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公历的11月12日,也是农历的九月廿三,同时这也是立冬节气的第二候的一个开始,古人把立冬节气分为三候,分别是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而二候说的就是从这个时候,土壤水分冻结,地表变硬,形成冻土和寒土,意思就是天气变得更加的寒冷了。
![]()
今年农历的九月廿三这天对应的是干支历当中的,乙巳年、丁亥月、乙酉日,按照阴阳五行属性的一个说法,天干乙属阴木,地支酉属阴金,形成金木相克关系,纳音五行属泉中水。金木相克,乙木被酉金克制,形成矛盾冲突,而且乙木事坐酉金,此时乙木处于绝地(衰败状态),需依赖其他五行(如水、火)调和。水生木,可以缓解金克木的冲突。
![]()
从古人的这套阴阳五行理论当中,我们就可以明白,这天的天气相对复杂多变,但是这天的天气,对于后续的格局则十分的重要,如果被打破这种平衡,后续就容易出现风不调雨不顺的一个情况。
前面我们提到了农历的九月廿三,它是立冬之后的第二候的一个开始,这个时候,合理的物候应该是水分冻结,也就是说会形成冻土还有寒土,那么这就需要天气变得更加的寒冷,才会形成这种物候。
![]()
老话也一直有年“不怕十三雨,就怕廿三晴”,今日是九月廿三,人们为啥害怕出现晴天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九月廿三日头笑,寒冬腊月日头照
说的就是九月廿三这天如果是出现了大晴天,那么在寒冬腊月的时候,晴天就会比较多,那么这样就是典型的暖冬情况,暖冬的话,下雨会比较的少,降雪同样也会稀少,如果气温偏高,对于农作物来讲,是一个不好的消息。
![]()
因为暖冬的话,很多的病虫害都可以顺利过冬,那么来年发生虫灾的可能性也会大大增加,所以在这个时候,最好还是不要出现大太阳的一个情况。
二、九月廿三土不冻,来年春天要挨冻
这句农谚说的则是,在九月廿三,也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立冬之后,此时的物候就是天气变得寒冷,土地开始出现冻结的一个情况,如果此时天气还不够冷,那么来年的春天,可能就会比较的寒冷。
![]()
这个明显的就是告诉我们,寒冷的气候推迟了,要等到来年的春天,那么这种就是典型的倒春寒的一个情况,对于作物来讲,这简直就是灭顶之灾,很容易导致作物受灾,甚至影响到后续的最终收成。
三、九月廿三雨淋淋,寒冬风雪飘不停
这句农谚说的则是,如果这个时候出现了下雨的一个天气,那么后续寒冬腊月的时候,就容易出现下雪的一个情况,也就是说,天气比较的寒冷,而这个也是人们所希望看到的。
![]()
所以在九月廿三的时候,人们还是希望可以看到下雨的一个情况的,这样的话,风雪下个不停,作物在春天,才能更好的生发。
四、不怕十三雨,就怕廿三晴
这里说的是,九月十三,如果下雨的话,倒是不用太担心,因为后续还有很长时间,天气会出现一个变化,而到了九月廿三,这个时候天气晴的话,那么大概率后续,就容易出现晴天,这个是人们比较担忧的。
今日九月廿三,人们为啥害怕出现晴天?
当这个时候出现晴天,按照传统的说法,后续出现暖冬的可能性会很大,一旦出现暖冬的话,就容易影响到作物的生长,甚至影响到后续的一个丰收,所以在这个时候,不适合出现晴天。
![]()
此外,出现晴天的话,导致冷空气延迟,很有可能就会出现倒春寒的一个情况,同样也会影响到作物的一个收成问题,所以人们害怕晴天,其实是担忧,晴天影响到作物的生长。
当然这些多少带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在以前是因为没有天气预报,所以才做出这些预测,如今有了天气预报,我们还是要以天气预报为准,这个作为饭后谈资即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