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观察与对话中
走向更有力量的师幼共生
![]()
游戏,是儿童最本真的语言;
观察,是教师最专业的姿态;
支持,是教育最温暖的行动。
本学期,北街幼儿园持续推进“班级室内自主游戏”实践,历经两个多月的探索与尝试,我们欣喜地看到:孩子们在游戏中更加主动、专注而有想法;老师们也逐渐从“指导者”转变为“观察者”“支持者”,教育观念悄然转变。
为进一步推动幼儿园自主游戏向高质量、深层次发展,2025年11月7日,北街幼儿园邀请成都童真教育研究院高级培训师韩潇禹老师入园,开展本学期第二次自主游戏深度教研活动。
PART.1
走进现场
看见游戏中的儿童力量
韩老师在园领导与教研组的陪同下,走进各个班级,深入观摩室内自主游戏的开展实况。
![]()
![]()
![]()
![]()
建构区中,孩子不仅是“搭积木”,而是在规划“我们的城市”,分工、协商、试错、重建——他们在构建的,是空间思维,也是社会性发展的雏形。
![]()
角色区里,“小医院”“娃娃家”中的互动真实而生动。孩子们将生活经验迁移至游戏,语言表达、情绪认知与共情能力,在情境中自然生长。
![]()
![]()
![]()
![]()
美工区不再只是“做手工”,而成为“创意工坊”。材料自主选取、主题自由生成,孩子们在表达中建构着属于自己的审美逻辑。
![]()
![]()
![]()
![]()
PART.2
聚焦研讨
从“看见”到“读懂”
从“放手”到“支持”
![]()
观摩结束后,北幼老师们与韩老师共聚一堂,围绕儿童游戏状态、环境材料投放、区域设置与儿童互动的关系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对话。
![]()
![]()
![]()
韩老师充分肯定了北街幼儿园教师在两个方面的显著进步:
1.敢于放手,让孩子成为游戏的主人。
教师不再急于干预,而是给予孩子充分的探索时间和试错空间,真正把游戏的主动权还给孩子。
2.观察意识增强,开始捕捉游戏中的学习契机。
教师能关注到儿童在游戏中的发起行为、合作策略与问题解决过程,体现出专业敏感度的提升。
![]()
![]()
同时,韩老师也提出下一步的推进方向:
“材料的投放要更具层次性与动态性,既呼应儿童当下兴趣,也潜藏下一步发展的可能性。”
“区域设置不仅是空间的划分,更应成为支持儿童深度互动与跨区联动的重要支架。”
PART.3
教师发言
在反思中共建“有准备的游戏环境
在随后的各班班主任发言环节中,老师们结合本班实践,分享了自主游戏推进中的具体案例、困惑与突破:
![]()
![]()
有的班级通过调整区域隔断,明显增强了孩子的社交互动;
有的教师通过“游戏故事记录”的方式,发现孩子未被言说的思维过程;
也有教师提出关于“如何平衡自由与规则”“如何推进游戏情节”等真实困惑。
![]()
这些发言,既是对前期实践的复盘,也是对下一步行动的思考。正是在这样的集体反思中,我们逐渐构建起北街幼儿园“尊重儿童、支持发展”的自主游戏实践路径。
PART.4
持续升级
从理念到系统,构建本真游戏场
下午的教研围绕“自主游戏实施升级”展开。基于上午观摩与研讨的基础,韩老师带领全体教师回顾第一阶段关键点的落实情况,并共同增补下一阶段的执行原则与支持策略。
![]()
北街幼儿园将继续以“室内自主游戏”为重要抓手,
在观察儿童、理解儿童、支持儿童的道路上踏实前行
——让游戏点亮童年,让专业赋能成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