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前三季度我国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机器人产业表现尤为突出。今年前三季度,工业机器人产量达59.5万台,同比增长29.8%,已超过2024年全年产量。
01
多省增速突破40%
区域经济迎来“机器人引擎”
在各省市陆续发布的前三季度经济数据中,机器人产业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关键引擎之一。
浙江、山东、四川、河北等多个省份工业机器人产量实现40%以上的高速增长。其中,浙江省工业机器人产量在三季度同比激增65.6%,杭州市更是以97.9%的增速领跑全国,接近翻倍。山东省1–9月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43%,济南、青岛、淄博、济宁四大产业基地贡献率超过90%。四川省依托装备制造业基础,实现48.1%的较快增长;河北省则凭借制造业基础和丰富应用场景,推动该产业实现44%的增幅。
作为工业机器人“第一大省”,广东在2024年规模以上产量就已占全国近三分之一。2025年前三季度,广东工业机器人产量继续攀升,同比增长33.7%,保持稳健的高增长态势。
在国际市场上,中国工业机器人同样表现强劲。前三季度,我国工业机器人出口同比增长54.9%。其中,上海出口增长达41.6%,成为推动高端制造出口的核心动力之一。
02
产业链协同增强
关键环节国产替代提速
工业机器人产量的快速增长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的协同发展。特别是上游核心零部件领域,高精度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等关键部件的国产化率不断提升,前三季度相关零部件企业产值同比增长超25%,有效降低了工业机器人产业对进口部件的依赖。
在工业机器人总成本中,控制器、伺服系统和减速器三大核心零部件占比超过70%,是技术难度最高、利润空间最大的环节,也是当前国产化替代的主战场。
伺服系统是工业机器人的“动力系统”,控制设备实现精确运动与定位,由伺服电机、伺服驱动器、反馈装置(编码器)构成,是核心零部件中国产化率较高的部件。目前,国产伺服系统在国内整体工业机器人市场的份额已显著提升,中低端应用领域已基本实现国产化替代,形成了以汇川技术、埃斯顿、台达等为代表的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本土企业。尽管国内伺服系统在性能上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但在高端市场仍需突破功率密度、转矩/转速平稳性等关键技术,以满足市场对高性能伺服系统的需求。
表:伺服系统代表性企业![]()
来源:火石创造产业数据中心
减速器是由封闭在刚性壳体内的齿轮传动、蜗杆传动、齿轮-蜗杆传动所组成的独立部件,在原动机和工作机或执行机构之间起匹配转速和传递转矩的作用。从整体市场看,我国是全球增速最快、体量最大的机器人市场,中低端通用减速器已形成市场竞争力,但高端精密减速器(主要包括谐波减速器与RV减速器)仍以进口为主,其中,谐波减速器的国产化率相对较高,RV减速器国产化相对缓慢。
表:高端精密减速器代表性企业
![]()
来源:火石创造产业数据中心
控制器是工业机器人的“大脑”,决定机器人的工作能力、操作精度、稳定性等关键指标,主要控制机器人在工作空间中的运动位置、姿态和轨迹,以及操作顺序与动作时间。为保证机器人的稳定性和技术体系,控制器多为本体厂商自制,竞争格局与本体类似。2025年上半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国产化率首次超过55%,其中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同步提升。
表:控制器代表性企业
![]()
来源:火石创造产业数据中心
在机器人产业高速发展与国产替代加速的背景下,银行业也亟须把握智能制造领域的对公业务机遇。火石创造专为银行机构打造的数智化营销平台——银销智客,依托产业大数据和智能分析能力,帮助银行精准识别产业链中的高潜力企业与区域集群,辅助制定差异化金融服务策略,赋能银行在智能制造浪潮中精准拓客、智能风控与业务增长。
“银销智客”预约交流
-近期报告预约下载-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