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青海:中国地理的“超级链接”| 文化中国行

0
分享至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博古知今工作室】

青海,是中国地理的“超级链接”。这里山岳为骨、水道为脉,不仅浓缩了中国地貌的极致景观,更链接着千年文明的交往轨迹、多民族的共生智慧与生态未来的绿色实践。从巍峨雪山到广袤盐湖,从古老彩陶到现代光伏,读懂青海,便能读懂地理如何在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间,塑造了一个区域的生态、文化与未来。


青海省地势图。来源/青海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却远不止于高寒荒凉。对于大尺度的自然区域而言,中国可以分为西北干旱区半干旱区、东部季风区以及青藏高寒区这三大区域。而青海处在三大自然区的交会位置。

具体来看,被誉为“万山之宗”的青海,有祁连山、巴颜喀拉山、阿尼玛卿山、唐古拉山等山脉横亘境内。它们组成青海地形的基本骨架,带来了巨大的海拔落差和复杂气候。青海是农业区和牧区的分水岭,兼具了青藏高原、内陆干旱盆地和黄土高原的三种地形地貌,汇聚了大陆季风性气候、内陆干旱气候和青藏高原气候的三种气候形态,一省之内,既有高原的博大、大漠的广袤,也有河谷的富庶和水乡的旖旎。


青海不同景观。来源/纪录片《航拍中国》

位于青海东北部的河湟谷地,由黄河及其支流湟水形成。作为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的过渡带,这里海拔较低、黄土深厚,是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所能达到的最远处,故而成为高原上珍贵的适宜农耕之地,集中了青海省过半的人口和耕地,省会西宁也坐落于此。

河谷向西,进入北部山地。祁连山脉巍峨横亘,雪山融水滋养出广袤的草原与湿地。而被群山环抱的青海湖,如镶嵌高处的蓝宝石,是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其东侧的日月山,将气候地势分割开来,民谚“过了日月山,又是一重天”之说,生动道出此山两侧景象的陡然不同。

《后汉书·西羌传》记载西羌人“地少五谷,以产牧为业”。以日月山为界,东农耕,西游牧——立身山口,东望河湟农田漠漠、阡陌纵横;西眺草原广袤、牛羊成群。过去人们过此山就会有“出塞”的感觉,所以民间也流传着“过了日月山,两眼泪不干”的谚语。

从祁连山一路西行进入柴达木盆地,广袤的戈壁沙漠铺展开来。尽管“八百里瀚海无人烟”,但这里却是不可多得的“聚宝盆”——蕴藏着丰富的盐湖资源、石油和天然气。大自然也在此展现出不同面貌,既有雅丹地貌群苍劲无垠,亦有盐湖景观碧波凝晶、倒映苍穹。

最后来到占全省面积半数的青南高原,这里平均海拔超过4500米,雪山耸峙、冰川广布。屹立于此的昆仑山横跨新疆、青海两地,是中国许多神话的发生之地。《淮南子·地形训》记载:“昆仑之丘,或上倍之,是谓凉风之山,登之而不死;或上倍之,是谓悬圃,登之乃灵,能使风雨;或上倍之,乃维上天,登之乃神,是谓太帝之居。”

从后羿射日到嫦娥奔月,无数传说在此起源,使昆仑成为贯通天地想象的文化图腾。


昆仑山。来源/图虫创意

美丽而神秘的三江源,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素有“中华水塔”之称。自由栖息的家园,以原始纯净的生态系统,守护着高原最珍贵的自然遗产。三条江河自青藏高原一路奔流而下,滋养着沿岸的生命,也孕育出灿烂的文明。


在沱沱河与当曲汇合处的囊极巴陇拍摄的辫状河道。长江源深入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和昆山之间,有大大小小十几条河流。在2008年青海省人民政府组织的三江源头科考活动中,确定当曲为长江正源。来源/刘诗平摄

而同样位于青南的可可西里,虽被称为“生命禁区”,却是高原野生动物自由栖息的天堂,以原始纯净的生态系统,守护着高原最珍贵的自然遗产。


2023年5月28日,在青海可可西里,一群雌性待产藏羚羊通过青藏公路。青藏公路是藏羚羊迁徙的重要通道,每年5月至7月,为保障藏羚羊安全通行,当地实施交通管制、全链条巡护等措施,并建立应急救助机制。来源/张宏祥摄


