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午夜零点整,信号塔顶闪了三下。
林小辰握紧望远镜,手心全是汗。
连续第七晚,同样的时间,同样的节奏,间隔一秒,不多不少。
作为退役通讯兵,他太清楚这不正常。
民用信号塔的指示灯要么常亮,要么规律闪烁,绝不会在午夜突然改变频率。
"不可能..."他喃喃自语,却已经背上了登山包。
凌晨两点,他爬上七十米高的铁塔,每一步都在颤抖。
终于到了塔顶平台。
借着月光,他看清了光源,那一刻,林小辰彻底懵了。
![]()
01
林小辰退伍回到村子的那天,是个阴沉的下午。
他背着迷彩背包,站在村口那棵老槐树下,看着眼前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
七年,整整七年,这个西北小村庄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土路还是土路,低矮的砖房还是那些砖房,只是村后的山头上多了一座高耸的信号塔,红白相间的塔身在灰蒙蒙的天空下显得格外醒目。
"小辰!是小辰回来了!"村口卖烟的老李头第一个认出他,激动地喊起来。
消息很快传开,邻居们陆续出来迎接他。
他们拉着他的手,问东问西,夸他当兵当得精神了,皮肤晒黑了,人也结实了。
小辰笑着一一回应,可他的眼睛却不自觉地往村东头看去,那里有一栋两层的砖房,门前种着一棵杏树。
那是孟雪家。
"小辰啊,这次回来是探亲还是退伍了?"老李头递给他一支烟。
"退伍了,七年服役期满。"小辰接过烟,却没点燃。
"那好啊,该成家了。你爸妈前年搬去县城了,家里房子空着呢,要不要我帮你找个媳妇?"老李头热情地说。
小辰笑了笑,没有回答。他的目光再次飘向那栋砖房,喉咙有些发紧。
他想问,又不敢问。小雪还在吗?她过得好吗?这七年,她有没有等他?
"李叔,我先回家放东西。"小辰打断了老李头的唠叨,匆匆往家走去。
他的家在村西头,一座老旧的土坯房。
父母三年前搬去县城给他哥带孩子了,这里就一直空着。
他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屋里满是灰尘和霉味。
阳光从破旧的窗户照进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小辰把背包放在床上,走到窗前,看着远处村后的信号塔。
那座塔是什么时候建的?他在部队的时候听父亲打电话说过,大概是四年前,说是为了改善村里的通讯信号。
他当时还开玩笑说,等他退伍回来,说不定能爬上去看看,毕竟他在部队就是干这个的。
可现在,他却没有心情去关心那座塔。他满脑子都是小雪。
林小辰和孟雪是青梅竹马。
他们从小一起长大,一起上学,一起放羊,一起在村后的山上摘野果子。
小雪比他小一岁,梳着两个麻花辫,笑起来眼睛弯成月牙。她是村里最漂亮的姑娘,也是他心里最柔软的地方。
![]()
高中毕业那年,小辰没考上大学,在家待了一年,帮着父母种地。
那一年,他和小雪的感情迅速升温。
他们会在晚上偷偷跑到村后的山上看星星,会在麦田里骑自行车,会在河边的石头上坐到天黑。
"小辰,你以后想干什么?"小雪有一次这样问他。
"我想当兵。"小辰看着星空说,"我想去外面看看,想让自己变得更有用。"
"那我等你回来。"小雪握着他的手,认真地说。
小辰转过头看着她,月光下她的脸像瓷娃娃一样精致。
他的心里涌起一股温暖,他用力握紧她的手:"我会回来的,一定会。"
那天晚上,他们还玩了一个游戏。
小辰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手电筒,对着远处的树林闪了几下。"这是摩尔斯电码"他说。
"三短代表字母S,三长代表字母O。我在书上看的,以后我要是去了部队当通讯兵,就能用上了。"
小雪好奇地接过手电筒,学着他的样子闪了几下。"那我们也弄一个秘密代码吧,只有我们两个知道的。"
"好啊,闪三下代表什么?"
