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采访室里的林氏家居南昌经销商童王培,刚聊完南昌新小区交付近况,就被同事敲门打断。他轻摆手势示意会后再议,并笑着对家居新范式《进化者》栏目组致歉:“新店筹备事多”。这场50分钟的交流探讨,揭开了他7年来生意增长12倍的背后故事、开店心得及增长逻辑。
![]()
在当前消费理性、竞争激烈的家居行业,“小店缺流量、大店压力大”是常态。但童王培仍然在南昌布局了6家门店、共计5000-6000㎡经营面积,甚至喊出“三年破亿”的目标。他的秘诀,就藏在“顺势、造场、深耕”六个字里,而其中的每一步,都藏着差异化巧思。
顺势:借对“三重势”,避开行业陷阱
童王培对家居新范式坦言:“经销商省力的关键,是顺着‘势’走”。他选品牌、做决策从不当跟风派,而是精准借势,避开了不少同行踩过的坑。
借品牌增长势:不追风口追“上升期”
2015年前后,童王培运营另一家居电商品牌时发现:物流仓里林氏家居的货占比越来越高,有时能达总货量的1/3到1/2。“货量涨得快,说明客户需求在涨,这个品牌肯定在上升期。”
![]()
©林氏家居南昌市青山湖店
当时同行要么盯溢价高的传统大牌,要么选供应链不稳的小众品牌,他却认准了林氏家居。果不其然,其后7年,林氏家居成长为近百亿规模的高性价比国民品牌——同等品质价格更便宜,月均上新200+SKU,支撑门店产品快速焕新,售后问题还少。“客户对林氏家居自带品牌认知,省了太多解释功夫。”
借政策赋能势:靠品牌支持降本增效
“好品牌会帮经销商铺路。”林氏家居的政策支持让童王培很认可:开大店总部提供装修支持还有区域赋能,让他开1000平方大店的压力减轻了不少。
童王培透露,2025年3月他重装青山湖大店时,林氏家居总部投放了线下广告为新店加持,还倾斜线上流量。最终该门店新张期间成交额达到260万元,同比翻番。“品牌政策是‘东风’,顺着走就能花少钱办大事。”
借行业风向势:砍小店开大店,化解团队争议
2023年,童王培砍掉2家200-400方小店,把资源投到1000方大店。当时同行劝“别冒险”,连老员工都反对:“小店熟客多,砍了可惜”“大店投入高,客流跟不上怎么办?”
![]()
©林氏家居南昌市青山湖店内景
但他看清了趋势:“客户买家居要体验‘放家里好不好看’,小店满足不了。”他没硬拍板,而是带核心员工考察外地大店、看本地需求数据,最终转型成功——转做大店后业绩反而逆势涨,老员工也承认“大店体验感更留客”“顺势不是跟风,是提前看懂方向,还能顶住压力调整”。
造场:做“体验革命”,双店态迎多元消费
然而,“借外部势省力,但自己也得会‘造势’——把门店变成客户愿意留的地方。”在童王培眼里,大店的核心不是面积,而是体验,更关键的是,他没有选择做单一店态,而是用“成品+定制”的双店态覆盖用户的多元化需求。
并且,在场景设计、店态布局等看似简单的事情上,他都要求做到极致。
场景设计:让客户有“居家感”
童王培将他手里一个1000方大店,做了巧妙的场景设计,让客户进店后走S型或回字形动线,不漏看产品;床垫区灯光渐暗、飘着专属香氛,模拟居家睡眠;样板间还原120平三室两厅实景,客户一看就知道“家具放家里合不合适”。
![]()
©林氏家居轻量化大家居店
他回忆道,去年一位业主,本只想买沙发,看到样板间全屋搭配后,直接下单了1.8万元的整套家居。“这种连带成交,就是体验做到位了。”童王培说,这也解决了早年行业内一些店态按品类堆产品、客户逛完就走的困境。
店态布局:“成品+定制”互补,单店产值高20%
截至目前,童王培开了4家成品店、2家轻量化大家居店:成品店接刚需单,轻量化大家居店做700-800元/㎡的全屋业务,未来计划做到1:1比例。
“考虑转轻量化大家居店主要是想满足客户需求。如果只做成品,只能推走定制客户;而只做定制,又接不住成品需求。”童王培的双店态刚好互补:客户在他的成品店买完成品沙发,可能会再去他的轻量化大家居店再做定制衣柜;而定制客户在他的轻量化大家居店基本能够全屋一站式解决。
