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女攀岩爱好者攀岩途中突感不对,抬头一看,当即决定割断绳子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若熙,上面情况怎么样?"

陈浩天的声音从下方传来,带着一丝担忧。

林若熙停下手中的动作,感受着岩壁传来的微妙振动。

八年的攀岩经验告诉她,这种感觉不太对劲。

她抬起头,想看看上方的路线情况。

当她的目光投向上方那一刻,脸色瞬间变了。

毫不犹豫地,她伸手去摸腰间的攀岩刀...



01

川西的峡谷在清晨显得格外安静。

林若熙把白色的SUV停在山脚下的停车点,推开车门就闻到了山里特有的清香。空气中混合着松树的味道和山间晨露的湿润感。

"终于到了。"她伸了个懒腰,看看手表,六点二十五分。

从成都开车过来用了三个小时,路况比预想的要好一些。昨天晚上她特意查了天气预报,今明两天都是晴天,正是攀岩的好时机。

陈浩天从副驾驶下来,打了个哈欠。"我还以为要再开一个小时呢。"

"GPS导航挺准的。"林若熙从后备箱拿出两个装备包,"老钟说七点在这里集合,我们提前了点。"

"早到总比迟到好。"陈浩天也开始往外搬装备,"昨天晚上我又看了一遍这条路线的资料,5.10的难度,对你来说应该不算什么。"

林若熙把装备包放在车旁边的平地上,开始检查绳索和器械。这是她多年来养成的习惯,每次攀岩之前都要把所有装备检查一遍。

主绳是新买的,直径10.5毫米,长度70米,鲜艳的橙色在阳光下很显眼。安全带、头盔、攀岩鞋、各种保护器械,全部都要逐一检查。

"这根绳子是什么时候买的?"陈浩天指着主绳问。

"上个月。之前那根用了两年多,该换了。"林若熙把绳子抖开,检查有没有磨损的痕迹,"攀岩绳这种东西,关键时候要命的,不能省钱。"

陈浩天点点头。他虽然攀岩时间比林若熙短,但也知道装备的重要性。特别是绳索,那是攀岩者生命的保障。

停车场旁边有一个小卖部,现在还没有开门。不远处有几户农家,炊烟已经升起来了。

"这地方挺偏僻的。"陈浩天环顾四周。

"越偏僻的地方风景越好,岩壁也更原始。"林若熙继续检查装备,"城市附近的攀岩点都被爬烂了,没什么挑战性。"

山路上传来摩托车的声音,从远到近,很快一辆老旧的摩托车出现在视线里。

"老钟来了。"

摩托车停在他们旁边,车上下来一个中年男人。老钟看起来四十多岁,皮肤被山里的阳光晒得很黑,穿着一件褪色的冲锋衣。

"来得挺早的。"老钟摘下头盔,"昨天晚上下了点小雨,不过现在已经停了,岩壁应该干了。"

"天气预报说今天晴天。"林若熙抬头看看天空,几朵白云飘在蓝天上,确实是个好天气。

"山里的天气变化快,不过今天应该没问题。"老钟从摩托车后座拿下一个背包,"风也不大,爬岩的条件很好。"

老钟是这一带有名的向导,在当地做了十几年攀岩向导。他对这里的每一条路线都了如指掌,哪里有危险,哪里需要特别注意,他都清楚。

"今天爬的这条路线怎么样?"陈浩天问。

"不错的路线,技术性比较强,但不是那种纯粹靠体力的路线。"

老钟一边说一边检查自己的装备,"分三段,总高度一百二十米左右。第一段和第二段相对容易,第三段有点挑战性。"

"什么样的挑战?"林若熙感兴趣地问。

"第三段接近垂直,有些地方甚至有轻微的外倾。手点和脚点都比较小,需要精确的技术动作。"老钟指向远处的山峰,"不过以你的技术水平,应该没什么问题。"

02

三个人收拾好装备,开始沿着山路向攀岩点走去。

山路不算太陡,但也不好走。有些地方需要手脚并用,有些地方要小心脚下的碎石。走了大约二十分钟,一面巨大的岩壁出现在眼前。

"就是这里了。"老钟停下脚步。

林若熙抬头看着眼前的岩壁,心里有些兴奋。这面岩壁确实很壮观,高度大约一百二十米,宽度有几十米。岩石是花岗岩,质地看起来很坚硬,表面有很多天然的裂缝和凸起。

"路线从哪里开始?"陈浩天问。

"从那里。"老钟指着岩壁左侧的一个位置,"起始点比较明显,有几个大的手点。然后沿着那条隐约的裂缝系统向上,中间会经过两个平台,可以休息。"