"代表我们俩,"小雪笑着说,"你的名字有个辰,我的名字有个雪,加起来三画,就闪三下。"
"那闪三下就是说'我想你'?"小辰也笑了。
"对,就是这个意思。"小雪的脸红了,把手电筒塞回他手里。
那个晚上的记忆,小辰记了整整七年。
征兵通知来得很突然。
那是深秋的一个早晨,村支书骑着摩托车到他家,说县里有个参军的名额,问他愿不愿意去。
小辰几乎没有犹豫就答应了。他知道这是他走出大山的机会,是他证明自己的机会。
可是,时间太紧了。
第二天中午就要去县里体检,体检通过就直接去省城集训,然后分配到部队。
他连准备的时间都没有,更不用说好好地跟小雪告别。
02
那天晚上,小辰收拾好行李,坐在院子里发呆。
月亮又圆又亮,洒在院子里像一层霜。
他想去找小雪,想跟她说一声,想抱抱她,可是他不敢。
小雪的父母很传统,不会允许他这个时候去打扰女儿。
他坐到深夜,院子里的树影晃来晃去。
终于,他站起来,从屋里拿出那个小手电筒,走到院门口。
从这里可以看到小雪家的窗户,那扇窗户还亮着灯,说明她还没睡。
小辰深吸一口气,举起手电筒,对着那扇窗户快速地闪了三下。
一下、两下、三下。
他不知道小雪能不能看到,他只知道,这是他能给她的最后信号了。
那三下闪光,代表着他的平安,也代表着他对她的思念。
他希望她能明白,他不是不告而别,他只是来不及说再见。
闪完之后,小辰站在那里等了很久,可那扇窗户始终没有任何回应。
他叹了口气,把手电筒放进口袋,转身回了屋。
第二天中午,他离开了村子。
汽车开出村口的时候,他回头看了一眼,小雪家的窗户紧紧地关着。
部队的七年,对林小辰来说既漫长又短暂。
他被分配到西北边境的一个通讯连,负责维护和操作各种通讯设备。
那里条件很苦,常年风沙,冬天冷得能把人冻透,夏天热得能把人晒脱皮。
但小辰从来不抱怨,他拼命地学习,拼命地训练,很快就成了连队里的技术骨干。
第二年,他被提拔为班长。
第四年,他获得了三等功。
第六年,他被评为优秀士官。
他的战友们都说他是个天生的通讯兵,对各种信号设备有着近乎本能的理解。
![]()
可只有小辰自己知道,他之所以这么拼,不是为了立功,不是为了升职,而是为了让自己忙起来,忙到没有时间去想那个留在村子里的姑娘。
他给小雪写过信,很多封,可都没有寄出去。
他不知道该说什么,不知道她是否还在等他,不知道她是否已经嫁人。
每次提笔,他都会想起那个离别的夜晚,想起那三下闪光。
他把那些信都锁在柜子里,一封又一封,堆得像小山一样。
战友们都劝他找个对象,说部队里有不少姑娘看上他了。
可他总是摇头,说自己还没准备好。
"你这是心里有人吧?"老班长有一次这样问他。
小辰沉默了很久,最终点了点头。
"家乡的?"
