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欧盟委员会干了件让不少人看不懂的事:突然要求成员国把华为、中兴的电信设备从网络里“踢出去”,理由是“可能有安全风险”。消息一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直接用四个字评价——“损人不利己”。这话听着挺直接,但仔细琢磨,背后全是门道。
![]()
一、“安全风险”?20年合作,连德国电信都喊“赔不起”
先说说这事儿的来龙去脉。11月11日,欧委会突然发了个指令,让欧盟27个成员国“逐步移除”华为和中兴的设备,尤其是5G网络里的。理由听着挺唬人:“潜在安全威胁”。但问题来了——华为、中兴在欧洲都干了20多年了,从德国的5G基站到英国的宽带网线,设备遍地都是,什么时候听说过“安全漏洞”?
![]()
更有意思的是,欧盟自己人都没达成一致。匈牙利方面早就说过:华为设备又好又便宜,为啥不用?也有国家吐槽:换设备的钱谁出?一些电信巨头忍不住跳出来算账:要是真把现有的华为设备全拆了,光成本就得几百亿欧元,5G部署至少推迟3年。普通老百姓呢?要么多交网费,要么继续用慢得像蜗牛的4G——这哪是“保安全”,分明是“添堵”。
那为啥欧委会非要这么干?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背后少不了美国的影子。这几年美国天天喊“中国科技威胁”,又是制裁又是施压,欧洲夹在中间,一边想跟着美国“站队”,一边又舍不得中国企业的性价比。结果呢?搞出这么个“一刀切”的命令,既丢了市场自由的“人设”,又把自己架在火上烤——毕竟,欧盟自己都说过“经贸问题不能政治化”,现在脸打得啪啪响。
![]()
二、外交部一句话戳穿:“20万个工作岗位,说抹就抹?”
面对欧盟这波操作,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的回应倒是挺实在。没扯大道理,就摆了几个事实:中国企业在欧洲依法经营、提供了优质服务、还创造了20多万个工作岗位。
这话可不是空穴来风。华为在欧洲直接雇了1.2万人,加上产业链上下游,间接养活了20多万人——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的人口。中兴在东欧建基站的时候,当地工人工资直接涨了三成。德国小镇的工程师、法国的销售经理、意大利的物流司机……多少家庭靠着这些中国企业吃饭?现在一句“安全风险”,就要砸人家饭碗?
更讽刺的是,欧委会嘴上喊“安全”,却对真正的“安全前科”装聋作哑。当年美国“棱镜门”监听全欧洲,连默克尔手机都不放过,怎么不见欧盟说要“剔除”美国设备?华为早就把设备代码交给德国政府审计,还在布鲁塞尔建了网络安全中心,接受全欧洲监督——这种“透明”,美国企业敢吗?说白了,这哪是“防风险”,分明是“搞双标”。
![]()
三、“损人不利己”:欧盟这步棋,可能把自己坑惨了
林剑说“损人不利己”,可不是随口说说。欧盟要是真把华为、中兴踢出去,至少要面临三个“大坑”:
第一个坑:几百亿账单谁来付? 欧洲电信协会算过一笔账,全面替换中企设备至少要花300亿欧元(约合2300亿人民币)。这笔钱从哪儿来?要么运营商自己掏,结果就是涨网费;要么政府补贴,结果就是加税。不管哪种,最后都是老百姓买单。
第二个坑:5G落后,6G更别想了。 华为手里握着全球38%的5G专利,是真正的“技术大佬”。要是不用华为,欧盟只能买美国、瑞典的设备——又贵又慢。比如美国的爱立信设备,比华为贵20%左右,网速还低15%。现在6G竞争已经开始了,欧盟这时候自断臂膀,以后怕是只能跟在别人后面跑。
第三个坑:外资企业不敢来了。 欧盟一直吹自己“市场自由”,现在说翻脸就翻脸,以后谁还敢去欧洲投资?这几年中国对欧投资已经降了12%,要是再这么折腾,估计连韩国、日本企业都要掂量掂量:“今天踢中国,明天会不会轮到我?”
![]()
四、中国企业怕了吗?任正非早就说透了:“越打压,越要往上爬”
可能有人会问:欧盟这么搞,华为、中兴扛得住吗?答案是:不仅扛得住,说不定还能“逆风翻盘”。
先看华为。美国制裁了这么多年,人家照样活得好好的:鸿蒙系统用户破10亿,云计算业务全球前三,连汽车芯片都开始供货了。在欧洲,华为没闲着,一边帮匈牙利建“数字丝绸之路”,一边跟法国车企合作搞车联网——你不买我的基站,我还能卖软件、卖技术。
中兴更绝。东欧很多小国穷,建不起贵的通信网,中兴就推出“低成本套餐”:用一半的钱,建两倍的基站。塞尔维亚、保加利亚的偏远山村,以前打个电话都得爬山顶,现在靠中兴的设备,信号满格——这种“雪中送炭”,谁能替代?
其实任正非早就说过,向上攀爬的路,总是充满荆棘。中国企业这几年被美国制裁惯了,早就练出了“抗压体质”。欧盟现在把路堵死了,反而可能逼出更多新技术、新市场——毕竟,全世界又不是只有欧洲一个市场。
![]()
五、最后说句大实话:搞“小圈子”的,最后都输给了时代
说到底,欧盟这次“剔除令”,表面是针对中国企业,实则是把经贸问题当成了“政治筹码”。这种“筑墙”的做法,历史上早就证明行不通:美国把阿尔斯通拆了,结果欧洲失去了高铁技术龙头;澳大利亚跟风禁华为,现在农村网速还是“2G水平”。
经贸合作不是零和博弈,更不能搞政治操弄。现在全球都在拼数字经济,欧盟放着好好的合作不要,非要跟着别人“搞对抗”,最后只能是自己吃亏。
当然,咱们也不用太担心。中国企业走出去这么多年,什么风浪没见过?华为、中兴的设备好不好,欧洲老百姓心里有数;欧盟的账算得清不清楚,成员国自己会掂量。毕竟,谁也不想为了一句虚无缥缈的“安全”,多交网费、丢了工作、拖慢5G——您说对吧?
最后只想劝欧盟一句:别被政治迷了眼,小心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全球化的时代,合作才能共赢,搞“小圈子”的,从来都赢不了未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