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星标
通信运营商反腐还在进行,这次落马的是:中国联通原甘肃总经理孙全。他实际上去年就已经退居二线,但仍然落马,这确实反映出了这轮运营商反腐的决心。
![]()
作为在运营商系统摸爬滚打近二十年的老通信人,当看到中国联通甘肃省分公司原党委书记、总经理孙全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联通纪检监察组纪律审查和河北省监委监察调查这个消息时,说不震惊是假的。更让人唏嘘的是,这个案子从最初的"退居二线"到最终被查,整个过程充满了戏剧性。
我们这些业内人都清楚,运营商的省公司一把手,特别是像甘肃这样的西部省份,面临的挑战有多大。但孙全的案例,确实给整个联通系统敲响了警钟。
![]()
孙全的职业生涯展现了从基层成长到省级一把手的完整轨迹:
早期阶段:在中国网通系统工作,曾任中国网通(集团)有限公司乌海分公司负责人,当时已为处级干部
2014年:担任呼和浩特联通总经理,在推动云数据业务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绩
2015年:提拔为内蒙古联通总经理助理
2016年:晋升为内蒙古联通副总经理,正式进入二级副职干部行列
2021年1月:跨省提拔为甘肃联通总经理,实现从副职到正职的重要跨越
2024年10月:转任专职董事,退居二线
2025年11月:被通报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孙全其人:从网通老兵到联通掌门
孙全这个人,在联通系统内算是"网通系"出身的老资格了。从早期在乌海分公司当负责人开始,这哥们的职业轨迹基本符合运营商高管的"标准路径":基层历练→地市一把手→省公司副职→跨省提拔。
2014年到2021年,孙全在内蒙古联通摸爬滚打了7年,从呼和浩特联通总经理一路干到内蒙古联通副总经理。这期间,据我了解,他在云数据业务发展方面确实有些建树,这也是他后来能跨省提拔到甘肃当一把手的重要原因。
2021年1月,孙全接替童海波成为甘肃联通总经理。这个任命在当时看来还算正常——内蒙古联通副总经理跨省提拔为甘肃联通总经理,职级上从二级副职升为二级正职,算是一个不错的升迁。
甘肃联通:一个充满挑战的战场
要理解孙全案的复杂性,必须先了解甘肃联通面临的市场环境。甘肃这个地方,经济总量在全国排名靠后,人口密度低,地形复杂,运营商的投资回报比相对较差。更要命的是,甘肃电信这几年发展势头很猛,给甘肃联通造成了不小的压力。
据我了解,甘肃电信在前任总经理秦学寿的带领下,这几年在宽带市场和政企业务方面都有不错的表现,甚至在某些地市还给甘肃移动造成了冲击。在这种竞争格局下,甘肃联通作为"老三",想要突围确实不容易。
从2024年中国联通实现营业收入3896亿元、同比提升4.6%;移动和宽带用户数达到4.7亿、净增1952万的整体数据来看,联通集团层面发展还是不错的。但具体到各省公司,特别是像甘肃这样的中西部省份,发展压力还是很大的。
联通2024年省公司大洗牌的深层逻辑
孙全案只是联通2024年人事调整的一个缩影。根据我们掌握的信息,截止当前,三大运营商已有27个省分公司换帅,其中,中国移动有6个,中国电信9个,中国联通最多,达到12个。
联通为什么调整这么频繁?背后有几个深层次原因:
业绩压力倒逼:联通作为三大运营商中规模最小的一家,面临的竞争压力最大。各省公司一把手如果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实现业绩突破,很容易被调整。
合规要求提高:近年来,运营商系统的反腐力度明显加大,对高管的合规要求也越来越严。孙全案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从"专职董事"到被查,说明联通内部的监督体系确实发挥了作用。
数字化转型需要:联通正在加速向"数字科技公司"转型,需要更多具备数字化思维和技术背景的领导干部。一些传统出身的高管如果不能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就面临被调整的风险。
联通省公司的权力江湖
从孙全案看,联通省公司一把手的权力确实不小,但风险也很大。
资源配置权:省公司一把手掌握着投资、采购、人事等关键资源的配置权,这些都是高风险领域。
政企关系复杂:特别是在中西部省份,省公司一把手需要与各级政府、国企建立密切联系,这个过程中容易产生利益输送。
考核压力巨大:联通作为"老三",各省公司面临的业绩压力都很大。在巨大压力下,一些领导可能会铤而走险。
孙全案对联通会产生哪些影响?
