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未来五年怎么建?专家支招

0
分享至

“十五五”期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11月11日,第四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论坛在重庆举行。论坛上,多位专家围绕“‘十五五’川渝携手着力提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能级”主题,就区域发展、产业升级、消费创新等领域发表主旨演讲。

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李雪松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为题发言。


李雪松。

李雪松说,现在正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的关键时期,要以交通互联为骨架、以产业协同为血脉、以科技引领为大脑,以开放赋能为引擎,打破行政壁垒,构建“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格局。

他表示,“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发展环境复杂多变。成渝地区需抓住时间窗口,巩固优势、破除瓶颈,在产业升级等战略任务上实现突破,为中国式现代化全局贡献成渝力量。

厦门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张宗益作《促进消费下的“生态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主旨演讲。张宗益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9853.5万人,占全国人口7%,人口在世界排17位。2024年人均GDP8.8万元,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张宗益。

他分析了成渝地区创新发展存在的“极化”“虹吸”及“软联通”不足等问题,提出未来需转向创新驱动与消费提振,关注“人”的核心作用,通过“不意外的意外创新”推动均衡发展,实现投资于物与投资于人紧密结合,构建“生态型”经济圈。


吴晓求。

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原副校长吴晓求在报告中围绕“‘十五五’时期中国经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指出中国具备强大供给能力,2010年制造业增加值首超美国成为全球最大制造国。同时提出供给结构优化新路径,包括供给端向高效、低耗、高附加值转型,利用消费大数据优化产能布局,调整产业政策核心指标。同时,要以收入分配改革夯实消费能力、以社会保障完善降低消费顾虑、以税收制度优化撬动消费活力,多维度推动经济发展。


陈劲。

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陈劲在“成渝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思考”主题报告中,提出前瞻性建议:需以科技创新为关键,确立成渝地区国家科技创新“第四极”定位,构建“双核引领、三城联动、多点支撑”格局,依托高端平台强化战略科技力量与基础研究布局。在贯通产业链创新链上,要聚焦优势产业突破核心技术,完善人才、科研设备等要素共享机制。此外,通过办好“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推动企业海外布局等方式深化开放,提升区域科技集群全球影响力。


李国平。

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李国平以“以城市群与中心城市为支撑,扎实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为题发表报告。他指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成效显著,但区域发展差距仍存,且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全国最低。他建议,增强城市群与中心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发挥九大城市群核心支撑作用,以国家中心城市为核心、区域性中心城市为枢纽、一般城市为支点,推动城市群从“点轴结构”迈向“网络结构”,以此支撑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上游新闻记者 陈瑜 郭发祥 摄影 张锦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上游新闻 incentive-icons
上游新闻
重庆“门户级”新闻客户端
237895文章数 58424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