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教育部门 2024 年修订发布的《幼儿保育课程标准》及配套实施材料,共5本,于2025 年 3 月 1 日正式生效,构建了覆盖 0-5 岁婴幼儿的系统化保育和教育体系,其以儿童发展为核心、游戏为主要载体、多元协同为支撑的理念与实践,为婴幼儿早期发展提供了全面保障,也为全球婴幼儿教育领域提供了重要参考。
这5 本手册的核心逻辑,以 “培养全面发展的婴幼儿” 为核心,形成 “标准制定(手册 1)→深度解读(手册 2)→分龄实操(手册 3、4)→全龄段差异化支持(手册 5) ” 的完整体系:既通过统一标准保障保育质量,又通过解读与实操工具降低一线教师实施难度,同时关注特殊需求群体,最终实现 “以游戏为中心、家园社协同” 的保育目标。
手册1.核心课程标准:《2024 年修订版标准幼儿保育课程》28P
![]()
![]()
核心内容:
课程特点:兼顾国家层面的共性与区域、机构、个体层面的多样性;聚焦婴幼儿全面发展与幸福成长;秉持 “以儿童为中心、以游戏为中心” 理念;培养婴幼儿自主性与创造力;强调婴幼儿、教师、园长、家长及社区的协同。
课程方向:明确追求 “健康、独立、有创造力、情感丰富、善于共同生活” 的人格形象;以游戏促进婴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奠定良好品格与民主公民基础。具体目标分阶段设定:0-1 岁与 2 岁侧重 “认识自身价值、保持好奇心、尊重自然”,3-5 岁侧重 “养成健康习惯、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增强文化敏感性”。
分龄目标与内容:按 0-1 岁、2 岁、3-5 岁分阶段,围绕体育锻炼与健康、沟通交流、社会关系、艺术体验、自然探索五大领域展开。例如,0-1 岁 “体育锻炼与健康” 侧重感官体验与安全环境适应,3-5 岁则侧重运动技能训练与疾病预防;“沟通交流” 领域,0-1 岁关注面部表情与声音互动,3-5 岁强调语言表达与文字兴趣。
运作要求:课程组织需避免性别、残疾、文化背景等歧视,保障每日充足游戏(含户外)时间;教学实施鼓励婴幼儿自主游戏,促进婴幼儿与同伴、教师、环境的积极互动;评估需诊断课程质量,关注婴幼儿特征与成长变化,结果用于优化课程与了解儿童。
手册2. 课程深度解读:《2024 年修订版标准幼儿保育课程 (0-2 岁) 》248P
![]()
![]()
![]()
核心定位:对核心课程标准的官方解读与实施指导,重点突破 0-2 岁保育难点,强化与 3-5 岁课程的衔接。
核心内容:
修订背景:梳理课程发展历史,说明此次修订响应学前教育与幼儿园教育融合趋势,旨在加强 0-2 岁游戏式学习,解决课程衔接断层问题。
课程特点详解:明确 0-2 岁婴幼儿是 “积极的学习者”,而非单纯照护对象;将原 “基本生活” 与 “体育锻炼” 领域整合为 “体育锻炼与健康”,最终形成五大领域,新增 18 项通用内容,减少教师实施混乱;目标表述与 3-5 岁课程统一,增强衔接性。
分领域深度解析:对五大领域的目标、内容逐点拆解,搭配婴儿真实体验案例与教师支持策略。例如 “社会关系领域”,0-1 岁需帮助建立稳定依恋(如通过熟悉的玩偶安抚),2 岁需引导关心家人、遵守简单承诺;“艺术体验领域”,0-1 岁侧重感官感受自然之美,2 岁侧重通过舞蹈、乐器表达创意。
实践案例:通过 “零食时间互动”“雨中户外玩耍” 等场景,展示五大领域如何自然融合(如雨中玩耍既锻炼肢体动作,又能观察自然变化,还能促进同伴交流)。
手册3. 0-1 岁实操指南:《2024 年修订版标准幼儿保育课程 (0-2 岁) 0~1 岁实施材料》164P
![]()
![]()
![]()
核心定位:针对 0-1 岁婴幼儿的一线实操工具,帮助教师将课程标准转化为日常保育行为。
核心内容:
学习者认知:明确 0-1 岁婴儿是 “主动探索者”—— 具备敏锐感官(能区分声音、气味)、自主需求表达能力(通过哭闹、手势传递需求),其游戏与日常生活不可分割(如抓握餐具既是生活行为,也是手部肌肉训练)。
