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至亲之人身陷囹圄,家属的心就像被无形的手紧紧攥住,焦灼与思念日夜啃噬着心房。然而冰冷的法律条文如同高墙般横亘其间——在刑事案件尘埃落定前,探视的通道始终紧闭着铁门。此刻,唯有雪白的信笺能化作灵巧的燕子,衔着滚烫的牵挂飞越森严的围墙,让墨迹代替指尖,轻轻抚平铁窗内外的皱褶。
信里都能写什么?
其实,当亲人进入看守所后,任何时候写信都是可以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看守所条例规定的犯罪嫌疑人在押期间的会见、通信权,看守所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人犯在羁押期间,经办案机关同意,并经公安机关批准,可以与近亲属通信、会见。”
那什么时候写信合适呢?
当亲人初入看守所,在漫长等待判决的孤寂时光里,与外界音讯隔绝的他们,常会被恐惧与孤独的阴云笼罩。此刻若有一封家书穿越铁窗,恰似冬日里的一缕暖阳,能融化他们心头的冰霜。信中不妨娓娓道来:家中窗台上的绿萝又抽了新芽,母亲总在饭桌上多摆一副碗筷,街角的梧桐树依旧按时飘落金黄的思念——这些细碎的温暖都在诉说:你从未被遗忘。更要像黑夜中的灯塔般坚定地告诉他:"我们与你同在,法律的天平终将给出公正的答案。"这样一封浸润着亲情与希望的信笺,不正是漂泊在司法漩涡中的心灵最需要的锚点吗?它既能抚平焦虑的褶皱,又能为摇摇欲坠的精神世界筑起防波堤,让迷失的灵魂找到归航的勇气。
![]()
至于信中应写些什么内容,您可以详细描述家里的近况,如家人的健康状态、孩子的学业进展以及家庭的经济状况等。通过这些信息,让他们了解家中一切安好,从而在异地他乡能够安心。多表达家人对他们的期盼和等待,因为身在看守所的人,最担心的莫过于被家人遗忘,害怕出狱后无人等候。您还可以在信中给予他们充分的鼓励和支持,这将激励他们在服刑期间积极改造,重拾信心,迎接未来的新生活。
![]()
但家人写信也是有讲究的,有些话可不能说,容易被扣下。
首先,绝对不能涉及案情。不管是讨论案件的具体细节、猜测案件的走向,还是透露任何与案件相关的信息,这都是严格禁止的。
因为这可能会妨碍侦查、起诉和审判,给亲人带来更大的麻烦。
也不要说找关系、走后门之类的话。在法治社会,一切都应该依法进行。
说这样的话不仅对亲人没有好处,还可能让他们陷入更不利的境地,甚至可能会追究家属的责任。
![]()
消极的话语也不能出现。比如 “在里面别听管教的,能反抗就反抗”、“不用认真改造,混日子就行” 等。
这些话会严重影响亲人的改造心态,让他们失去积极向上的动力。
还有哪些违规的内容,像托人捞亲人出来等,这是严重违规的,信件肯定会被扣押。
不要使用暗语隐语。看守所的警官们需要确保信件内容清晰明了,没有任何可疑之处。
如果使用暗语隐语,会让他们觉得亲人与家属有串供的嫌疑,这样亲人就收不到信了。
![]()
另外,不要在心里乱打听看守所里的生活情况。这是看守所的 “雷区”,打听这些可能会导致信件被扣留。
建议多写鼓励亲人的话:如“好好在立面改造,生活”等。需要清楚的是,信需要里面警官管教检查看过才会拿给他。
铁窗内的家书,如同春日里飘飞的柳絮,大多能安然抵达亲人的掌心。然而总有些信件,宛若折翼的归雁,永远迷失在传递的途中——或许是邮差粗心的指缝漏了温情,又或许那薄薄的纸页间,藏着不合时宜的墨痕,被管教干部锐利的目光截留在高墙之内。
![]()
总之,给看守所的亲人写信时,我们要格外谨慎,用积极、鼓励的话语传递我们的爱和关心,帮助他们度过这段艰难的时光。
![]()
如果我们亲友觉得去邮局寄信比较费时费力,也可以选在比较流行的小程序寄信,省事省力更省心,还可以随信寄照片,打印亲情资料或者缴费发票等法律文件,一站式解决我们家属不便去邮局的麻烦,那么,我们该如何选择呢,这里小编推荐暖心驿小程序,他操作极为简单,界面简洁,还有免费的法律咨询,更有超300+的家属群,每天都在分享信息。
#看守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