基于独特的地理位置与多样的自然地理环境,青海也成为中国自古以来的文化交汇地带。地处中原、西域、西藏三大文化地理板块之间,三条千年古道在此贯通:羌中道连接河西走廊与西藏,唐蕃古道沟通中原与吐蕃,丝路之路青海道则作为丝路南线的重要支线,共同构成高原上的交通网络。而交错分布的高原、河谷、草原、盆地,则为不同民族提供了相适应的生存空间和文化土壤。这种地理的开放性,促使历史上多种文化在此相遇、叠加与融合。


在唐代,经由青海的还有一条“唐蕃古道”,从唐都长安通往吐蕃都城逻些(今拉萨)。虽然其具体走向至今仍未确定,但从关中经过河湟谷地与青海腹地通往拉萨的大体路线却是确凿无疑的,是唐朝和吐蕃政治、文化交往的重要纽带

早在史前时期,青海就是不同文化交汇的地方。如《北方的河》一书中所言,“在湟水流域,古老的彩陶流成了河。”截至2024年底,青海省共出土2017件带有彩绘或刻画符号的彩陶文物,与黄河流域彩陶文化一脉相承,反映了以农业为基础的马家窑文化在甘青地区的传播途径。而宗日遗址出土的“宗日式陶器”,则以夹砂彩陶的全新风格,展现了以狩猎采集为生的青藏先民对彩陶文化的吸收与转化。


随着文明的延续与发展,青海这片土地上的不同文化交往交流交融也从未止息。《史记·六国年表》载“禹兴于西羌”,反映出青海与中原王朝间早期的文化联系。此后,无论是商王朝频繁征伐的“羌人”,周穆王远巡探访的“西王母瑶池”,皆与青海密切相关。

吐谷浑时期,青海跃升为丝路贸易的枢纽。源自辽东的鲜卑部族,历经迁徙,于公元4世纪建立政权,统治青海三百余年。在史书中,吐谷浑人多在丝绸之路承担中介者的角色。南朝梁就以吐谷浑为中继站,与西域龟兹、波斯、于阗等交好。在《通典·边防九·滑国》被记录为“与旁国通,则使旁国胡为胡书,羊皮为纸……其言语待河南人译然后通”。西宁、乌兰等地出土北朝时期的波斯银币、拜占庭金币及金银器,都兰热水墓群出土的“红地云珠日天锦”等带有异域风格的织物,无不折射出当时商队络绎、宝货往来的繁荣景象。


热水墓群出土的黄地花瓣团窠对狮锦。吐谷浑因占地利之便,得到了许多来自西域的织物,如2018 血渭一号墓中甚至发现了已知年代最早的扎经染色纺织品。来源/庄琮葵摄

唐代以后,青海更是成为文化交融的重要地带。文成公主经唐蕃古道入藏,不仅带去了佛教文化与生产技术,也深化了各民族间的情感联结。2019年发现的乌兰泉沟一号墓,是青藏高原首次发现的吐蕃时期壁画墓。墓中壁画唐风浓郁,又兼具高原特色;出土的鎏金王冠和鋬指金杯融合唐、中亚与吐蕃三种风格,展现出高超的工艺水平和文化包容性。可见,这片土地不仅流通货物,更成为精神与艺术交汇的熔炉。

当我们勾勒出丝绸之路在青海的历史线条,可以窥见各民族合力打通地理屏障,共同参与商贸和文化交流的活动。而得益于地理单元的差异性,不同民族又在保留自身独特性的同时,实现了并存共处。

在青海593万人口中,少数民族几乎占了一半,却并未设立省级民族自治区。究其原因,这些少数民族人口中并无单一主体民族——汉、藏、回、土、撒拉、蒙古六大世居民族在此和谐共处,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生格局。例如,在“西海锁钥、海藏咽喉”西宁,就同时坐落着藏传佛教圣地塔尔寺,南关、东关清真大寺、于清末由佛教转为道教场所的北禅寺。