"嗯。"
"那你得赶紧啊,七年时间,姑娘能等你吗?"老班长拍了拍他的肩膀。
小辰没有回答,他也不知道。
第七年的春天,小辰的服役期满了。
他可以选择留队,也可以选择退伍。
连长找他谈话,希望他能留下来,说他是连队的技术骨干,走了太可惜。
可小辰还是选择了退伍。他想回家了,他想看看那个姑娘,想知道她过得好不好,想亲口对她说一声对不起。
临走前,老班长送了他一副望远镜,说:"这是给你的退伍礼物。你当了七年通讯兵,眼睛得好好保护。"
小辰接过望远镜,心里涌起一阵酸楚。
这七年,他看过无数的信号灯,可他最想看的,却是那个姑娘的笑脸。
回到村子的第二天,小辰开始打听小雪的消息。
他不敢直接去她家,怕遇到尴尬的场面,怕听到不想听到的答案。
他去了村口小卖部,去了村委会,去了几个老邻居家里,旁敲侧击地打听。
得到的消息却让他越来越不安。
"小雪啊?我记得她好像嫁人了,嫁到隔壁镇上了。"村口卖菜的大娘这样说。
"没有吧,我听说她去外地打工了,在深圳还是哪里。"老李头却是另一个说法。
"你们都说错了,小雪还在村里呢,我上个月还见过她。"村委会的会计又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小辰听得心里乱成一团。他不知道该信哪个,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他想直接去小雪家问个明白,可每次走到那栋房子门口,他就退缩了。
他怕,怕听到她已经嫁人的消息,怕看到她的冷漠,怕打破这七年来心里编织的美好想象。
03
第三天傍晚,小辰去村后的山上散步,想让自己冷静冷静。
走到半山腰的时候,他看到了那座信号塔。
塔身红白相间,有三十多米高,顶端安装着好几个天线和一盏航空障碍灯。
那盏灯在黄昏的光线中隐隐发亮。
小辰走近了一些,看到塔下有个小铁门,门上挂着锁。
他绕着塔转了一圈,发现塔身上有个铭牌,写着:"建设时间2019年10月,归属单位XX通讯公司。"
他摸了摸塔身的钢架,那些钢材冰冰凉凉的,很结实。
作为一个通讯兵,他对这些设施太熟悉了。
他知道这种塔的结构,知道上面的设备是干什么的,也知道那盏航空障碍灯会在夜间闪烁,提醒过往的飞机。
他站在塔下抬头看了很久,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
就在他准备下山的时候,突然想起一件事:航空障碍灯的闪烁是有规律的,但那规律不是每个塔都一样的,要根据塔的高度和位置来设定。
他好奇地看了看这座塔,想知道它的闪烁规律是什么。
"要不今天晚上来看看?"他心里冒出这个念头。
反正他现在也睡不着,与其在家里胡思乱想,不如出来走走。
当晚十一点半,林小辰带着老班长送的望远镜,悄悄地来到村后的山上。
他选了一个隐蔽的位置,可以清楚地看到信号塔,又不会被别人发现。
山上很冷,风吹得树叶沙沙响。他裹紧外套,架起望远镜,对准塔顶的那盏红色障碍灯。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十一点四十,十一点五十,十一点五十五。
小辰盯着那盏灯,眼睛都不敢眨。
他想看看这盏灯的闪烁规律,想用专业的眼光分析一下这座塔的设置是否规范。
十一点五十九分五十八秒。
小辰看了看手表,屏住呼吸。
十一点五十九分五十九秒。
午夜零点!
就在这一刻,塔顶的灯突然亮了!
不是那种持续的亮光,而是一次短暂的闪烁,持续大约一秒,然后熄灭。
一秒后,第二次闪烁。
再一秒后,第三次闪烁。
然后,灯光就彻底熄灭了,没有任何持续的亮光,也没有第四次闪烁。
小辰的手抓紧了望远镜,心脏开始狂跳。
三次闪烁,每次间隔一秒,准时在午夜零点。
这不对。
航空障碍灯的闪烁规律不是这样的。
按照规定,这种高度的塔,障碍灯应该每隔几秒持续闪烁一次,而不是集中在某个时间点闪三下就停。
而且,闪烁的时间也不应该这么精准地卡在午夜零点。
小辰放下望远镜,脑子里一片混乱。他掏出笔记本,把刚才观察到的情况详细记录下来:
![]()
"时间:午夜00:00:00"
"闪烁次数:3次"
"间隔:1秒"
"持续:每次约1秒"
"总持续:3秒"
他盯着这些数字,突然想起了什么。
三次闪烁,每次一秒......这不就是摩尔斯电码里的三个短信号吗?代表字母S。
三个S连在一起,就是SOS,国际通用的求救信号!
