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镇宁自治县“十四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综述

0
分享至

时间,是砥砺奋进最真实的刻度。

“十四五”以来,素有“银城”“瀑乡”美称的镇宁,正以破茧成蝶的变化,书写着新时代的发展答卷——从产业提质到特色赋能,产业能级持续跃升;从深化改革到开放融通,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从生态优先到绿色发展,绿色动能愈发强劲;从基础保障到品质生活,民生福祉不断彰显;从精细治理到平安建设,文明根基愈发坚实。

五年来,全县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扎实推进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镇宁篇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由2020年的107.03亿元提升至2024年的131.83亿元,“十四五”末将突破136亿元,年均增速4.6%。

如今的镇宁,既葆有山川秀丽的资源禀赋,更焕发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生机。通过兴产业、促开放、优生态、惠民生、强治理的扎实举措,奋力在展现贵州新风采中谱写镇宁精彩篇章。

产业提质 特色赋能以“产业厚度”支撑“发展高度”

清晨,走在镇宁低空经济产业园区,巨大的车间厂房主体拔地而起,塔吊挥舞着长臂吊运材料,钢筋水泥间随处可见忙碌的身影……



镇宁产业园区一角

当下,镇宁正在大力推动整条低空产业链条在园区加速聚合,低空产业生态体系正从概念迅速具象化。

“各低空经济市场主体闻风而动,纷纷布局镇宁低空经济园区,截至目前关联企业已达21家,经营范围涵盖航空制造、飞行服务、飞行培训等多个领域,集群效应初显。”镇宁自治县产业园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



镇宁启黔通航低空“飞训营地”

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脊梁,特色是区域竞争的灵魂。

“十四五”以来,镇宁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提出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大抓招商,推动地域优势工业提质转型、特色山地农业提质增效、文旅康养产业提档升级。

——工业迈上新台阶。树牢“大抓工业、抓大工业”鲜明导向,县产业园区成功获批省级经济开发区,安顺红星精细化工产业园获批首批省级化工园区,红星发展成长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红星山海生物获评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贵州汇景纸业入选全省制造业百强企业及省民营经济百强企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1%,形成了以现代化工、特色轻工两个主导产业为引领的产业发展格局。



镇宁小黄姜种植基地

——农业取得新进展。山地特色农业产业效益明显,蜂糖李、小黄姜种植规模全省第一并荣获“中国农产品百强标志性品牌”,蜂糖李种植核心区六马镇获评“全国乡村特色产业超十亿元镇”,以鲟鱼为主的冷水鱼产量全省前列,“江龙红”茶叶连续两届获国际名茶评比金奖,新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9家。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年均增速5.8%。



镇宁黔龙茶业欧标茶园基地

——旅游跑出新步伐。夜郎洞等景区提质增效,高荡村入选贵州特色旅游示范村,新增全国红色美丽村庄2个、市级以上乡村旅游重点村镇17个、“青山级”以上民宿21家,贵州·镇宁黄果树半程马拉松赛事升级为世界田联“精英标牌赛事”,天瀑步行街入选省级旅游休闲街区,两次荣获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荣誉。游客接待年均增长12.4%,旅游花费年均增长16.9%。

深化改革 开放融通以“开放广度”拓展“发展维度”

在镇宁自治县产业园区,贵州中鱼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去年7月镇宁从广州引进的一家食品加工企业。走进该公司生产车间,环境干净整洁,各生产线有序生产。

“项目从去年7月签约到10月中旬投产,仅仅用了100来天。”公司总经理陈钦城说,项目的迅速投产,体现了招引企业落地快、落地企业建设快、建成企业投产快的镇宁速度。



贵州启黔重工科技有限公司工人正在生产车间作业

营商环境是“软实力”,更是“硬支撑”。镇宁坚持“筑巢引凤”与“固巢养凤”并重,以最优环境吸引企业、留住企业。

五年来,镇宁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100%,新增市场主体1.5万户;打造“有宁真好”贵人服务品牌,把服务企业工作做精做细,让企业家暖心放心舒心。



特色轻工业代表企业贵州顺立达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现场

发展是硬道理,改革是发展动力。

五年来,镇宁不断深化国企改革,39家县属国有企业组建为4家集团公司。低空经济起跑领航,有力融入贵州航空产业城。创新推行村级平安专干机制,激发基层治理效能。

招商引资是经济增长的“源头活水”。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双向发力,可有效激活经济发展动力。

五年来,镇宁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成功争取黄百铁路项目建设镇宁站,有力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区域发展,累计新引进重点产业项目97个、引进优强企业65家。新增对外贸易企业4家,进出口贸易总额年均增速135%。

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以“生态绿度”提升“发展深度”