自制海报,图片来源于图虫创意

更独特的是,汇聚于此的不同文化,多了兼容的胸怀。热贡唐卡的精湛艺术源于藏传佛教文化与当地自然资源的结合,土族轮子秋的欢腾展现河谷农耕民族的节庆传统,撒拉族口弦的旋律则回荡在黄河谷地之间……这些文化表现形式不仅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更是多民族在共同家园中共生共融、相互守望的生动体现。


上图:周斌摄影;中图:青海新闻;下图:三亚市博物馆


如今,这片被群山环抱的高原更以独特的地理资源,成为中国乃至亚洲不可或缺的生态安全屏障。依托高原湿地、广袤草原和丰富的风能太阳能,青海正走出一条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协同的道路。

作为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青海承担着“中华水塔”的神圣使命。为了保护高原湛蓝的天空、三大水系纯净的源头,2016年,三江源国家公园启动体制试点建设,2021年10月正式建立,实现三江源头整体保护。通过一系列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三江源国家公园草地植被覆盖度较试点前增加8.6%,生产季产草量增加13.1%,植被生态质量指数增加7.8%,水源涵养服务能力增加21.8%,再现了碧草连天、生灵共生的和谐画卷。


2021年,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设立,面积从试点的12.31万平方千米到扩大到 19.07万平方千米,成为全国首批、面积最大、海拔最高、高寒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公园。来源/詹茜卉摄

青海更以科技创新推动生态治理与能源转型深度融合。在海南州塔拉滩这片荒漠化率曾经超过98.5%的土地上,如今建成了全球最大的光伏发电园区之一。蓝色光伏板不仅带来清洁电力,更使园区内风速降低、蒸发减少、植被恢复,高原羊在光伏板下实现吃草自由,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青海共和县塔拉滩上的“光伏羊”与光伏极。光伏板覆盖荒滩有助于减低风速、保持土壤水分,绿色发电的同时让生态恢复成为可能

高原特有资源也在生态产业链中焕发新生。牦牛、青稞、枸杞等特色农畜产品通过生态认证走向全国。更令人称奇的是,青海龙羊峡凭借优质冷水资源,成为全国最大的三文鱼养殖基地之一,让高原成为生产优质三文鱼的优选之地。


龙羊峡库区里的冷水鱼养殖网箱。来源/央视新闻

此外,雪豹幼崽“凌小蛰”被救助后的网络走红、海拔最高的国际性公路自行车赛“环青赛”的举办、茫崖冷湖从石油小镇到天文观测胜地的转型……这些实践都无不印证着青海在绿色发展道路上的创新与活力。


纵观青海的地理图景,从“万山之宗”“中华水塔”,到文明走廊、生态屏障,它以独特的地理格局,奠定了生态保护的基底,见证了多元文化的交融,实践着绿色发展的方向。从地理出发,重新阅读青海,感受这片雄奇壮丽的高原上,丰富的自然景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地理、生态与文化、社会的互相成就与滋润。



编辑:周斌 詹茜卉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博古知今工作室】,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4年2.43亿美金!3年1.63亿美金!大帝乔治伤情更新,76人不敢大意

