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解放思想闯新路】太平川镇:解放思想谋发展 创新实践谱新篇

0
分享至

内容摘要:太平川镇积极响应解放思想大讨论号召,取得显著突破。在解放思想方面,开展学习研讨、建立问题清单、营造创新氛围,订单农业构建新模式促增收,新建农业科技园区科学规划、强化支持、搭建平台,招商引资拓宽渠道,优化环境、精准对接,和美乡村建设完善设施、美化环境、传承文化。未来,将坚持解放思想,紧跟战略部署,力求更高层次跨越发展。



一、主要经验做法

1.探索农业发展新模式,打通农民增收新途径。太平川镇紧紧把握农业产业发展趋势,凭借自身独特的区位优势,积极转变发展模式,全力推动乡域经济朝着高质量方向加速前行。一是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积极引导农民转变观念,构建“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订单农业新模式,从大豆、水稻、黏玉米、黄豆角4种作物入手开展定制农业,完成定制49000亩。其中,北星米业有限公司定制水稻11000亩,绥化市嘉禾米业有限公司定制水稻35000亩,大豆定制1100亩,黄豆角定制1400亩,鲜食玉米定制500亩。另外,全镇开发了85个私人订制“小菜园”,这些“小菜园”已经完成了全数认领。订单农业发展将农户与市场紧密连接,有效解决了农民后顾之忧,实现双赢局面,订单农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二是推进科技园区建设。太平川镇结合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积极向上争取政策支持,勇于尝试“农业+科技”新型发展模式,确定玉米和水稻为主的农业科技主导产业方向,精心规划占地面积约500亩的农业科技园区两个。玉米园区全面实行大垄双行种植模式,有效提升土地利用率与作物产量;水稻园区推广优质品种试验示范,有力增进稻米品质和生产效益。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水利、交通等配套设施,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坚实保障,让农业科技园区能够在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基础设施条件下茁壮成长。三是搭建服务平台。与东北农业大学杨雨虹教授建立牛尾巴养殖“产学研”示范基地,开展对比实验,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提高农民科学种植水平的同时带动农民增收,让科技真正成为推动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2.拓展招商引资新渠道,增强产业发展新动能。太平川镇深入分析自身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精准产业定位,积极推进项目落地。一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实行企业包联制度,为每个企业配备专职干部提供“贴心管家”服务,干部定期走访企业,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让企业在太平川镇能够安心发展。二是深耕农产品加工产业链。立足农业乡镇和产业发展方向,主动与企业建立紧密联系,重点引进符合绿色低碳理念的项目。今年,全镇引进和扩建项目3个,均为农产品加工产业。其中,投资3500万元的盛锦汇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现代数字智能多功能大米加工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预计2026年初可投产使用,届时将为地方经济注入强劲动力。三是重点推进冷链项目。整合合作社出资经营模式,着力打造以二排村为区域特色的黄豆角“品牌村”,联合华召农业扩大种植规模,个人投资300万元拟建400平方米冷库。通过东兴村冷链运输、光伏产业、酸菜加工等项目带动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双增收”。四是发展壮大村级产业。东兴村依托现有冷库资源积极对外招租,成功引进承租方发展鲜食玉米加工产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3.优化人居环境新举措,打造和美乡村新家园。太平川镇着力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全面改善农村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条件。正白五村、北星村、西太平村整村推进数字乡村全覆盖,让乡村也能享受到数字化带来的便利。新春村、胜利村、东兴村、二排村4个村申报和美乡村建设项目,目前已完成勘察和设计,基础设施建设即将迎来新的提升,为乡村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二是美化村庄环境。多措并举开展清洁村庄行动,秉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原则实施全覆盖清理,确保不留死角。镇领导班子成员深入一线,利用经纬相机对问题点位进行精准拍照定位,组织村干部带头示范,划分责任区域,积极开展环境整治行动。针对农药包装废弃物和中转站垃圾转运量等重点任务,实行科学分解,每周通报进度,并将整治成果与每村工资考核挂钩。同时,通过多种宣传方式吸引全民参与,使整治由“短期清脏”变“长期清洁”,为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奠定坚实基础。三是传承乡土文化。太平川镇始终坚持以文化引领乡村振兴,深入挖掘和传承优秀传统乡土文化,不断激发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乡村文化活力,组织举办大型民俗秧歌展演活动,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集中展示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秧歌表演,推动非遗文化活动传承,提升村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营造健康向上、和谐有序的乡村文化氛围,让乡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4.升级活动场所新风貌,打造党群服务新阵地。太平川镇持续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通过基层党建示范点提标,全面提升西太平村党建工作水平,实现“党建引领、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产业兴村”的总体目标。一是全面升级活动场所。对1200平方米村级活动场所进行全方位改造升级,精心打造集党员教育培训、便民服务、文化传播于一体的党群服务中心,为党员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环境。二是积极营造党建氛围。对村委会东侧6000平方米文化广场进行修缮,建设党建宣传长廊,配套设置宣传栏、公示栏、党建展板等宣传设施。同时,合理配置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场地设施及全民健身器材,铺设群众休闲路径,浓厚党建氛围,满足群众休闲健身需求。三是建设产游一体新格局。大力发展生态观光田园民宿区,以西太平村4、7、8组和美乡村及月亮湾农业生态园为中心,开发垂钓体验、农家烧烤、民宿、培训、餐饮等多元化服务功能,形成“集教育培训+产加销游”一体化发展格局。


二、经验启示

1.思想解放是发展的前提。太平川镇的发展实践充分证明,思想解放是推动各项工作取得突破的前提条件。只有不断打破传统思维的束缚,树立开放、创新、包容的发展理念,才能敏锐地捕捉到发展机遇,积极主动地应对各种挑战。在面对招商引资难题时,通过解放思想,大胆尝试新的招商模式和方法,才能吸引到优质投资项目,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以人民为中心是根本出发点。无论是订单农业推广,还是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太平川镇始终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订单农业模式有效解决了农民的销售难题,增加了农民收入;和美乡村建设改善了农村生活环境,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和满足感。这启示我们,在推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3.创新驱动是核心动力。在各个领域的发展中,创新驱动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招商引资中的新方法、农业生产中的新模式、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等,都是创新的具体体现。创新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还能够开拓新的发展空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要始终把创新作为推动发展的核心动力,不断激发创新活力和创造力。

三、延伸思考

1.请结合案例,谈一谈如何强化产业融合,打造区域特色品牌?

2.请结合案例,谈一谈强化和美乡村建设的可行途径?

来源丨太平川镇党委

设计制作丨张国玉

责任编辑丨许来齐

北林发布

微信:beilinfabu

邮箱:blqwxb@163.co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北林发布 incentive-icons
北林发布
中共绥化市北林区委宣传部
21693文章数 339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