镇宁自治县是贵州第一个省级园林县城。“绿色”是镇宁最鲜明的底色,也是最核心的竞争力。



俯瞰镇宁县城全景

初冬的镇宁,北盘江绿水逶迤,西南外环银杏初黄,红旗湖碧蓝如洗,高荡布依古寨层林渐染。这幅生态画卷的背后,是镇宁对生态保护的执着坚守。

“十四五”以来,镇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固废、乡村环境治理五场战役,让绿色镇宁底色更浓。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推进农村“两清两改两治理”,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97.5%以上,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优良率、医疗废物集中无害化处理率均为100%,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5%以上。

抓好生态保护修复。石漠化治理11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149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持续稳定在65%左右,获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1个。

绿水青山如何变成金山银山?镇宁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十四五”以来,镇宁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依托生态优势,发展山地特色农业,蜂糖李、樱桃、芒果等特色产业形成规模效应;林业累计产值29.95亿元,年均增速7.8%;林下经济利用林地面积23.5万亩,累计产值32.1亿元,年均增速14.5%;培育绿色工厂2家,产值年均增速23.5%,让镇宁“含绿量”与“含金量”相得益彰。

民生为本 共建共享以“民生温度”标注“幸福刻度”

午饭时间,走进位于镇宁自治县白马湖街道犀牛路的“长者食堂”,十几位老人正在安静地用餐。“在这里吃饭很方便,饭菜干净卫生,口味也适合我们老年人。”76岁的老人杨国柱高兴地说道。

白马湖街道的“长者食堂”是镇宁首家为破解社区老人“照护难、吃饭难”问题的食堂。食堂每餐提供营养丰富、搭配合理的饭菜,60岁以上老人可享受每餐2至3元的就餐补贴,90岁以上老人更是每日能免费享用一餐。今年4月营业以来,已惠及60周岁以上老人4200余人次。

镇宁“长者食堂”的探索,是当地积极探索社区养老服务的重要一步,让老人们切实感受到民生关怀的温度。

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

“十四五”以来,镇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民生至上,把民生福祉作为第一抓手,重点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9%以上。有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民生事业稳步推进,幸福镇宁成效显著,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深入实施“六六就业稳岗计划”,城镇累计新增就业2.1万人,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5.2%、8.3%;

加快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完成棚户区改造6417户、老旧小区改造5398户、新增公共停车位1976个,农村户厕改造15873个,新建和改造公路257公里,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城乡生活品质有力提升;

大力提升教育质量,镇宁民族中学获批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通过省级评估,新建和改扩建各类学校39所,新增学位5735个,2025年高中本科综合上线率较2020年提升45个百分点;

加快推进卫生健康事业,县人民医院正式加入国家创伤中心救治联盟,成功创建省级健康县,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更强。

精心治理 平安建设以“治理创新”涵养“社会文明”

“不管是想咨询小孩入学政策,还是想了解住院报销流程,电话打到社区,很快就有干部来帮忙。”提及活跃于社区的网格员,镇宁谐美社区景宁小区居民张艳赞不绝口。

基层治理好不好,群众感受最真切。为让服务更贴民心、治理更有温度,近年来,镇宁在全县推行“网格化”治理,各社区以“党建+大数据”为支撑,网格员化身“跑腿员”“调解员”“牵线人”,走访收集群众需求,整合资源进行匹配,实现群众“需要什么”与社区“能提供什么”之间的高效对接,把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

社会有效治理关乎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十四五”以来,镇宁坚持把安全稳定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打非治违”,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平安镇宁持续巩固,社会发展更安全、生活更安宁、社会更和谐。

面对多重任务、多重风险,凝聚共识、集中力量攻坚,牢牢守住了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和区域性系统性债务金融风险底线,守住了生态环保和安全生产底线,发展基础夯得更实。

同时,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荣获“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称号。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省级23个、市级10个,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铸牢。

五年栉风沐雨,五年砥砺前行。“十四五”以来,镇宁多维度协同发力,特色产业不断壮大,让镇宁的发展根基更加牢固;开放水平显著提升,让镇宁的发展空间更加广阔;生态环境持续优化,让镇宁的发展底色更加鲜明;人民生活蒸蒸日上,让镇宁的发展温度更加温暖。社会治理扎实推进,让镇宁的发展环境更加稳定。

往昔已展千重锦,明朝更进百尺竿。未来的镇宁,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担当实干、拼搏争先,必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更加务实的作风,加快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奋力在展现贵州新风采中作出镇宁贡献。

安顺市融媒体中心记者伍水清 李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好安顺 incentive-icons
好安顺
中共安顺市委宣传部官方网易号
3629文章数 10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