可这怎么可能?谁会在信号塔上发求救信号?而且为什么选在午夜零点?这里是小村庄,又不是海上或者荒野,有什么危险需要求救?
小辰告诉自己,可能是巧合,可能是设备故障,可能是自己想多了。
可他的心却平静不下来。
他坐在山上直到凌晨三点,塔上的灯再也没有亮过。
他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可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
脑子里一直回放着那三次闪烁,一遍又一遍。
第二天晚上,小辰又去了。
这次他带了更多的装备:望远镜,笔记本,秒表,手电筒,还有一个录像机。
他要确认昨晚看到的是不是真的,是不是自己的错觉。
同样的位置,同样的时间。
午夜零点,塔顶的灯再次闪烁。
一下、两下、三下。
每次间隔一秒,总共三秒,然后熄灭。
小辰的手在发抖。他按下录像机的按钮,把整个过程录了下来。
这不是错觉,不是巧合,这是真实发生的事情!
他在笔记本上飞快地写着:
"第二晚,同样的规律。"
"确认不是设备故障,因为如果是故障,不可能这么规律。"
"确认不是定时装置,因为航空障碍灯不需要定时在某个特定时间集中闪烁。"
"那是什么?"
他的笔停在纸上,突然想起七年前的那个晚上,他站在院门口,用手电筒对着小雪的窗户闪了三下。
不,不可能。
这怎么可能?
可是......
如果,如果真的是小雪,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她想告诉他什么?她是在等他吗?
小辰的手紧紧握着笔,指关节都发白了。
他告诉自己不要多想,可他的心已经乱成一团。
04
第三天晚上,他又去了。
这次他改变了位置,选了一个更靠近塔的地方。
他要看得更清楚,要确认那光源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午夜零点,灯光再次准时闪烁。
透过望远镜,小辰看得很清楚。
那确实是从塔顶的方向发出的光,但位置好像有点偏。
不是正中心的航空障碍灯,而是稍微靠下一点的地方。
他调整望远镜的焦距,想看得更清楚。
就在第三次闪烁熄灭的瞬间,他看到了。
那不是塔顶的灯。
那是塔身上,大约在二十米高的位置,有一个小小的光源。
它被什么东西遮挡着,所以只有在特定角度才能看到。
小辰的呼吸急促起来。
他放下望远镜,拿起手电筒,对着塔顶的方向仔细观察。
在月光下,他隐约看到塔身上有个突起,好像是个什么东西挂在那里。
他必须上去看看。
他必须知道真相。
第四天一大早,林小辰就来到了信号塔下。
阳光照在塔身上,红白相间的漆面反射着刺眼的光。
他绕着塔转了好几圈,仔细观察塔身的每一个细节。
塔下的铁门依然紧锁着,锁很新,应该是最近刚换的。
他试着推了推,纹丝不动。
塔身是钢架结构,可以攀爬,但没有专业的装备和技术,爬上去很危险。
小辰退后几步,抬头看着塔身。在大约二十米的高度,他看到了那个突起。
那是一个小小的平台,好像是维修人员用来放置工具的地方。
平台上确实有个东西,被一块防水布盖着,从下面看不清是什么。
他必须上去。
当天下午,小辰去镇上买了一套攀爬装备:安全绳,安全带,手套,头盔。
老板好奇地问他要干什么,他随口编了个理由,说要帮人修屋顶。
![]()
晚上九点,他带着装备来到信号塔下。
这个时间村里人都睡了,不会有人注意到他。
他穿好安全带,绑好安全绳,深吸一口气,开始往上爬。
钢架很冷,抓在手里像冰块一样。小辰小心翼翼地往上爬,每一步都很稳。
他在部队受过专业训练,这种高度对他来说不算什么。
十米,十五米,二十米。
终于到了那个小平台。
他用手电筒照了照,那块防水布在月光下泛着诡异的银光,边角被风吹得啪啪作响。
他伸手去掀,布料很轻,但下面的东西却让他呼吸一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