林若熙仔细观察着攀爬路线。虽然老钟已经介绍过,但她还是习惯自己先观察一遍,寻找最佳的攀爬路径。

岩壁上的手点和脚点分布得比较均匀,这对攀爬者来说是个好消息。最怕的就是那种手点脚点分布不均匀的路线,容易让人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我看看第一段的情况。"林若熙走到岩壁底下,近距离观察起始位置。

起始点确实有几个比较大的手点,可以让攀爬者有一个稳定的开始。从这里向上看,第一段的路线很清晰,大部分手点和脚点都能看到。

"岩石质量怎么样?"她用手敲了敲岩壁。

"这一带的花岗岩质量很好,很少有松动的石块。"老钟回答,"不过还是要小心,有些看起来稳固的石块可能经过风化,已经不那么牢靠了。"

陈浩天开始准备保护装备。保护点需要设置在合适的位置,既要保证安全,又要不影响攀爬者的动作。

"保护点设在这里怎么样?"他指着岩壁底部一个相对平坦的地方。

"可以,距离合适,角度也不错。"林若熙检查了一下,"记得随时注意绳子的状态,别让它缠到石头上。"

老钟在一旁观察着周围的环境。风向、云层变化、岩石状况,这些都在他的观察范围内。作为一个有经验的向导,他知道山里的情况随时可能发生变化。

"开始准备吧。"林若熙开始穿戴装备。

安全带要系紧,但不能太紧,影响血液循环。头盔要戴正,护目镜要调整好角度。攀岩鞋是最关键的,鞋子太松会影响脚感,太紧会让脚很快疲劳。

"绳子检查一下。"她把主绳的一端系在安全带上,另一端交给陈浩天。

陈浩天把绳子穿过保护器,检查了一下器械的状态。"保护准备好了。"

"那我开始了。"

林若熙走到岩壁前,双手抓住起始点的岩石。花岗岩的表面有些粗糙,这对攀爬是有利的,可以增加摩擦力。



她先用脚试了试下面的踏点,确认稳固之后,开始向上攀爬。

第一段确实不算难。手点和脚点都很明显,而且间距适中。林若熙的动作很流畅,没有多余的动作,每一步都很扎实。

"节奏掌握得不错。"陈浩天在下面观察着她的动作,随时准备收紧或放松绳子。

攀岩需要很好的身体协调性。不仅仅是手臂和腿部的力量,还需要腰部和背部的配合。林若熙的动作看起来很轻松,这是多年训练的结果。

爬了大约十五分钟,她到达了第一段的结束点。这里有一个相对平坦的小平台,可以稍微休息一下。

"感觉怎么样?"老钟在下面问。

"很好,第一段比想象的要容易一些。"林若熙在平台上调整了一下姿势,"第二段看起来也不算太难。"

她从这个位置向上看,第二段的路线基本上能看清楚。岩壁的倾斜度比第一段稍微大一些,但手点和脚点的分布还算合理。

"慢慢来,不用着急。"陈浩天提醒她。

林若熙在平台上休息了大约五分钟,喝了点水,吃了块巧克力补充体力。然后开始攀爬第二段。

第二段确实比第一段难一些。岩壁的倾斜度增加了,手点和脚点也变得更加苛刻。有些手点很小,只能用指尖抓住;有些脚点很窄,只能用脚尖踩住。

但对于有八年攀岩经验的林若熙来说,这些都在能力范围内。她的技术动作很标准,重心控制得很好,每一步都很稳。

"动作很漂亮。"老钟在下面评价,"重心控制得很好,没有浪费多余的体力。"

第二段用了大约二十五分钟。当林若熙到达第二段结束点的时候,已经攀爬了四十多分钟。

"累吗?"陈浩天关心地问。

"还好,第三段之前休息一下。"

第二段的结束点是一个更大的平台,可以坐下来好好休息。林若熙坐在平台上,看着脚下的风景。

03

从这个高度向下看,停车的地方已经很小了。陈浩天和老钟看起来像两个小点。周围的山峰在晨光中显得很美,远处的云海若隐若现。

"风景真不错。"她自言自语。

从这个平台向上看,第三段的路线就在眼前。这是整条路线最困难的部分,岩壁接近垂直,有些地方甚至有轻微的外倾。

"第三段要小心一些。"老钟在下面提醒,"那里的岩石看起来有些风化,有些手点可能不太稳固。"

