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光召
周光召(1929—2024),出生于湖南长沙。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54年于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曾任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理论物理学家、粒子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在粒子物理理论和核武器理论研究方面有开创性贡献。

1999年9月18日
周光召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003年12月7日
他将这枚凝聚了他毕生心血的奖章
捐赠给了宁乡一中
以激励家乡学子
奋发图强、矢志报国
勇攀科学高峰
![]()
▲2003年周光召(右)向宁乡一中捐赠“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在捐赠仪式上,他说: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代表的
是几十万人为了一个共同目标,
经过长期奋斗的结果,
对科研人员而言,
确实是个沉甸甸的荣誉,
于我而言,就是我的军功章。
与其将奖章自己收藏,
不如将其赠给一个单位,
鼓励后人传承‘两弹一星’精神,
为祖国的科研事业作出贡献!”
他通过一个故事
讲述了自己捐赠奖章的缘由:
“农村的一位母亲,
在送他儿子上前线的时候,
她说她最希望得到的是什么,
就是这个儿子
把他的军功章寄回来。”
周光召还说道:
“我相信宁乡的父老
和这位母亲的意愿可能是一样的,
所以,就决定把我这一生
最珍贵的、所得到的奖章,
拿回来贡献给宁乡,
来回报宁乡父老对我的厚爱。”
奖章现珍藏于宁乡一中校史馆
并专设“周光召院士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陈列室”
激励着宁乡一中
一批批青年茁壮成长
![]()
▲中年时代的周光召(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院士文库)
20世纪90年代初期
中国科技界出现了一些
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不良现象
违背科学道德
违背科研诚信的行为时有发生
为此,周光召在多次讲话中提出
院士在科研工作中不能急于求成
要坚持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
科学态度和方法
以高质量和高效益
赢得国际竞争和世界的认可
他强调科学家和院士的社会责任
呼吁院士成为净化社会风气的先锋
认为科学家应当以身作则
弘扬科学精神,抵制不良风气
为社会的进步和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周光召一向关心院士制度的改革
他在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后
依旧关注着院士制度的改革工作
他指出:
“现在一个大学的院士多,
申请到的863、973项目
也会相对较多,
在社会上就有较高的地位。
所以有些校长千方百计地
争取学校里的教师能成为院士。
在这样的过程中
就容易产生很多问题,
如违反科研规律、
对院士候选人过度‘包装’等。”
2005年
周光召在一次
“院士圆桌会议”上提出
科学界本应提倡
人人平等、不畏权威
“院士崇拜”不可过度
![]()
▲1996年,周光召在第八次院士大会上作工作报告(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院士文库)
1996年
经周光召、朱光亚等倡导
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
和中国工程院学部主席团
联合发出倡议书
《做物质文明建设的先锋,
当精神文明建设的表率》
随后,在周光召的主持下
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决定设立
中国科学院学部
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
这是我国重要科学团体中
较早产生的科学家自我约束的组织
在社会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周光召在从事管理工作期间
更是以身作则
始终以院士行为规范严格要求自己
他不仅在治学中作风严谨
在院士增选中
也是按照标准,不徇私情
他一再要求
领导者一定要有很高的精神境界
他是这样要求别人的
也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
内容选自《 百位著名科学家作风学风故事》
来源:中国科学院直属机关党委、办公厅
责任编辑:李京格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