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投资界,孙正义(Masayoshi Son)的一举一动都足以牵动市场神经。
这位日本软银集团(SoftBank)创办人、被称为“科技界巴菲特”的亿万富翁,近日再次出手,他悄然清仓手中全部英伟达(Nvidia)股票,并减持了大部分T-Mobile股份,总计套现约150亿美元。
![]()
这一动作让本已神经紧绷的华尔街再度震动:在投资者对“AI泡沫”担忧升温的当下,孙正义的举动被视作一记强烈信号。
![]()
多家财经媒体报道,孙正义在10月完成了这笔交易。软银表示,这并非对英伟达或T-Mobile失去信心,而是为下一阶段的大型投资筹集资金。
消息人士透露,软银计划将其中约347亿美元(约合5万亿日元)的资金,投入人工智能公司OpenAI,也就是推出ChatGPT的企业。
部分资金还将用于支持一个计划中的美国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网络,预计总投资规模可达5000亿美元。
![]()
软银称,这一战略转向旨在“抓住AI技术浪潮的下一个阶段”,从芯片制造端延伸至AI模型与算力基础设施层面。
尽管软银强调“并非看空AI”,但这一时机仍让投资界神经紧绷。
就在此前一周,《大空头》(The Big Short)原型人物、知名投资人迈克尔·伯里(Michael Burry)被曝已大举做空英伟达股票,并押注AI概念股下跌。
受多重因素影响,当周纳斯达克指数一度下跌0.8%,英伟达股价一度跌超3%。虽然盘后略有回升,但市场情绪仍显谨慎。
![]()
分析人士认为,孙正义的减持可能被解读为一种“获利了结”行为。自ChatGPT问世以来,AI概念股持续飙升,英伟达、微软、Palantir等公司股价均创下历史新高。但与此同时,越来越多投资者开始质疑:AI带来的生产力革命是否真的已经到来?
麻省理工学院(MIT)今年8月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95%的企业在投资生成式AI后仍未获得任何经济回报。报告引发市场动荡,被认为是“AI热潮的第一次冷水”。随后的一周,华尔街迎来了自4月以来表现最差的一周。
摩根大通CEO杰米·戴蒙(Jamie Dimon)也在公开场合警告:美国经济可能正“潜藏着蟑螂”(暗指隐藏的风险),并点名近期几家汽车金融公司破产是“潜在危机的前兆”。
在这样的背景下,孙正义的巨额腾挪无疑被放大解读。有人认为他在“避险”,也有人认为他在“加注”,只是将赌注从芯片端转向了模型端。
孙正义的投资史堪称传奇,也充满极端。他早年押中阿里巴巴,一度获得数千倍回报;却也因WeWork投资巨亏160亿美元而饱受批评。
这次,他选择将资本重新押在AI领域的“灵魂层”OpenAI。外界普遍认为,这可能是他继阿里巴巴之后最大的一次豪赌。
软银官方表态称,公司正“全面拥抱AI转型”,并计划利用其愿景基金(Vision Fund)在AI数据中心、机器人与生成式模型上重新布局。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孙正义的操作更像是AI资本结构的重分配。过去两年,AI投资集中在“算力与芯片”层面;而现在,他将资源转移到“应用与模型生态”,这或许意味着AI投资正在从“硬件热”进入“智能热”的新阶段。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评论称:“孙正义清仓英伟达,不是逃离AI,而是换座位。AI的列车仍在开,只是他想坐在驾驶舱里。”
孙正义这次又“梭哈”了 AI 的未来,在这场被炒到天价的 AI 狂潮里,您认为,我们离“真正的价值”还有多远?
当天汇率
1 美元=7.12人民币
拓展人脉和商机的工具![]()
美国同城分类信息网免费发布平台!
点击下方原文阅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