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多年前,一个16岁的少年在上海滩那复杂的环境里,选了最危险的路走,到如今他的名字跟中国法治建设紧紧绑一块儿,他就是乔石,一位在政治漩涡中一直能保持清醒的老革命家。
回顾20世纪中国政坛,像乔石这样既经历白色恐怖时期生死考验,又在改革开放关键阶段积极推动制度变革的人,很少见
他的政治生涯贯穿共和国整个历史,自打地下党开展秘密工作开端,直至担任国家最高权力机关领导人收官,每一步都紧紧跟随着历史的脚步
1940年的上海,租界里洋人横行,国民党特务如影随形。一个普通中学生蒋志彤(乔石)做出了改变命运的选择——加入中国共产党。
彼时的地下工作是何意?即随时有被抓捕之险,需于危险边沿行事,年仅16岁的他得学会转换两种身份:白天是埋头读书的学子,夜晚是传情报的革命者。
乔石早年的这些经历对他往后的政治品格影响挺大的,地下工作让他有了缜密的思维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在他做组织部长时,这些特点可起了大作用。
1945年,他担任同济大学地下党总支书记,负责领导校园内所有革命活动,当时学生运动热情很高,他一方面设法摆脱国民党监视,另一方面积极组织同学参加反对内战的游行示威
![]()
新中国成立后,乔石被调去青年团工作,这十二年的基层经历看似普通,却为他积累了极为宝贵的实践经验
他四处游走,去过诸多地方,还深入工厂车间,去了解中国社会最真切的状况,1962年,他被调至鞍钢工作,此使他对工业管理有了直接的认知。
共和国工业领域的排头兵鞍山钢铁公司,肩负着国家工业化的重任,乔石在那学会了协调复杂的生产关系,还有应对各类矛盾。
![]()
在“文革”那动荡的十年当中,没人能置身事外,乔石被定成“走资派”后被发配到农村,这一段艰难的经历让他明白法治的重要与必需。
若一个国家无法律约束,权力便会肆意妄为,无辜之人就会受伤害,这般深刻的反思,为他日后推进依法治国奠定了思想根基。
1978年,改革开放的大潮席卷全国,乔石重新回到政治舞台中心,先后担任中联部副部长、部长负责恢复并推进党与外国政党的关系
![]()
此番外交工作的经历叫他眼界愈发开阔,得以洞察世界政治文明的发展趋向,1984年,60岁的乔石当上中组部部长,这个岗位那可是相当关键,那会儿中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紧要阶段,干部队伍老化的情况还挺明显的。
很多老同志思想观念难跟上时代发展,年轻干部普遍实践经验不足,乔石到任后迅速推进干部制度改革,在落实干部队伍“四化”方针时遇到不少阻碍,不过他一直依据实际能力和工作成效选人,不采用只按资历排序的老办法
这次改革让既得利益群体心里不太痛快,有人批评他没人情味,也有人指责他太较真;可乔石没就此动摇,他清楚干部队伍素质和党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直接关联
![]()
他建立科学的干部考核机制,让真正有能力的人能够显露才能,这些改革措施为之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保障
1987年,乔石成为政治局常委与中纪委书记,肩负起党风廉政建设的重任,改革开放使得经济繁荣起来,与此同时也滋生出腐败问题。
面对金钱的诱惑,有些干部经不住考验,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的案子不断出现,而乔石在主持中纪委工作期间,明确提出要从严治党。
到现在还有很多人引用他所说的“共产党领导制订的法律,党不遵守谁遵守”
1993年3月,69岁的乔石当选为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正式步入正国级领导人行列,对于政治家而言,这个年纪经验丰富且精力充沛,恰是好时候。
历史的选择没有让乔石辜负,他主持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那5年,成为中国立法史上的黄金时期,经他推动,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118部法律,平均每年差不多有24部,那时候的立法速度可是创下了个纪录
更为要紧的是,这些法律质量相当不错,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乔石很重视立法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对每一部法律草案都认真审阅,反复修改,不断完善,他始终坚持立法要贴近实际,切实解决现实问题的理念,坚决反对让法律成为某个部门私有工具的想法
乔石也积极推动人大来发挥监督职能,他觉得人大不能仅仅当作举手表决的机器,得实实在在去发挥监督政府的作用。
在他的主导下,执法检查成为人大监督的关键举措,哪个部门执法不力便需被叫去说明情况,此监督机制的构建,对规范政府行为发挥了重要作用。
![]()
更具历史意义的是,乔石积极推进依法治国理念,他倡导构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着重突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可以拥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那会儿那些理念相当有前瞻性,给往后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推进筑牢了思想根基
1998年,74岁的乔石主动从人大委员长的位子上退下来,按照当时的常规,他本来还能接着留任,可他自己主动提出来退休,给干部年轻化树立了个榜样,他这么样的胸怀跟格局,可让不少人打心眼里敬重。
![]()
退休后的乔石鲜少外出,将所有荣誉职务统统婉拒,不题字、不剪彩,也不参与各类活动,他把大部分时光用于读书、思索以及陪伴家人。几十年间,他妻子郁文始终陪伴在侧,二人携手走过,此乃革命伴侣之态
乔石对子女的教育展现出一位老共产党员的风范,他家那四个子女都极为低调,大儿子蒋小明是全国政协委员,与此同时兼任香港赛博投资的董事长,不过他根本不炫耀自己的家庭背景。
在高级领导干部的家庭当中,这般家风并不多见,由此可见,乔石对自身要求严格,对家人管束也严
乔石始终保持着革命者的朴素风貌,他居住的是组织分配的老旧房屋,屋内摆放的物件极为简约,没有什么奢华的东西
他对自己孩子要求颇为严格,不许他们借他的影响力去谋取好处,这种清廉的作风,在他从政的整个期间都有所展现。
2015年6月14日,乔石在北京离世,享年91岁,他这一生可是经历了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变化。
十六岁,他就成了地下党员;之后还成为了国家级的领导人,他这人生轨迹那可是充分展现出了一代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乔石留给后人的不仅有政治上的遗产,更有精神领域的财富
他大力推动干部制度改革,为国家培育众多杰出人才,他率先加速立法工作进程,为中国法治体系建设夯实根基,他倡导的依法治国理念,至今还引领着中国政治文明的发展走向
现在在中国,乔石的政治理念与工作方式仍有现实意义,他始终秉持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坚守个人道德底线,对法治抱有坚定信念,这些都可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的榜样
真正的政治家,并非在于他拥有多大权力,而在于他怎样运用这权力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发展出力,乔石用其一生完美诠释了这一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