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一个人认知在不在你之上,看这4个细节就够了

0
分享至

罗振宇曾说,他之所以能把知识付费做得风生水起,是因为他主动结交了很多优秀的人。

那些人认知比他高,见识比他多,在处理问题时也更加理智。

与之接触后,他涉足了过去不熟悉的领域,了解到以前不清楚的知识,从而一步步扩大了自己的格局。

由此可见,人一定要跟认知高的人来往,向层次高的圈子靠拢。

他们待人接物的方式,思考问题的逻辑,都会在无形中撬动你的命运。而判断一个人的认知水平在不在你之上,就看以下几点。

1

遇事不是先反驳,而是先理解

你有没有发现,总有一些人,认为自己什么都懂,说得都对?

看到你分享了一篇文章,便嘲讽道:这些鸡汤文有啥用,纯属浪费时间;

听说你发展了一项副业,便泼冷水:现在到处是副业的营销,别被人坑了;

得知你连轴加班工作,也不屑地评价:何必那么辛苦,干得再好不还是一个打工人。

不管别人说什么,做什么,他们满脑子都是偏见与质疑,一张嘴就是反驳和否定。

这其实就是心理学上的“邓宁·克鲁格效应”:

越是认知低下、能力欠缺的人,就越容易盲目自信。

他们的思维缺乏弹性,过度固执己见,习惯于局限在狭隘的视角中妄加议论。

而认知层次高的人,站得高、看得远,更能包容外界的声音,接纳不同的意见。

胡适年轻时,是一位坚定的无神论者,热衷于批判宗教迷信。

在他读大学期间,有位教授在课堂上讲述了一个关于宗教信仰的观点。

刚听了没几句,他便无比反感,认为这个观点“荒谬至极”。

可正当他准备站起来驳斥对方时,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

“我凭什么如此自信?我是否已经完全理解了对方观点的来源和全部含义?”

想到这里,他努力克制住了当场反驳的冲动。

课后,他跑去图书馆,查阅了大量关于宗教史、哲学和人类学的书籍。

经过一番深入研究,他意识到,教授的观点背后具备深厚的历史和文化逻辑。

尽管他依然不认同那个观点,却理解了其存在的合理性。

从那以后,他改掉了遇事习惯性反驳的毛病,而是先试着理解和求证。

就这样,他一点点扩宽了认知边界,学识也越来越丰富。

有句话说:“认知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对不同观点的兼容程度。”

行走世间,不是所有人的思维都与你合拍,也并非所有事都能分出高低对错。

遇见三观不合的人,别妄加反驳;碰到看不惯的事,也别着急议论。

允许别人跟自己不同,多去看看不一样的人,听听不一样的声音,洞见世界的另一面。

随着你的眼界越来越广,人生层次也会越来越高,你自会摆脱山脚的嘈杂,欣赏山顶的辽阔。

2

决策不是先行动,而是先思考

传媒大学教授王可越,分享过一位朋友的创业故事。

这位朋友先后投资过网红经济,开过咖啡店,却都以失败告终。

他跟王可越抱怨:现在的大环境太差,什么生意都不好做。

但王可越问他:

你研究过商业规律吗?你知道直播团队如何运作吗?你懂得开店怎么选址选品吗?

朋友这才发现自己太急于行动,忘记了思考方向、制定路线,难怪会沦为炮灰。

认知不够的人就是这样,总会把很多事情想得过于简单。

冲动下决策,盲目去行动,耗费了大把时间和精力,最终却一无所获。

与之相反,高认知的人,从不急着出手,却能一击正中目标。

历史学家许倬云先生,提出过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

他说:一个复杂的问题或现象,就像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

如果你盲目地一头扎进去,不仅灭不了火,还有可能被火焰灼伤。

正确的做法,是退后两步看火,先看火焰的走势、风从哪里来。

再去决定自己是该“泼水”、“盖土”还是“疏导”。

而一直以来,每当遇到重大的学术问题或人生抉择时,他都不会立即做出反应。

无论时间多紧,任务多重,他也会冷静地对自己说:“先思考三天。”

这三天里,他先是搜集资料,从过往的历史中寻找可以借鉴的经验。

随后,他又结合实际,深入钻研,预设不同解决方案可能带来的各种后果。

最终,他会找到最佳解决方案,让事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记得爱因斯坦曾说:如果我有1小时来解决问题,我会花55分钟思考问题,再用5分钟思考解决方案。

不经思考的行动,到头来都只不过是无用功。

倘若你抓不住问题根源,也看不透事物本质,注定越努力越失望,越忙碌越挫败。

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拥有高认知的人,一定会在做决策前充分思考,妥善安排。

与其不动脑子地做十件事情,不如下功夫把一件事情想清楚,办利索。

你只有做足准备,想好计划,才能稳扎稳打地走好生命中的每一步。

3

表达不是先说教,而是先倾听

看过一幅漫画:



一只公鸡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述应该如何游泳。

台下的一群鸭子,却没有显摆自己的游泳本领,而是一边专注听讲,一边认真记笔记。

这个滑稽的场景,告诉我们:愚者好为人师,智者却甘当学生。

越是自以为是的人,越喜欢教人做事,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

而高认知的人,深谙倾听的智慧,从不急于教育别人。

有一回,季羡林先生受邀参加一个学术研讨会。

会上,一位年轻学生鼓起勇气,阐述了自己对一个学术问题的新颖观点。

可他刚讲到一半,现场满是哗然。

有人质疑这个观点逻辑不通,有人吐槽学生资历浅薄,还有人认为学生的观念有些离经叛道。

眼看气氛变得紧张,季羡林却始终一言不发,而是身体微微前倾,专注聆听。

待年轻人发言结束,他才缓缓开口:

“你刚才说的观点很有意思,我想继续请教你一下。”

紧接着,他提出了几个切中要害的问题,并以一种平等的姿态与对方探讨。

在他的倾听与引导之下,学生很快便发现了自己的逻辑漏洞。

他既维护了学生的尊严,又不动声色地指出了学生的问题,令学生深受启发,获益匪浅。

真正高认知的人,会把表达修炼成一门艺术。

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开口,什么时候闭嘴,时刻怀有一份看破不戳破的温柔。

哪怕面对认知、能力不如自己的人,他们也不把自己的观点,当成不可忤逆的金科玉律。

最高级的表达方式,永远是八分听,二分说。

倾听别人的想法,也是在更新自己的认识;尊重别人的立场,亦是在打开自己的心胸。

学会倾听,不仅仅是释放善意,更是提升自身认知和格局的过程。

4

见闻不是先评判,而是先了解

畅销书作家费里斯说,自从在播客上开设一档访谈节目后,他和形形色色的人打过交道。

其中,有一类人最为难搞:

他们有不错的学历和背景,又碰巧赚了点小钱,便觉得自己卓尔不群。

跟别人交流时,也是习惯给对方贴标签,张口就评判对方的对错。

而那些在各个行业做到顶尖的精英,反而态度谦和,从不随意下评判。

这印证了一个道理: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方式,跟他的认知是挂钩的。

认知不足的人,看问题的视角狭窄,对遇到的人和事,缺乏一定的判断力。

可认知高的人懂得:不要轻易评判任何人,因为他明白,自己知道的,不一定就是事实。

看过一个小故事。

有位年轻人向老者请教,如何变得更有智慧。

老者问了他一个问题:“你怎么看待那些乞讨者?”

年轻人面露鄙夷之色,说:“一群自甘堕落的无赖。”

老者没接话,让年轻人先去观察流浪汉一天。

第二天,老者又问了年轻人一遍。

这一回,年轻人的语气缓和下来:“有好吃懒做者,但也有天生残疾者、精神疯傻者。”

老者问:“为何你跟以前的判断不一样了呢?”

年轻人回答:“以前我双目紧闭,现在我把眼睛张开了。”

一个人越浅薄,越无知,就越容易看什么都不顺眼。

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能看到的不过是事物的冰山一角。

万事没有绝对,任何人和事都有其多面性,并不是非黑即白的。

有了这个认识,你才不会陷入固化思维中,而是更客观、更全面地看待事物。

面对超出认知的事,多了解,多思考,打破自身边界,接纳一切可能。

你对外界的人和事有多包容,你自己的内心世界就会有多从容。

瑞·达利欧在《原则》中说:

“自我意识和思维开放的程度,是决定你认知层次和能走多远的两个最重要因素。”

所谓的高认知,其实就是宽广的胸怀,全面的思维和从容的心态。

不被既定的框架禁锢,不受狭隘的视角束缚,始终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

而想要提升认知水平,我们首先就得意识到,自己对世界一无所知。

要向外探求,了解万事万物的本质;更要向内思索,打破心中无形的壁垒。

终有一天,你会在不断精进中,超越大多数人的认知水平,实现人生层次的跃迁。

点个赞吧,与朋友们共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生活普法|92、95、98是否都属于卖淫?

生活普法|92、95、98是否都属于卖淫?