![]()
©林氏家居轻量化大家居店
这种布局,让他的单店产值比单一店态高20%以上。“客户需求细,店态跟着调,才能留住人。”
选址:锁定“核心商圈+高曝光”
位置为王,这个逻辑至今仍然有效。童王培2023-2025年新增的3家店,不管是建材圈独立店,还是商超一拖二店,都符合“核心商圈+高曝光”原则。
“核心商圈人流多、消费意愿强,高曝光能省获客费,自然流就能补不少客源。”2025年,童王培已开2家1000方大店,12月将再开业一家。
深耕:吃透二线城市市场,顶住利润诱惑
“做二线城市生意,别学一线城市打法。”在南昌7年,童王培摸透了本地特点:消费力中等,90后、00后要性价比也要实用;首套房多120平,以新房装修为主。摸透这些后,他的运营策略每一步都踩得准。
选品:盯紧刚需价,放弃高价款
选品时,最初考虑过卖1万以上的高端沙发,因为利润更高,同行也有靠高价款冲业绩的。但童王培纠结后还是放弃:“南昌工薪阶层多,高价沙发受众少,压货更麻烦。”
最终他选了刚需价:沙发5000-7000元左右、床加床垫2000-4000元左右区间,确保三室两厅全屋家具预算在1.5-2万元左右。这个选择让他走货更快——在友商高价沙发月销不到10套时,他6000元左右的沙发每月能卖30-40套。
获客:“73开”矩阵+小区样板间
关于获客,童王培靠的是“73开”:70%靠品牌线上流量,30%靠本地私域——其中15%是老客转介绍,剩下的是新小区样板间和自然流。不得不说,品牌线上流量如此之高,也得益于林氏家居独有的互联网运营基因。
![]()
©林氏家居轻量化大家居店
而在线下,南昌是熟人社会,老客转介绍很管用。转做大店后,他定了老客奖励政策,现在转介绍率稳定在15%。针对“新房多”的特点,2024年起他在新小区摆样板间:把样板间搬去业主家门口,收房就能看,正好赶上装修节奏。有个小区的样板间,3个月就带了12单全屋订单。
团队:精简高效,良性循环
开了多年的家居店,童王培总结出了一套不浪费人力的团队配置:成品店1个店长+6个销售,林氏轻量化大家居店多1-2个设计师和1个定制主管。培训也有讲究:总部培训后,店里再互相演练,确保销售能说清产品优势。
高效配置之下,2025年他的门店数少了但总业绩反而涨了,员工收入也跟着提。“业绩好-收入高-更有干劲,这是良性循环。”其南昌县新店在试营业期间成交额也超过百万元。
增长:三年破亿,旧改布局有实招
“2025年预计冲6000万,接下来三年要破亿。”童王培的规划仍围绕“顺势”:短期1-3年,继续开大店占市场;长期3-5年,盯上旧改市场,而且已经在筹备。
“存量房会越来越多,旧改肯定是趋势,我计划2027年布局。”现在他已在跟本地2家装修公司谈合作,还在培训设计师学旧改测量——“老房子户型跟新房不一样,得提前储备人手,到时候才能接住订单。”
回顾7年增长,童王培说:“早年靠个人资源、打价格战的时代过了,现在得主动找规律、接红利,还得敢跟同行不一样。”
家居新范式《进化者》栏目组认为,对二线城市经销商,童王培的经历有三点启示:
借势要准:不追大牌、不跟风高利润,选上升期品牌;
造场要实:小店靠产品,大店靠场景,用体验促成交;
深耕要透:不照搬外地模式,吃透本地需求,长期布局提前做准备。
家居行业从不缺机会,缺的是懂势、接势还敢差异化的人。童王培的故事恰恰证明:顺着趋势走、带着思考干,二线城市也能做成家居蓝海。
结语
跟童王培交流,家居新范式看到了他的“进化”逻辑——不是被动接受变化,而是主动顺趋势、抓机会,还敢在关键节点“不一样”。从借林氏家居增长的势避开品牌陷阱,到顶住压力做双店态尤其是大店态,再到拒高价款盯刚需客群,他每步都没有脱离“顺势”、却又在顺势中造价值。
是啊,当下家居行业,“内卷”不如“进化”。对更多经销商来说,童王培的路不只是业绩答卷,更是一套差异化方法论——找准势、筑稳场、做透耕,再敢与众不同,就能在饱和市场里找到增长空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