4年2.43亿美金!3年1.63亿美金!大帝乔治伤情更新,76人不敢大意

世界体育圈
2025-11-12 21:36:19
风流成性改不掉?71岁王健林即将开庭,王思聪仍在高消区潇洒挥霍

风流成性改不掉?71岁王健林即将开庭,王思聪仍在高消区潇洒挥霍

小熊侃史
2025-11-13 00:23:26
北京大爷出售1960年茅台,行家鉴定给出一口价,大爷听完直接送客

北京大爷出售1960年茅台,行家鉴定给出一口价,大爷听完直接送客

涛哥美食汇
2025-11-10 09:22:09
中国首善李春平离世,13年软饭换268亿遗产,大39岁女星身份曝光

中国首善李春平离世,13年软饭换268亿遗产,大39岁女星身份曝光

壹月情感
2025-10-31 15:08:21
张伯伦:温格执教后期几乎只专注自身战术,是阿尔特塔力主引入视频分析

张伯伦:温格执教后期几乎只专注自身战术,是阿尔特塔力主引入视频分析

懂球帝
2025-11-13 00:35:20
西贝的至暗时刻:舆论风暴后闭店近50家,降价求生

西贝的至暗时刻:舆论风暴后闭店近50家,降价求生

燕梳楼频道
2025-11-12 21:46:07
孙杨泪崩!34岁大白杨落下英雄泪,全运会2个项目全进决赛太难了

孙杨泪崩!34岁大白杨落下英雄泪,全运会2个项目全进决赛太难了

嘴炮体坛
2025-11-10 18:27:22
西部排名又乱了:勇士急转直下,掘金高歌猛进,7队排名互换

西部排名又乱了:勇士急转直下,掘金高歌猛进,7队排名互换

篮球大视野
2025-11-12 16:50:23
刚刚确认:1℃!即将抵达武汉!

刚刚确认:1℃!即将抵达武汉!

越乔
2025-11-12 22:57:01
祖某某与曾某都在一起7年了?网友曝更多细节,祖某曾酒后吐真言

祖某某与曾某都在一起7年了?网友曝更多细节,祖某曾酒后吐真言

十九妹
2025-11-11 15:38:20
财务造假1年后,世纪华通摘帽!董事长开心的吟诗一首...

财务造假1年后,世纪华通摘帽!董事长开心的吟诗一首...

金石随笔
2025-11-12 00:08:34
杭州婚宴翻车了:新娘换装85分钟,22桌宾客走了一半,网友:活该

杭州婚宴翻车了:新娘换装85分钟,22桌宾客走了一半,网友:活该

刘哥谈体育
2025-11-02 14:32:38
其实大家心里都跟明镜似的,就连陈芋汐恐怕也清楚

其实大家心里都跟明镜似的,就连陈芋汐恐怕也清楚

小光侃娱乐
2025-11-12 07:20:03
江苏省委召开正省级老领导座谈会

江苏省委召开正省级老领导座谈会

新京报政事儿
2025-11-12 22:03:40
前途光明!中国男足17岁神童成名,日本媒体盛赞:他将会超越武磊

前途光明!中国男足17岁神童成名,日本媒体盛赞:他将会超越武磊

国足风云
2025-11-12 11:27:04
男篮世预赛19人集训名单:北京4人入选,杨瀚森、王俊杰缺席

男篮世预赛19人集训名单:北京4人入选,杨瀚森、王俊杰缺席

三秋体育
2025-11-13 00:43:44
远东集团赚大陆钱捐“台独”?被大陆精准反制后,发展如何?

远东集团赚大陆钱捐“台独”?被大陆精准反制后,发展如何?

奥字侃剧
2025-11-12 18:11:19
8名民主党参议员反水,奥巴马医改被事实终结,川普不要中间商

8名民主党参议员反水,奥巴马医改被事实终结,川普不要中间商

移光幻影
2025-11-12 07:56:48
视频丨“北溪”管道破坏行动被曝由乌时任武装部队总司令指挥

视频丨“北溪”管道破坏行动被曝由乌时任武装部队总司令指挥

国际在线
2025-11-12 20:19:24
刘宏伟律师:大范围失业的律师行业令人心痛

刘宏伟律师:大范围失业的律师行业令人心痛

网际风行
2025-10-30 07:18:43
2025-11-13 01:55:00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incentive-icons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人民日报社媒体融合发展的平台,账号由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运营
16265文章数 2560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涉赌诈头目佘智江被引渡回中国 涉案资金超2.7万亿元

头条要闻

涉赌诈头目佘智江被引渡回中国 涉案资金超2.7万亿元

体育要闻

消磨你上千小时的足球游戏,走过第20年

娱乐要闻

再王珞丹和白百何 明白两人"差别"在哪

财经要闻

段永平最新访谈:聊企业经营 投资理念

科技要闻

前阿里人亲述: “经济上行”期双11什么样

汽车要闻

7座皆独立座椅/新增5座版 体验第三代吉利豪越L

态度原创

房产
数码
教育
手机
公开课

房产要闻

海垦城建·鹿城壹号品牌发布会暨美学示范区璀璨启幕

数码要闻

京东11.11办公平板成交额同比增150% 游戏平板表现亮眼

教育要闻

人民网专访!陈经纶中学校长独家揭秘

手机要闻

TOP5厂商齐推双2亿像素:华为、小米、OPPO、vivo、荣耀!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