奇葩游戏酱
2025-11-09 01:23:56
特朗普:美国不再资助乌克兰!北约前秘书长:北约不会为乌克兰问题与俄进行武装冲突

特朗普:美国不再资助乌克兰!北约前秘书长:北约不会为乌克兰问题与俄进行武装冲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1 20:50:40
这一次,跟黄晓明参加家宴的小海绵,与母亲联手 没给叶柯留一丝体面

这一次,跟黄晓明参加家宴的小海绵,与母亲联手 没给叶柯留一丝体面

科学发掘
2025-11-12 12:37:55
鸽武缘恢复带货并公开道歉,谴责扇耳光比赛暴力:以后再不会参与

鸽武缘恢复带货并公开道歉,谴责扇耳光比赛暴力:以后再不会参与

杨华评论
2025-11-12 01:54:55
一个愚蠢又恐怖的时代终于结束了

一个愚蠢又恐怖的时代终于结束了

后体工队长
2025-11-12 09:45:09
1957年的裸体与热吻,老外偷拍中国的那些照片,集齐了不易

1957年的裸体与热吻,老外偷拍中国的那些照片,集齐了不易

霹雳炮
2025-11-04 23:30:25
新华视评:镇政府门口为何要设“门禁”呢?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新华视评:镇政府门口为何要设“门禁”呢?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翻开历史和现实
2025-11-12 09:39:52
NBA官宣全明星新赛制:美国队vs世界队上线 比赛+选人规则公布

NBA官宣全明星新赛制:美国队vs世界队上线 比赛+选人规则公布

罗说NBA
2025-11-12 10:25:51
打破姚明纪录!黄蜂34号秀成本届最大捡漏:命中率超八成太离谱

打破姚明纪录!黄蜂34号秀成本届最大捡漏:命中率超八成太离谱

罗说NBA
2025-11-12 07:56:43
ESPN:奥斯卡曾短暂失去意识,目前正在ICU接受检查

ESPN:奥斯卡曾短暂失去意识,目前正在ICU接受检查

懂球帝
2025-11-12 06:13:06
尴尬,沙特想花几万亿建的“直线城”要黄了?PPT做得唬人,现实就...

尴尬,沙特想花几万亿建的“直线城”要黄了?PPT做得唬人,现实就...

英国那些事儿
2025-11-10 23:26:22
山东预计将迎来今冬第一场雪!下周大部地区将现明显降温

山东预计将迎来今冬第一场雪!下周大部地区将现明显降温

闪电新闻
2025-11-12 11:15:05
全国各地医保亏损,新乡限制医保报销额度,统筹日支付限额50元!

全国各地医保亏损,新乡限制医保报销额度,统筹日支付限额50元!

你食不食油饼
2025-11-11 07:00:06
孙颖莎击败王晓彤,陈梦击败何卓佳,朱雨玲击败李雅可都没悬念

孙颖莎击败王晓彤,陈梦击败何卓佳,朱雨玲击败李雅可都没悬念

子水体娱
2025-11-12 12:30:28
江苏常州官方通报“儿子暴打93岁母亲”:因琐事发生口角后动手殴打,涉事男子已被抓,案情正侦办

江苏常州官方通报“儿子暴打93岁母亲”:因琐事发生口角后动手殴打,涉事男子已被抓,案情正侦办

三湘都市报
2025-11-11 14:38:32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与京东合作的换电电池是高安全电池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与京东合作的换电电池是高安全电池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2 12:06:20
湖南的曾医生,又有进一步消息了…

湖南的曾医生,又有进一步消息了…

慧翔百科
2025-11-12 11:11:37
全运女单8强对阵出炉!陈梦剃光头,王曼昱10-7被逆转,险被爆冷

全运女单8强对阵出炉!陈梦剃光头,王曼昱10-7被逆转,险被爆冷

漫川舟船
2025-11-12 11:09:12
马厉财任台州温岭市委书记

马厉财任台州温岭市委书记

鲁中晨报
2025-11-11 19:35:02
美福特号航母进入加勒比海

美福特号航母进入加勒比海

界面新闻
2025-11-11 22:44:34
2025-11-12 14:28:49
洞见
洞见
不是每一种观点,都可以叫洞见
4494文章数 8511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头条要闻

美媒爆出猛料 "北溪"破坏行动由扎卢日内指挥

头条要闻

美媒爆出猛料 "北溪"破坏行动由扎卢日内指挥

体育要闻

太阳三连胜&活塞东部第一 哪个更想不到

娱乐要闻

辛芷蕾配得上威尼斯影后吗?

财经要闻

专家建议设立5万亿房地产稳定基金

科技要闻

Meta"宫斗"持续,AI教父杨立昆被"气"走了

汽车要闻

能得到央视的肯定 长安马自达EZ-60可不简单

态度原创

教育
时尚
手机
健康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吉林省:将上线800所冰雪特色校,鼓励学校自浇冰场

“廓形穿衣法”太火了!掌握这5个法则让你美一整个冬天

手机要闻

荣耀500系列官宣:超级标准版+超级Pro版!自带拍照按键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军事要闻

空军发布重磅视频 多款新型战机亮相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