课程实施路径:拆解 40 项保育内容,提出 “学习阅读” 方法 —— 通过观察婴儿行为(如触摸镜子、抓握玩具),解读背后的领域学习需求(如 “触摸镜子” 对应 “认识自身独特性”“探索空间形状”)。
实操支持:涵盖教师角色(游戏支持者、安全环境创设者)、互动策略(回应咿呀学语、配合感官探索)、空间与材料准备(提供软质玩具、可触摸的自然材料)、评估方法(记录婴儿独特特征,如偏好的探索方式,及成长变化,如从翻身到爬行的进步)。
案例示范:通过 “脱袜子训练”“隧道游戏互动”“镜子自我探索” 等场景,详细说明如何观察、解读并支持婴儿学习(如脱袜子时,教师需关注婴儿手部肌肉控制,适时辅助而非替代)。
手册4. 2 岁实操指南:《2024 年修订版标准幼儿保育课程 (0-2 岁) 2 岁实施材料》217P
![]()
![]()
![]()
核心定位:聚焦 2 岁婴幼儿 “自主意识增强、语言快速发展、社交需求提升” 的特点,提供针对性实操方案,衔接 0-1 岁基础能力与 3-5 岁课程要求。
核心内容:
发展重点适配:围绕 2 岁婴儿特点优化策略 ——“体育锻炼与健康” 强化自主洗手、规律排便训练;“社会关系” 引导关心同伴、遵守简单规则(如轮流玩玩具);“艺术体验” 增加乐器使用、角色扮演等创意活动;“自然探索” 引入季节变化观察、物品分类(如按颜色分积木)。
42 项内容落地:将课程标准中的 42 项保育内容转化为具体活动,例如 “安全生活” 对应 “识别危险场景(如尖锐物品)”“学习安全过马路”;“沟通交流” 对应 “用简单句子表达需求(如‘我要喝水’)”“看图讲故事”。
教师实操工具:包含日常活动规划模板(如 “户外探索 + 语言表达” 组合活动)、互动话术示例(如鼓励自主时说 “你想试试自己穿鞋子吗?”)、问题解决策略(如应对同伴冲突时,引导表达感受 “你抢玩具,他会难过哦”)。
手册5. 全龄段支持材料:《2024 年修订版标准幼儿保育课程 所有婴幼儿支持材料》162P
![]()
![]()
核心定位:覆盖 0-2 岁所有婴幼儿,尤其关注特殊需求群体(残疾、发育迟缓),提供 “普适性 + 个性化” 结合的支持方案。
核心内容:
差异化支持:针对不同背景、能力的婴幼儿调整策略 —— 为发育迟缓婴儿提供感官辅助工具(如触觉球训练手部感知);为移民背景婴儿设计多元文化体验(如介绍不同国家的儿歌、食物);为残疾婴儿适配环境(如无障碍爬行空间、辅助抓握的玩具)。
家园社协同工具:包含家长沟通手册(解释课程理念,如 “游戏即学习”,指导家庭配合方法,如在家中开展简单的感官游戏)、社区资源利用指南(如利用公园开展自然探索、图书馆开展绘本共读)。
通用支持资源:提供跨领域活动设计模板(如 “秋季落叶” 主题,可融合艺术创作、自然观察、语言表达)、安全环境创设标准(如插座防护、家具圆角处理)、教师培训要点(如如何识别特殊需求、如何调整互动方式)。
会员请在平台学习中韩文版
专业托育幼儿园请关注
托育尚贤院是托育服务专业服务平台
为托幼园所、妇幼保健机构、高职院校
提供完整专业的托育服务支持与培训服务
尚贤院更多医育融合专业内容:
这才是医育融合!世卫组织关于改善儿童早期发展的指南!
医育融合,0-3岁婴幼儿发展监测及评价参考(图)
医育融合,婴幼儿回应性照护
医育融合基础手册2.0
医育融合,不唯“推拿”和“药箱”
医育融合:0-6岁儿童发育监测与评估(含指南、监测表、评估表等)
医育融合?先来学习《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0-36个月中医药健康服务)》
医育融合,国家卫生标准中的6-36个月婴幼儿健康管理指导
12个关键环节!医育融合托育园所的服务体系流程!
4个重点!从全国托育服务质量提升行动(2025-2027年)看医育融合到底如何做!
医育融合,卫生保健常用表格(上篇)
医育融合,卫生保健常用表格(下篇)
医育融合10大核心原则(我在宿迁托育从业人员培训班上的分享)
医育融合:儿童体质健康教育指导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