短期冲击有限:甘肃联通在联通集团中体量不大,天津联通2024年市场业务收入刚刚突破60亿元,排名集团第14名,相比之下甘肃联通的影响更小。
合规成本上升:预计联通会进一步加强内部监督,这会增加管理成本,但有利于长期健康发展。
人才流动加剧:孙全案可能会影响其他高管的心态,加剧人才流动。
西部布局调整:联通可能会重新评估在西部地区的发展策略,更加注重合规经营。
从孙全案看运营商高管的职业风险
孙全的案例给运营商高管们提了个醒:在这个行业,爬得快,摔得也可能很快。
"快速通道"的陷阱:孙全从处级干部到二级正职,用了不到8年时间,这在运营商系统算是比较快的。但快速提拔往往意味着基础不够扎实,面对复杂局面时容易出问题。
西部省份的"魔咒":甘肃联通这几年高管更换频繁,除了市场竞争激烈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经营环境复杂。政企业务占比较高,涉及的利益关系比较复杂,容易出现廉政风险。
业绩与合规的双重考验:现在的运营商高管,既要完成业绩指标,又要严守合规底线。这种双重压力下,稍有不慎就可能出问题。
行业反腐的新动向
孙全案反映出运营商反腐的几个新特点:
监督前置化:从孙全先被调整为"专职董事",后被正式调查来看,运营商的内部监督体系反应更加敏锐。
跨地区协作:孙全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联通纪检监察组和河北省纪委监委联合调查,体现了反腐工作的协调配合。
重点关注政企业务:运营商政企业务增长迅速,但也是腐败高发领域,成为监督重点。
几点深度思考
现象一:省公司一把手的"生存法则"
在当前环境下,运营商省公司一把手要想安全"着陆",必须做到:
业绩过得去,但不能急功近利
合规底线不能碰,哪怕影响业绩
团队建设要扎实,不能搞一言堂
与当地政府关系要适度,不能过于密切
现象二:联通的"夹缝生存"策略
联通作为三大运营商中最小的一家,必须更加审慎。孙全案提醒联通,在追求业绩增长的同时,必须把合规经营放在首位。特别是在政企业务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联通算网数智业务收入824.9亿元,增长9.6%[9],风险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现象三:运营商高管的"中年危机"
孙全今年应该50岁出头,正是运营商高管的黄金年龄。但他的案例说明,这个年龄段的高管面临的风险也最大:上升空间有限,但权力责任很大,稍有不慎就可能前功尽弃。
孙全案后,甘肃联通面临重新洗牌。新的领导班子可能会采取更加保守的策略:
业务发展方面:可能会更加注重稳健经营,避免激进的投资和扩张。
政企业务方面:会加强合规管理,建立更加严格的内控制度。
人员管理方面:可能会有一轮人事调整,清理可能存在的问题。
市场竞争方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甘肃联通可能会寻求差异化发展路径。
变局中的坚守与突破
孙全案虽然是个案,但折射出的问题具有普遍性。在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运营商需要的是既能开拓创新,又能守住底线的领导干部。
对于联通来说,这个案例是一次警醒,也是一次机会。通过完善内控制度,加强合规管理,联通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走得更稳更远。
对于其他运营商高管来说,孙全案是一面镜子。在追求业绩的同时,必须始终把合规经营放在首位。只有这样,才能在这个充满挑战的行业中真正做到善始善终。
毕竟,在这个行业里,最终比拼的不仅仅是业绩,更是谁能在复杂的环境中保持定力,既能推动企业发展,又能守住做人做事的底线。这才是一个真正成熟的运营商高管应该具备的素质。
点击图文 查看更多
想看到更多通信、职场的精彩文章?
点个赞,送颗红心,通信路上一起同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