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河北法制报)
□ 刘永格
“我今天发工资了,特别感谢您给我这次改正错误的机会,我一定努力工作,不辜负您的期望!”近日,17岁的小敏(化名)下班后专程来到威县人民检察院,向承办检察官当面道谢。
2024年,小敏因一时糊涂参与盗窃,面临刑事处罚,人生一度偏离正轨。鉴于小敏系未成年人,具有犯罪情节较轻、认罪悔罪态度良好、主动退赃并取得被害人谅解等法定情节,检察机关依法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设定了6个月的考察期,既彰显了法律的严肃性,也为她留下了宝贵的改过自新空间。
考察期间,威县检察院启动“检察+”精准帮教机制,依托孙家寨观护帮教基地,委托社工组织,组建了“检察官+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帮教团队,为小敏制定个性化精准帮教方案。
帮教过程中,检察官与心理咨询师每月至少与小敏进行两次面对面谈心,开展心理疏导。家庭教育指导师对小敏家庭开展评估,制定个性化指导方案,不定期联系小敏的父母,指导他们改善教育方式、加强情感支持,营造良好家庭氛围。孙家寨观护帮教基地则依托乡村资源,组织小敏参与孝道饺子宴、日常陪护留守老人等公益活动,引导她沉浸式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正确价值观,重拾自我认同。同时,基地还开展劳动教育和技能实训,帮助她提升社会适应能力。
今年10月初,小敏顺利通过考察期。承办检察官在评估中发现,她不仅严格遵守各项规定,还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与技能培训。为帮助她彻底告别过去,检察官结合其所学技能,推荐合适岗位,协助准备求职材料。最终,小敏成功入职一家小家电超市担任客服,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赢得了同事和领导的认可。
小敏的转变,是威县检察院践行“教育、感化、挽救”方针的生动写照。近年来,该院立足检察职能,探索构建起“检察+”精准帮教模式,整合社工组织、家庭教育指导站、社会观护基地等各方资源,形成全链条帮教体系。三年来,该院已成功帮助15名像小敏一样的迷途未成年人顺利回归社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