"知道了。"林若熙点点头。

她在平台上休息了十分钟,充分放松了手臂和腿部的肌肉。然后检查了一下装备,确认所有器械都处于良好状态。

"开始第三段了。"

第三段一开始就显示出了它的难度。手点和脚点都很小,而且间距比较大。林若熙需要非常精确的技术动作才能完成每一步攀爬。

她的动作变得更加谨慎,每一个手点和脚点都要反复确认,确保它们足够牢固。有几次她需要调整身体位置,寻找更好的重心平衡点。

"慢一点,安全第一。"陈浩天在下面提醒。

攀爬第三段需要更多的体力和技巧。林若熙的呼吸开始变得有些急促,这是正常的。手臂的肌肉开始有轻微的酸胀感,这也是预料之中的。

爬到第三段大约三分之一的位置,她停下来休息了一下。找了个相对舒适的姿势,让手臂的肌肉放松一下。

"状态怎么样?"老钟在下面问。

"还行,就是手臂有点酸。"林若熙如实回答。

"正常的,第三段本来就是技术性路线,对手臂力量要求比较高。"

继续向上攀爬。随着高度的增加,攀爬变得越来越困难。不仅仅是因为岩壁更加陡峭,也因为累积的疲劳开始显现。

爬到第三段中间位置的时候,林若熙感觉有些不太对劲。

最开始她以为是体力消耗过大导致的疲劳感,毕竟已经连续攀爬了一个多小时。但随着攀爬的继续,这种不对劲的感觉变得越来越明显。

不是体力的问题,而是别的什么。

岩壁似乎在轻微地振动。

很细微的振动,如果不是紧贴着岩壁,根本感觉不到。林若熙停下动作,仔细感受这种振动。

确实有振动,而且很有规律。不是连续的,而是间歇性的,每隔几秒钟就会有一次轻微的震动。

这不正常。



"若熙,怎么又停下了?"陈浩天在下面注意到她的异常。

"感觉有点奇怪,好像岩壁在振动。"林若熙如实回答。

"振动?"陈浩天和老钟都有些疑惑。

"很轻微的振动,你们在下面感觉不到。"

陈浩天和老钟都贴近岩壁感受了一下。

"下面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陈浩天回答。

"可能是上面的风大一些,或者是岩石的热胀冷缩。"老钟分析。

但林若熙知道不是这些原因。风如果大到能让岩壁振动,下面肯定也能感受到。而且现在还是上午,太阳刚出来不久,热胀冷缩的可能性也不大。

最重要的是,这种振动太有规律性了,不像是自然现象。

她继续向上攀爬,但心里的警觉性提高了。作为一个有经验的攀岩者,她知道要相信自己的直觉,特别是在面临潜在危险的时候。

振动还在继续,而且随着高度的增加,振动变得更加明显。

又向上爬了大约三米,林若熙再次停下来。这次不是因为疲劳,而是因为那种不安的感觉变得更加强烈。

她的位置现在距离第三段结束点还有大约十米。按照正常的攀爬速度,十米的距离大概需要十五到二十分钟。

但现在的情况显然不正常。

振动依然在继续,而且她注意到一个细节:振动似乎是从上方传来的。

这个发现让她更加警觉。如果振动来自上方,那就意味着上面可能有什么情况。

会是什么情况呢?

她想到了几种可能:松动的岩石、不稳定的岩层、或者其他什么地质问题。

"若熙,要不要休息一下再继续?"陈浩天在下面关切地问。

"我在考虑要不要继续向上。"林若熙如实回答。

"感觉不好就下来吧。"老钟说,"安全第一,山永远在那里,今天不爬还有明天。"

林若熙在岩壁上保持着一个相对舒适的姿势,仔细权衡各种因素。她的体力状况还可以,天气条件也没问题,攀爬技术上也没有遇到无法克服的困难。

唯一的问题就是这种让她不安的振动。

作为一个有经验的攀岩者,她知道在山里要相信自己的直觉。很多时候,直觉比理性分析更能发现潜在的危险。

振动依然在继续,规律性很强,而且确实是从上方传来的。

她决定先看看上方的情况再做决定。

抬起头,距离她现在位置十米左右的地方,就是第三段的结束点。从她的角度看,上方的岩壁似乎没有什么明显的异常。

但是,当她把视线再往上移动一些的时候...

看到眼前的景象后,经验丰富的她瞬间明白了危险所在,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立即从腰间抽出攀岩刀,毫不迟疑地割断了主绳。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