑胆英风 : 永垂史册

0
分享至

文︱关品方

笔者留意到最近内地网上有不少有关叶剑英元帅的讨论。他的功绩有很多方面,其中包括1976年拨乱反正,活捉“四人帮”;引发岛内蓝营浮想联翩。

叶剑英是开国元勋,1949年他52岁。如果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以周恩来为代表辅助毛泽东,那么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就是以叶剑英为代表辅助邓小平。叶剑英曾数度在危急关头旋乾转坤,挽救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红军。周恩来曾评价他:“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生动诠释了叶剑英在历史紧要关头的担当与忠诚。笔者在本年三月曾经有文章详细介绍过叶帅。叶帅是客家人,家乡在梅州,那里有他的纪念馆,值得去看看。



叶剑英被授予十大元帅,表面看来好像在战场上并没有赫赫战功,但他为中国军队的建设作出卓越贡献。他是武装起义的领导者(广州起义)和参予者(南昌起义),是解放军创建和扩建的领导人之一,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担任重要军事和参谋职务,参与指挥了多次关键战役。叶帅长期担任中央军委委员、总参谋长、红军学校校长等职,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正规化建设和战略指导作出重要贡献。1955年授衔前,他担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华南军区司令员等职,是新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领导人之一。叶剑英被授予十大元帅是基于他在革命战争和军队建设的卓越领导,并非单纯在战场上的战功。用一句话概括,他的贡献体现在军事指挥,军队建设、战略决策和政治领导等方面,是全方位军事谋略家。

十大元帅中,叶剑英是最特殊的一位。叶帅长期担任解放军总参谋长,不曾统兵打过仗,重要的是他的政治谋略和统战能力,52年来辅佐周恩来总理,两人亲可说是生死之交,亲密合作的次数,数不胜数。从黄埔军校、南昌起义、西安事变、重庆谈判、以至结束“十年动乱”、匡扶邓小平拨乱反正,叶师都不负周总理所托,出色地完成任务。他晚年辅助邓小平推动改革开放,更是伟大功绩,值得另文讨论。

毛主席曾评价叶帅“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叶帅最擅长、最为人称道的,是他的决断能力,多次拯救了重要人物、扭转了重大事件,有大功于社稷和人民。

叶帅在1927年(30岁)有过两次关键行动,非常精彩。本文参考马少华的《历史客栈》,重点介绍风华正茂的“周叶合作话当年”。



1927年7月,汪精卫在武汉叛变革命,出卖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的1700名师生,处境极为危险。杀红了眼的蒋介石,准备对这些革命青年大开杀戒。唐生智派了大批军队包围这批师生。危急时刻,叶剑英挺身而出。他知道张发奎和唐生智有矛盾,游说张发奎反对唐生智。叶剑英的慷慨陈词,张发奎信服、不愿让唐生智因为剪除左派羽翼因而得利、向蒋介石邀功而削弱自己,于是对唐生智威逼利诱,迫使唐生智放弃动武。在叶剑英随后的筹划下,1700名师生被编入第二方面军教导团,成为后来广州起义的骨干力量。这1700名师生之中,有罗瑞卿、许光达、程子华、陈伯钧、臧克家 : 后来成为两名大将、一名上将、一名兵团司令、一名诗人。如果没有叶剑英,他们当年都会丧生在唐生智部队的乱枪之下。

周叶共事三年(1924至1927)。1927年初,叶剑英在国共决裂前夕毅然决然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时他在张发奎部队任参谋,身份尚未暴露。周恩来指示叶剑英不要赶来南昌参加起义,要留在张发奎部队内发挥配合作用。张发奎一直怀疑他麾下的贺龙和叶挺左倾,在汪精卫的唆使下诱骗贺龙和叶挺上庐山,决定对他们两人“杯酒释兵权”。叶剑英以参谋的身份惊悉此事,立刻亲自出面邀请叶挺和贺龙到庐山脚下的九江“一起游览甘棠湖”。

在甘棠湖上,四周无人,叶剑英详细分析革命形势及南昌起义的具体安排。贺龙和叶挺一致认为蒋汪张都没安好心,认为绝不能上山、他们带的军队是“革命的火种”。在叶剑英的安排下,二人找借口拒绝了张发奎的调令,把军队拉到了南昌。八一南昌起义的主力是贺龙和叶挺的军队。叶剑英虽然没有直接参加南昌起义,但他对南昌起义的贡献极大。

张发奎把贺叶两支部队视同自己的私人军队,却被他们带走了。张发奎震怒,准备派兵消灭这两支叛军。叶剑英以参谋的身份“客观分析形势”。他觑准张发奎想做广东王的心理,劝他暂时不要出兵,让李济深听蒋介石命讨伐,让贺叶的部队牵制住李济深。李济深出兵后,广州城防空虚,张发奎就可南下直取广东。张发奎深思后认为有道理,也就放过了贺叶两支部队,装模作样追了一段就放手,制造烟幕应酬蒋汪李。



叶剑英稳住了张发奎后,还要稳住教导团的军心。因为大革命失败,很多团员都对前途信心不足。叶剑英长于做思想工作,在他的运筹下,教导团的军心坚定。下一步是武装教导团。当时党组织决定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后还要发动广州起义,由叶剑英负责。他为了给教导团准备军火,利用张发奎信任自己的优势,建议应增加粤军的实力以对抗李宗仁的桂系。张发奎一直怀疑教导团受共产党影响过深,但对叶剑英还是言听计从,答应给教导团配备武器。为了释除张发奎的疑虑,叶剑英辞任团长,让张发奎委派亲信接任。教导团的实权其实掌握在叶剑英手里 : 营长以下全都是共产党员。1927年12月的广州起义由张太雷、叶挺、叶剑英、聂荣臻和恽代英领导,教导团是主力部队之一。

叶剑英独特的才华是非常善于处理错综复杂的局面的,虽然不是战场上的厮杀,但决定战场上的胜负,抵得上十万雄兵。在1955年授衔的十大元帅中,共有7位在周恩来的领导下参与了南昌起义,包括朱德,贺龙,刘伯承,聂荣臻,林彪和陈毅;还有叶剑英的间接参与,功劳不下直接参与战斗的六位元帅。未参与南昌起义的其他三位元帅是彭德怀(平江起义),徐向前(海陆丰起义)和罗荣桓(秋收起义)。

叶剑英诗作不多,但写得很好。南昌起义50年后的1977年,眼看中国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叶帅从当年的30岁,已活到80岁。他写下《八十抒怀》七言律诗,笔者记得其中四句是“八十毋劳论废兴,长征接力有来人。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笔者认为,叶帅是烽火连天显将才,丹心一片为人民,足智多谋胜诸葛,生擒奸佞除毒害。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关品方 incentive-icons
关品方
西悉尼大学工商管理学博士
839文章数 14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