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卢陶然 李德尚玉 报道
![]()
当地时间11月10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在巴西贝伦开幕。
当日下午,“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高级别论坛在COP30中国角举办。该论坛以“携手共建绿色未来——南南合作助力全球气候治理”为主题,由中国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指导,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共同主办。
论坛上,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出席并致辞。黄润秋表示,气候变化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需要国际社会携手同心、共同应对。当前,全球南方国家面临发展经济、消除贫困、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等多重困难。
黄润秋强调,个别国家“退群”等干扰因素带来的全球气候治理逆风,我们必须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深化团结协作。在此背景下,加强南南合作,对于推动全球气候治理进程、全面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具有关键意义。
黄润秋介绍,长期以来,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坚持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坚定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今年9月,我国宣布中国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NDC),这一重要宣示为全球气候治理注入了强大动力与信心,充分彰显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历史担当和全球视野,展示了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清洁美丽世界的坚定决心。
与此同时,中国始终致力于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携手其他发展中国家共同应对气候挑战、分享绿色发展成果。黄润秋表示,截至目前,中国已与43个发展中国家签署了55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文件,累计实施300多期能力建设项目,为120余个发展中国家提供1万余人次培训名额。为进一步加强信息公开与透明,我们于今年启动上线了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网站专栏,用于分享绿色低碳项目的合作成果与实践经验。
黄润秋从三个方面介绍了相关情况。在物资援助方面,中国已与7个非洲国家签署合作协议,实施“非洲光带”旗舰项目。今年还将与肯尼亚和马拉维签署合作协议,助力当地可持续发展和民生改善,缓解其长期存在的电力短缺问题。在支持联合国“全民早期预警”倡议方面,中国通过援赠微小卫星系统、气象气动站、气象风险预警支持系统等方式,帮助相关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及极端天气预警能力。
在推动低碳示范区建设方面,中国与老挝、柬埔寨合作,通过建设光伏屋顶、电动充电桩、智能电网和户用光伏发电系统,共同打造绿色低碳、宜居可持续的示范社区。此外,正与尼日利亚共同编制莱基低碳示范区规划方案,继续推进塞舌尔和巴布亚新几内亚低碳示范区建设,助力其绿色低碳发展。
在能力建设方面,中国紧密围绕发展中国家现实需求,持续举办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能力建设研讨班,并为太平洋岛国开展了10期的专题培训。将与公约秘书处签署谅解备忘录,合作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能力建设培训,赋能全球南方应对气候变化与绿色转型。
今年9月,中国曾提出将在发展中国家实施“清洁炉灶百千万工程”,助力清洁、美丽、可持续的世界。论坛启动实施“清洁炉灶”旗舰项目,并与坦桑尼亚签署第一份合作文件。
对此黄润秋表示,诚挚欢迎广大发展中国家申请“清洁炉灶”项目,携手推动更多务实合作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